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立威 王淑莉(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 河南 洛阳 471000)
体育学科在职业院校教育领域发挥的学科地位十分显著,是决定学生体能素质、品格素质建设的重点学科。在新时期教育环境下,受素质思想影响,传统体育课堂授课模式存在一定问题,教学理念的偏差,导致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具体学习需求。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进行当中,职业院校和体育教师应当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从而学生在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下,接受良好体能训练。
通过对职业院校体育学科的教学现状加以了解,结果发现目前体育学科教学情况并不理想。院校当前体育课程课时安排较少,学生接受的体育训练时间有限,大部分表示体育课程与自身运动需求不符。同时,院校学生在体育学科的认知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很多学生将体育视为一门娱乐性、游戏性学科,而忽略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竞技精神以及体能素质训练功能。就目前而言,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不仅综合体能素质较差,身体肥胖,同时在坚韧、合作等优秀品格建设方面也比较欠缺。归咎原因,主要在于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存在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质量,以及身心健康素质建设。因此,体育教师应正视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能够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地改革措施,全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目前,职业学院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所贯彻教育理念比较滞后,仍以应试思想为主导,重视学生专业课程设计,而对于体育课程在思想上缺乏重视。因为教学理念存在偏差,院校领导者以及体育教师对课程本身不够重视,在课时安排方面出现不合理现象。课时安排较少,导致学生体育课堂训练参与时间不充足,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建设。同时,因为缺少教师正确的思想引导,导致学生对体育学科缺少正确认知,在思想意识上并未形成积极参与体育训练,提高自身身心素质的良好认知,未能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导致职业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很难正常展开。此外,职业院校学生受电子产品、网络游戏影响,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剥夺了学生体育运动时间,致使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体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内容设计以及目标设定要求较为严格。然而,职业学院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在内容和目标的设定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首先,在内容设计上,体育教师过于依赖教材,未能将体育领域一些全新的运动项目、内容融入到课堂之上,导致教学内容简单、片面。而且,体育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未能全面考虑班级学生整体体育运动基础以及兴趣需求。以笼统性教学原则所展开的课程设计,很难满足全体学生运动需求。同时,教学目标设定不够专业化,教师将该课程教学目标定义为实现学生身心状态放松,促使其更好地接受职业院校专业领域其他课程。然而,在素质思想支撑下,体育课程目标还应该包括学生体能素质、思想品格等多方面素质培养。
决定职业院校体育授课质量,其主要因素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渠道。就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模式和渠道开发方面缺少思想重视,导致体育课堂形态,无法满足学生运动兴趣需求。首先,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所采用的授课模式比较单一,通常先对体育运动项目理论知识和相关运动技巧进行硬性灌输,之后针对重点、难点动作进行演示,在接下来的课程时间中,便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讲授和演示进行自主练习。此种授课模式固化现象比较严重,体育课堂气氛枯燥,学生难以对运动项目产生学习兴趣。再加上体育课堂自主训练环节比较随意、自由,导致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训练活动也逐渐趋向形式化发展。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渠道开发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仅依靠体育课堂完成训练教学,导致学生运动空间和受到明显局限。
在体育教学领域,教学评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进度,保证体育教学评价合理,能够实现体育课程教学有效反馈与反思,进而为实现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有力依据。但实际上,目前职业院校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设计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不论是在评价理念贯彻还是评价方法执行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评价效果不够理想。首先,在评价理念上,体育教师看重学生体能测试成绩,但是对于学生在体育学科领域的综合素质评估缺少重视,导致评价结果片面性较强。同时,目前职业院校针对体育学科,所采取的评价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以每学期体能测试为主。在课程评价期间,学生主体缺少有效参与,且未能根据学生不同时期运动表现进行跟踪评价,导致评价结果可参考性价值较低。
教师作为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导者与实践者,其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发展进程。然而,就目前而言,职业院校内部的体育师资结构和素质让有待进一步建设和提高。首先,随着扩招体制的执行,职业院校生源数量不断增加,对于体育师资数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但是出于办学成本控制,以及对体育学科的不重视,职业院校在体育师资数量引进上,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院校内部体育师资数量匮乏,很多体育教学项目无法顺利展开,很多常规教学活动也存在明显的缩水现象。同时,职业院校内部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滞后、方法单一,评价不合理,便是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欠缺的重要体现。
若想实现体育教学改革,职业院校领导者以及体育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做出改观。首先,应该对体育学科加强重视,清楚地认识到,体育学科对于当前高素质、全能型人才培养所发挥的重要地位。在更新学科认知之后,体育教师应该树立学生本位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具体学习需求,包括运动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合理安排课时,从而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周期、教学活动与学生个体要求相符。此外,院校应建立体育课程教学监督体系,严格杜绝体育课程被肆意占用现象发生,避免体育课程趋于虚设方向发展,保障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基本权利。
作为新时期体育教师,为顺应素质教学改革,必须以素质思想为准则,健全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从而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首先,教师应该建立理实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块,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更加全面、具体。其次,在教学目标设定上,教师应该正确解读新课程教学标准,以培养学生运动意识,增强学生体能素质,提升学生品格修养为教学目标,从而保证体育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在体育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教师应加强调整和创新。根据体育教材内容,搜集课外体育项目资料,引进新颖的体育项目,保证学生所接触的体育学科知识更加全面,有效拓展学生体育学科知识视野。
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模式改革,以及教学渠道开发,才能够顺利实现体育课程改革。首先,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灌输+演示+自由活动的常规,根据素质教学需求,创新多元化授课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运动视频,规范体育动作演示教学,或者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运动技巧强化训练,亦或者是通过组织专业运动比赛,培养学生竞技技能,提高运动水平。同时,在教学渠道方面,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兴趣需求加以创新。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授课的同时,成立体育运动兴趣小组、体育社团等,有效拓展体育教学渠道,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良好的运动空间。
教学评价是职业院校体育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促进体育课程教学反思,进而推动体育教学素质改革。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重视评价体系建设,贯彻全新的评理念,创新评价方法。首先,教师在课程评价过程中,不应该仅关注学生体能测试成绩,而是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课程学习表现进行评估,例如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态度,体育运动习惯养成情况,以及运动兴趣拓展情况,从而保证评价结果更加权威和可靠。同时,在评价方式上,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评价,并利用计算机建立学生运动成长档案,从而保证评价结果更具有改革参考价值。
职业院校为实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重点加强体育学科师资队伍数量建设以及素质建设。首先,根据院校内部生源数量,以及体育课程课时安排和教学计划,引进足够的体育教师,保证师资数量充足,确保体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同时,院校应重点加强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在培训活动中,向教师渗透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组织教学研讨会,引导教师对授课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从而全面提高体育学科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人才有效培养。
综上,体育之所以在职业院校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学科功能比较显著,能够全面增强学生体能素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坚韧的品格。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重视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根据学生关于体育学科具体学习要求,对课时安排、教学体系、授课模式、评价体系,自身专业素质等方面进行提升,从而保证职业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