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勇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标准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主要从有效教学这个角度审视和反思了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管经济、军事,还是政治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校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创新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进步是指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发展的本质在于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进步并不是发展,发展也不是进步,进步是向前或向上的发展,而发展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有正向的变化,也有负向的变化。“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学生是否进步或得到发展,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依据与衡量尺度。
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指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学生在三维目标上得到的进步与发展。教师要以最高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并以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运用多媒体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为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等设备营造生动形象、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认知水平等因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升华,激发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2.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學气氛
课堂教学不只是师生间知识交流的过程,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是在学生和教师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与学生要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以达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此,数学教师要掌握恰当的沟通策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多换位思考,多为学生考虑,深入了解学生,防止出现“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两个极端。师生关系既不是师尊生卑,又不是生主师辅,两者是地位平等的两个主体。只有师生平等,互相尊重,课堂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教学的共同目标才能实现。
3.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对话
教学观念是教师关于教学的看法与思想,是对教学问题进行思辨的结果,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把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落到实处,教师必须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互动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且最常见的课堂表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就缺少了交流与沟通,缺少了对彼此的了解,教师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知情,学生也不清楚教师的教学目的,这就很难实现有效教学。
三、结语
优化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是当前每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愿望,也是其努力的方向。随着有效教学理论研究的日趋深入,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2]宋秋前.新课程视野下优化教学时效的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4,(4).
[3]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
[4]崔允潘.有效教学[J].理论与策略人民教育,2001,(6).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龙山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