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竞男
(吉林化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这一论述不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更清晰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也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新的路径。而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2]。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成为高校吸收营养的主要来源,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通过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正确引导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在面临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迷失、心态失衡、道德滑坡等价值观偏离的现象[3]。同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使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将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西方国家以不同形式、不同渠道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对主旋律形成干扰,并使民族道德素质弱化。由于大学生处于人生青年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在思想上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在遇到各种价值评价时不知该如何处理,选择上无所适从,产生价值观冲突、价值取向模糊等问题,即出现个人主义、狭隘团体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淡薄等现状,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不良影响。
高职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导致部分职业院校忽视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致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偏重技能,轻视道德修养、价值观塑造、人文精神与理念培养工作[4]。把市场需求作为其培养学生的导向,将学生的就业率作为生命线的办学方针,由于追求较高的就业率使高职教育更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专业的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中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要求较高,这也造成了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重视不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感兴趣,因此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将需要不断改进方法,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大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采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视频播放等模式,使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有新的局面,让广大高职大学生能够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并最终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
所谓价值,就是事物对人的意义。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什么样的价值对人有何种意义的看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从个人的角度去谈对价值的理解,更是建立在当代中国人民价值共识基础上的共同价值观。中国人民的价值观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社会的福祉和文明的进步[5]。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演化而来的,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命体验、观念思考和精神追求,因此,它必然带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形态、内涵和实质,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教授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天人合一,以史为鉴,以天为则。”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所创造的文化。中国文化不仅指汉文化也包括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指我国的古代文化,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6],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三个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个字集中表达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全体公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本民族共同形成的生活经验、共同发现的生存智慧、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共同凝聚的时代精神、共同坚守的理想追求、共同倡导的价值观念的发展与弘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凝聚全国人民力量、引导社会主义正确方向、提高公民公共素养、增强社会主义软实力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尤其“爱国”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华夏文明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英雄和仁人志士涌现无数。爱国主义精神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成为中国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理念,既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也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泉源。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以素质教育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职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引领,立足大学生实际,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以文化人多维度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路径。
高职大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较具有自身的“弱势”即表现为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学习习惯不佳,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要减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直接传输,需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高职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展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时,部分高职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担心毕业后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要解决好高职大学生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职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体系中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高职大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可以同大学生专业实习相结合、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加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积极、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高职大学生更好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升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现代性价值体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融入了中国历经几千年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深受它的深刻影响。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与现代文明相衔接的地方——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民族精神即自强不息精神、厚德载物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等都成为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源泉和依据。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论述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关于人的问题,即如何做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等,很多思想到现在对高职大学生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和感染,也可成立“国学”社团,给大学生提供平台展示中国古代诗词的优秀作品以及《论语》、《道德经》、《三字经》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典作品。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媒体呈现多样化,这种文化传播的信息化和同步化,面对网络上存在的各种各样铺天盖地的信息,大学生可以结合个人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这些见解的发表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存在错误倾向,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能较好的使用校园广播、QQ聊天、微信、微博等现代传媒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开辟全新的舆论阵地,能及时的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借助广阔的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参与的教育活动,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高职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育中要更多的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方法、探索新的路径、构筑有效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