权宸祺
【摘要】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对于文化而言,成为促进各国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受到各个国家教育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不同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各自带有特色的语言习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文化推动了习语的发展和特色化,习语从另外一种角度也反应了文化底蕴的深刻内涵,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类型之一,学习英语习语的难点主要集中于西方国家文化与我国文化的不同特点,给英语习语的学习增加了难度,习语的学习过程包含内容很多,例如:谚语、俗语、俚语等,这些独特的语言类型带有丰富的文化特色,这些文化特色给习语学习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阻碍。本文主要结合英语习语的基本语法和西方国家的文化特点与我国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对英语习语的翻译提出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促进英语习语的学习,为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习语 翻译类型
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世界各国的文化联系日渐紧密,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加强英语习语学习成为外语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英语习语与西方国家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惯具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在进行英语习语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大阻碍和问题,特别对于英语习语的翻译而言,由于不了解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很容易直观的按照我国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造成很多错误;英语习语翻译具有很多方法,根据对教育机构的调查显示,英语习语翻译的方法很多,包括直接翻译法、注解翻译法、同义词替换翻译法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句子含义,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也存在很多不恰当的错误;本文主要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习语翻译的具体问题和方法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更多高中生同学更好的学习英语习语。
一、习语与文化关系
1.文化背景在习语中的地位。习语作为不同民族的习惯性用语,在每个国家的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语种类繁多,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记录不同国家、民族的发展历史和社会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习语主要包括生活习惯性用语、谚语、俚语等多个语言类型,而且不同国家的习语所用修辞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习其他国家的习语具有很大的难度;习语作为生活习惯用语,在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简洁明快、形式固定、内涵深刻等特点,因此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进行学习和研究。当今时代,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其发展过程十分悠久,而且西方国家数量众多,在不同文化的沉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具有特色的语言体系,在进行英语习语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针对表现手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文化特色进行研究和分析。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英语逐渐包容了很多其他国家优秀的语言名词,逐渐形成了很多新型的语言词汇,提高了英语习语学习的难度;英语习语包含了西方国家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惯,特别是英语习语翻译的过程要充分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语境进行辨别,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和文化背景。
2.文化典故与习语的影响关系。一种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过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习惯,文化发展过程对于语言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对于英语习语翻译的而言,如果没有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就很难深刻的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和深刻内涵,无法精确的把握句子的实际意思;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语言的原始目的就是对文化和事件进行记录,文化的发展对于词汇、短语的影响十分重要,长久的文化积累不仅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类型,而且也造成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对于不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人是无法对这个国家的语言有深刻的理解,例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多文化典故和文化名著是我国优秀的瑰宝,对于不了解刻舟求剑历史典故的外国人就不能对“刻舟求剑”这个短语进行诠释,在字面意思的翻译过程也会存在很大问题;习語是在社会生活中人民大众通过实际劳动和生活进行总结得出的语言类型,因此,很多习语都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情有关,包括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日常琐事、经济特点、风俗习惯、心理变化等多个方面,特别在人生观、价值观两个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具体来讲,生活在海边的国家在语言中会出现很多与大海、蓝天、鱼类有关的生活习语,建立完整的海的文化习语,生活在南极的民族由于受到气候影响会形成很多与冰雪相关的习语文化,例如:爱斯基摩人的“冰雪文化”等;我国文化十分悠久,形成了儒家文化,形成了全球孔子学院的建立。这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形成的语言类型多种多样,给我国学习习语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渊博的文化知识。
二、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习语表达的影响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我们学习习语的过程中语言文化成为我们研究和了解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过程要对西方国家的广义文化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把握,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句子的实际含义,更好的探究句子的内涵;广义的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方国家在长久的生活和生产中形成的习惯、风俗、信仰、道德、法律等多个方面,这些构成了西方国家独特的文化特点,西方国家的文化特点和我国的文化特点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学习英语习语的过程中要对比较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文化差异,结合不同语言情景进行分析;本文在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英语习语翻译学习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对文化差异影响做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1.