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跨境电商企业为调查对象,根据调研结果,提出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需要培养既懂国际贸易,又懂电子商务,同时具有熟练的外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
【关键词】跨境电商 外贸 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C-0115-02
近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传统外贸行业竞争优势继续弱化,对外贸易增速下滑,而同时跨境电子商务却呈现逆势快速增长状态。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大量外贸业务利用电商平台操作,使得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不应求。在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为深入了解外贸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对广西和广东的部分外贸企业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对象和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外贸企业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资料的搜集采取问卷的方式,本次问卷回收54份。本次调查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等。企业规模大多在20至100人。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企业需求岗位分析
根据图1,企业需求最迫切的岗位是外贸业务员(72.22%),其次是跨境平台操作人员(33.33%)、外贸助理(33.33%)、业务跟单人员(27.78%)和英语翻译(16.67%)。这说明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具备推广、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客户、开发客户的能力,熟悉整套外贸业务流程(接单、理单、跟单、报关、结汇、信用证审核等),能够全盘操作外贸业务的外贸业务员仍处于需求的主流。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熟悉产品及图片上传、有平台操作经验的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人员需求日益高涨。
(二)企业招聘比较关注的资格证书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企业在招聘外贸人员时非常重视的是英语四级证书,其次是英语六级证书,部分企业也关注商务英语高级证书、报关员证书、跟单员证书与单证员证书。企业最为关注英语证书,而跟单、单证、报关也是外贸企业所要涉及的业务,所以企业也会关注,但关注程度不如英语证书。
(三)外贸人才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实用技能分析
根据图3,企业在招聘外贸人员时非常重视的是应聘者的外语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其次是市场开发、商务谈判、接单跟单能力。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从事外贸业务,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外贸企业都将获得英语四级以上资格证书作为聘用的条件之一。此外,具备熟练的开拓客户、接单、跟单、平台操作、商务谈判等外贸业务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高校毕业生最欠缺的职业教育分析
根据图4,在踏上工作岗位前,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目前高校毕业生比较欠缺的。我们要加强对专业技能的培养,适当增加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
(五)外贸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看法分析
根据图5,在对毕业生看法这一问题上,超过一半(55.56%)的公司认为目前毕业生能够胜任基本的工作岗位,表现出较好的专业水平,但也有部分(44.44%)公司认为毕业生目前仅有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够。同时近一半企业认为高校毕业生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宽而不精;少部分企业(16.67%)认为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反映当前业界发展需求,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可喜的是近30%的企业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工作能力比本科以上毕业生实际能力更强。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调查结果,大量外贸企业需要一线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尤其是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急需既懂国际贸易又懂电子商务,同时具有熟练的外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但目前结合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学科,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高校却非常少,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不能很好满足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很多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没有把新知识、新技能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因此,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进行专业调整,优化课程设置。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内容要紧跟最新企业前沿,尽可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貼近企业实际。首先,根据跨境电商的发展,培养专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开设跨境电商操作实务、视觉营销、网页美工与设计等课程。其次,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沟通能力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改善外语学习的环境。再次,教学内容要注意更新,并且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二)重理论,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要以实践能力为本位,提高职业技能
目前高校重视理论课程讲授,实践教学不足、不深入,因此,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高职业技能。首先,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比如根据跨境电商发展,建设跨境电商实训室。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学校可以和跨境电商企业合作,企业提供货源,并给予学生指导,以跨境电商实训室为依托,通过速卖通等平台开展真实的业务操作,在实战中提升职业技能。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和锻炼,掌握操作细节和操作技巧,提高就业能力。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操作技能。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动画、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所学知识和技能。比如在讲授报关实务“填制报关单”这一章节时,把企业人员通过系统录入报关单、复制报关单、修改报关单、查询报关单等做成视频,供学生初次接触报关单时有直观认识和理解。也可以把报关流程拍成视频或者以动画形式表现。充分利用APP客户端、公众号等灵活手段,增加与学生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在实践教学中,建立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岗位实际设置实训项目,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再次,开展技能竞赛,提高操作技能。学校可以开展技能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技能。
(三)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在人的一生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学生及早地确立人生和职业的奋斗目标,认清自我,进行准确自我评价。高校应注重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并将其与大学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相结合,从新生入学到学生毕业,进行跟踪式的全程辅导。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兴趣和发展目标订制个人学习计划,提升学习的目标性、计划性,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友良.提高高职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作者简介】杜凤蕊(1980—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物流。
(责编 丁 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