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小学 黄少珊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具备完整、健全人格的社会个体。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加强家校互动与交流,在融合教育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从容等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培育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同特点来看,二者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与长处。学校教育更多是针对孩子普遍性特征而展开的,具有一定的共性和标准化特点,这是一种群体性的教育;而家庭教育针对的是某一独立的个体而展开的,目的也更为明确,因而更能把握孩子的个体化特征,能够针对孩子的特点来进行个性化教育。标准化与个性化教育二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激发的:标准化教育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群体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协作、团结、友爱和互助,通过在集体中的相互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个性化教育关注孩子的个体特征,能够针对孩子的性格、兴趣、素质和特长等因材施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禀赋发挥。正因如此,只强调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或者只重视家庭教育而轻视学校教育,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二者从目标上来讲是一致的,也是互补的。为了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将二者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打通,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家校教育的融合发展。
我校的教育理念是“上善若水,泽木成荫”,并将使学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人生”作为办学的目标。近年来,我校在家校融合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形成了家校互动融合的制度,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共育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直以来,我采取家委会制度,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这实际上在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架设了无形的桥梁。借助家长委员会这个组织设计,家长进班级助管理,间接推动了家校融合共育,孩子们在学校感受到老师们浓浓的关爱,课堂积极踊跃发言,课间友爱互助团结。更为重要的是,这份浓浓的爱让孩子放学回归到家庭之后,能够继续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扮演好家庭角色。而家长进班级助管理,也能帮助家长及时化解心中关于孩子学习、成长中的疑虑与问题,并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使得该班始终呈现出蒸蒸日上的面貌,在同年级班级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联谊活动,是促进家校融合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由于老师、家长们平时工作繁忙,孩子们功课紧张,在忙碌的工作学习间隙中,抽出空来,走进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交流情感信息,显得尤其重要。“寄情于山水间,寓教育于自然”,无论是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还是班级组织的增城农庄亲子游活动中,家长、孩子们都是一呼百应,积极参与。尤其在四年级上半学期班级组织的增城农庄亲子游活动中,老师、家长和孩子们既参与了众多的拓展活动,又全员上阵自助制作了丰盛的中餐,可说是内容丰富、快乐升级。大家热情高涨,在大自然中放松自我,在游戏中增进彼此了解,在共餐中升华友谊,家校教育互融互通的效果十分明显。这次亲子活动后,孩子们的集体观念进一步强化,境界和心胸更加放大,也感受到了浓浓的老师情、家长情和同学谊,相信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这将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抹暖色,并对他们完整健全人格的形成大有裨益。
和学校教育一样,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家长会常常会邀请家长们上讲台,通过分享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理念与心得,交流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触发家长们的思考,升华教育理念,并借鉴好的教育方法。例如,四年级上半学期家长会中,专门邀请了两位家长上讲台讲经验,家长们分别讲述了培养兴趣、因材施教、父母陪伴等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指出要与孩子多沟通、多鼓励、多互动、多示范。“家长上讲台讲经验”是家校教育融合发展的很好方式,它将流淌于家长内心的育儿智慧充分调动起来,成为大家共同的养分,值得坚持与发展。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我采取多种形式,“请进来,走出去,深交流”,把家校融合教育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丰富了学校课程,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家长与父母的爱心,营造了一个教学相长的亲子氛围。通过家校携手互动融合,该班级取得了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共融共建的效果,并引导和教育孩子系好人生每一粒扣子,做一个充满积极能量的人。
当然,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应予以重视并研究解决。
一是有些家长在家校共建、家校融合教育方面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种突出的错误观点是,可以把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完全推给学校,教育是学校的事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另一种实践中发生的偏差是,缺少与学校老师的充分互动与沟通,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已的意愿教育孩子。事实上,小孩成长的黄金时期很短,稍纵即逝,如果错过了这个宝贵时期,小孩的行为和习惯一旦养成,以后再想矫正将会非常困难,所以家校互通共融的理念非常重要,如果有可能,我还想举办一些类似的专题讲座,将这一理念传输给家长们。
二是可以继续拓宽家校共建、家校融合教育的形式,比如: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学习结对子的小孩进行家长参与的家庭互访等等,通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采取多种可能的渠道和方式,使家长与学校携起手来,共同培育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孩子,最终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大家庭,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也必将会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