地理环境对英语习语的影响。英语是西方国家的基本语言,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与海洋联系密切,很多西方国家四面环海,处于北温带,气候环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结合西方国家的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西方国家文化与海洋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进行英语习语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这些文化特点进行俚语和谚语的分析至关重要,例如:挥金如土依据东方国家的翻译形式会直接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soil,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在英语中挥金如土正确形式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这样不同的地理环境就会形成截然不同的谚语,类似的习语很多,如:免遭灭顶之灾的真实表达形式是pour oil on the troubled water,不起作用的表达形式是water off a duck is back,这些实际的习语表达表明了地理环境对于习语的影响作用;总而言之,针对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我们要做好系统的了解和研究,不能够单一的按照我们东方国家的实际情况直接进行翻译,造成翻译过程出现偏差,无法合理的对句子背后的实际内涵进行研究和理解。
2.生产生活对于习语的影响分析。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不仅体现地理环境方面,文化的形成是人类在长久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和沉淀的,我国从有历史记录以来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属于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与农业共同发展的畜牧业在我国文化发展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虽然西方国家大多数都具有自己的牧场和土地,而且也高度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但是相对比同样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文化依旧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人民的饮食基本米面为主,我国大面积的土地种植玉米和稻谷,西方国家则主要种植大麦,造成西方国家基本以面包作为主要食物,针对在生产生活和饮食习惯的不同,很多英语习语的翻译也不能够直观的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惯进行研究,例如:我们国家对于非常富饶的地方会称为“鱼米之乡”对应的英语为take the bread out of sb mouth,而在西方国家,这句话的意思却是“炒鱿鱼”的意思,这样中英文在生产生活中的歧义很多,因此在学习英语习语的过程要结合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实际进行分析,仔细探究句子背后的内涵。
3.风俗习惯对于英语习语的影响分析。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和生产生活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是造成英语习语翻译出现障碍的主要因素,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所属板块不同,因此距离远,造成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很大的差别,这种风俗体现在西方国家的喜好、神话形象等方面;东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在于男左女右、九五为尊,但是西方国家的礼仪习惯相对于东方国家的这些习俗有所差别,西方国家强调对门为主,两边为偏,例如:西方国家在举行宴会的时候都会设立长方形的桌子,长边所对应的两个位置为主,两边则是客,这样的礼仪习惯和东方国家的围桌而坐存在很大差异;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对于动物有着独特的情感,会将动物当作家人,狗在东方国家的实际地位很低,经常被视为一种卑微的宠物,而且在我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很多与狗有关的词语都带有贬义,例如“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等词语,但是在西方国家,狗却被视为最忠诚的宠物或者家人,受到很大的尊重和照顾。
4.历史典故在英语习语中的影响分析。语言的主要作用就是记录历史和事件,因此历史典故在习语学习中同样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相对于我国历史而言较短,因此文化底蕴具有一定差距,我国很多历史典故有很多都需要了解实际故事进行深刻理解,例如:三顾茅庐、程门立雪、东施效颦等,而对应的英语而言,则相对没有足够丰富的词汇能够进行解析中国文化;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很多童话故事同样需要进行了解具体内容才能知道其含义,例如:the genie is out of the bottle的意思为不可控制的局势,这句习语来自于西方故事“天方夜谭”中的故事,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英语习语翻译,对于西方国家的历史典故要有所涉猎。
三、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
文化差异对于英语习语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英语习语中包含了西方国家众多历史文化、生活习惯、文化底蕴,有些文化与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大部分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英语习语翻译中,要结合具体的实际语境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实际要求,本文主要对英语习语翻译的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分析:
1.直接翻译法。直接翻译法就是不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单一的遵从字面意识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方法不用进行多余的注解和引申,是高中生英语习语翻译的常用方法;虽然文化差异造成很多英语句子在翻译过程中存在引申意义,但是大部分的英语句子还是属于常规的句子类型,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进行分析,在保持原文基本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直观翻译。
2.套译法。套译法的基本原则就是结合原来的句子将句子中的生僻词汇或者形象意义相似的短语进行替换,用意思相近或者类似的短语和词汇进行套用,这种套用的方法主要用在习语的大致词汇含义相同的情况;例如类似的英语习语有:as slippery as an eel代表像黄鳝一样滑、the apple of ones eye视若珍宝等,在直接翻译的基础上对句子的相关词汇进行替换,能够更加准确的诠释句子含义,便于理解和分析全文内容。
3.意译法。相对于直接翻译法和套译法而言,意译法的使用情况较少,但是这种方法却直接反应出了文化差异对于英语习语学习的重要影响,意译法在进行句子翻译的时候需要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进行引申意义的分析,特别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究,最直观的标识就是很多用直接翻译法翻译的句子会与上下文出现很大程度的歧义,这时候要主动舍弃字面意思,考虑具体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生活习惯进行翻译。
综上所述,英语习语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精华所在,也是英语翻译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特点、礼仪等知识,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特色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确定英语习语翻译的真实含义。
参考文献:
[1]卢钰,徐碧波,焦宇.从文化差异角度反思翻转课堂在我国学校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8):110-116.
[2]王青.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研究[J].人民论坛,2015,(33):120-121.
[3]奚向男.《風波》英译本中的文化翻译方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