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建构与发展研究

2018-03-05 16:08刘志坚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构教学活动师生

□ 刘志坚(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50201)

1、体育教学心理环境构建价值分析

1.1、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主要内容阐述

体育教学心理环境也称为体育教学软环境,是体育教学环境的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与体育教学物质环境同样重要,它由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相互支撑形成,直接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社会行为。其具体内容主要有五大方面。第一,校风与班风。它们都是无形地影响着体育教学。校风是由高校内部所有主体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氛围,常常表现为学校主体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而班风则是指班级中所有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与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第二,学校体育传统,它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一种被全校师生所广泛认可的集体行风尚,它影响着学生们的体育态度与兴趣等。第三,体育课堂常规,指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中的共同规范。第四,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氛围,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所形成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常表现在师生情绪、态度等方面。第五,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指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关系。

1.2、体育教学心理环境构建价值

构建积极健康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应时代所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的发展是需要人才促进的,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人才需求标准。当今社会所需人才已不再是单一技能型人才,而是综合全面型人才,这就要求各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必须进行改革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心理素质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若想帮助学生实现其自我健康发展就必须关注其心理素质水平及其发展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能切实地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帮助他们放松心情,愉悦地参与体育学习,有利于提高与发展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有效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2)通过优化教学环境,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第一要旨。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的、陈旧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进行变革与有效优化,为学生形成有机的心理接纳与认可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也将发生转变,将从被迫接受转变为自主探求,而这种转变也对学生的心理提出了挑战,需要他们进行有效地心理适应。所以,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能持久性发展的教学心理环境,不仅能教学环境得到高效地优化,还能创造有利条件来保障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实现。

(3)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构建与发展教学心理的目的就是要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长期影响、束缚着我国的教育行为,直至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学校教学都没能脱离其影响。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束缚下,我国高校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只能是被迫接受,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我发展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对体育学习的恐惧、压抑、抵触等心理,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阻碍与抑制等不良作用。因此,良好的、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构建与发展,能帮助学生减轻、释放他们的学习心理压力,激发并提高、调动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4)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维护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当今时代,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单一的学习压力,还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就业的压力。在这双重重压之下,高校学生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都在不断地充实自身的素质体系。这虽然能为他们在竞争中获取较为理想的就业职位增大了可能性,但长此以往,心理压力的不断累积势必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频发。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时常发生厌学、逃学、厌世甚至轻生等行为,这大都是由于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的建构与发展能切实有效地从心理方面充分关怀学生,给予他们重视与肯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有效缓解学生的双重心理压力,有效地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构建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2.1、教师

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偏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专业素养落后、偏低,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技艺,教学能力不足,水平较低,课堂的组织形式单一、枯燥。在体育教学课的实践中,他们往往态度专横、强硬,对学生的要求苛刻严厉,讲解示范时常表现出不耐烦,而且经常使用命令性语言与口气,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实际情况漠不关心,导致师生感情冷漠、关系疏远。而在当代的教学理念之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过程的两大主体之一,是体育教学得以进行的重要因素,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体育教师是创设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教学指导水平影响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建构的质量,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对学生抱有的期望、在学生中的威信以及教师情绪感染力的强弱,都会对师生的心理交流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一个教师的作风、行为民主,态度积极,语言幽默并且爱护学生,教学心理气氛就会变得轻松、活跃、主动并且非常融洽。

2.2、集体凝聚力

体育教学过程中包含着主体的自我理解和主体间的相互理解,这种理解对强化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的集体凝聚力正是基于此而形成的群体作用。班集体的集体凝聚力有助于教学顺利、有活力地进行,同时还能通过良好的班风的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而若一个班集体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精神,整个教学活动将会处于一种松散、消极的状态,学生将会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失去学习信心,缺乏集体观念认同感。如今的高校学生思想活跃,上进心强,追求自我成功。在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训练,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教学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促使体育教学心理气氛得到优化。

2.3、师生、生生关系

(1)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良好教学心理环境的建构也离不开教师与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在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存在着公平、公正的缺失。只有他们之间统一思想、通力合作、公平竞争,才能形成合力,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形成一支有凝聚力的教学队伍,为建构良好的学生学习心理环境创造条件,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师生关系。

在我国目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的特点,教师责任心也逐渐淡化。受传统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偏重传授体育知识而忽视师生之间情感的培养。由于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显得没有必要,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不和谐,教师就会将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唯一任务,上课也只是照本宣科,对培养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没有耐心,他们变成了单一的教学工具,只会传递教学知识,不会育人,不利于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建构。

(3)生生关系。

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建构也深受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影响。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学生之间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要建构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就必须要调节好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使生生关系达到和谐。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生生关系的现状是很多学生缺少竞争性的合作精神,甚至有些学生存在着孤僻怪异心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表现出冷淡、不合作、缺少竞争性合作的状态。

4、高校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构建途径

4.1、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构建全新体育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育尤其必然性与可行性,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之前的教学理念,建立新型体育教学理念,以适应、满足与发展的原则对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思想进行批判性地继承与优化,形成既具有适应性又具有实效性的全新教学思想。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切实地创新与重组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使高校体育教学得以在选择发展取向、制定教学目标、体现社会价值等方面都能满足素质教育理念的需求。因此,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是确保高校体育教学心理环境构建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4.2、融入人文化元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已全面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为维护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构建与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应注重将人文化元素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这样就可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高度的自主与信任,有助于减小甚至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缓解师生矛盾,对于和谐、健康、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构建与作用效果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由此可知,将人文元素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与尊重,进而达到心理平和,心情愉悦,有助于良好教学心理环境的建构,有效地提高体育学习的实际效果。

4.3、转变教学角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师享有绝对的课堂驾驭权,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造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巨大角色落差,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他们的学习行为与思维方式都遭到严格地限制。长此以往,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压抑感,进而诱发各种心理问题。所以,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重要环节在于有效地调整与缩小师生间的角色落差。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建立起平等互助、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打造一个师生间平等交流的平台以促使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与情感沟通达成通畅。这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敢于质疑、善于表达、乐于探求意识的形成,同时,还能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确保体育教学心理环境构建与发展的社会实效性,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持久的助力。

[1]王一迪.高校和谐教育心理环境的构建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

[2]王敏婷.高校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内容解析与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

[3]王晓东,王琳.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心理环境及其调节的研究[J].青春岁月,2013.

[4]薛红.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环境的构建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猜你喜欢
建构教学活动师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麻辣师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