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下的研究与探索

2018-03-05 00:54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实验小学宋小蔓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课堂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实验小学 宋小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本文在新课标指导下,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究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新课程,以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

一、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二、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一千多年前韩愈在《师说》里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就是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主宰一切,控制一切,是权威。教师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表演占据了舞台,学生是观众,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倾囊而出的知识。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当老师,当节目主持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的生本教育,由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先学”,使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先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意识、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得到了真正的锻炼;在“后教”的过程 ,学生的质疑问难、评价反思、辨别是非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它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的特点:突出学生;突出学习,教的少,学得多;突出合作;突出探究。教师积极转变角色,变“传授者”为“引导者”,把教师的所有活动变成学生“天性学习”的辅导力量,不做“执鞭”的“耕民”,成为真正的“生命的牧者”。让课堂真正成为“木欣欣以向荣”的欢乐舞台。

(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指在教师教授新课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前置性学习并不等同于课前预习,它是在传统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更有目的性地提升课堂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前置性作业是学生高效学习的保障,因此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必须要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完全放开自己和组内同学交流,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必须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干,有所收获,因此作业设计必须要呈阶梯型,由易到难,逐步提升。作业设计的形式要丰富,可以是调查表,可以是问题,也可以是手工操作,形式不拘一格。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目前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生本教育“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要求学生根据前置性作业进行自主先学,然后小组交流学习中的收获和疑惑,最后集体汇报交流,解决疑难。教师根据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样解决了大班额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核心是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型教学。同时创新教学他有自己区别以其它教学的特点。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认识创新教育理念

现在我们思考一下,在教育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满足社会需求呢?在我们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所迫切提出新要求,显然,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人士,如何冲破传统教育中的崇尚经验和崇尚的旧教育观念,教师就先要加强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要认识到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不仅对学生个人长远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民族教育的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

1.创设学习氛围

曾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被激发,才会知道去探索、去创造。教师也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关注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无论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回答的问题都应给予一定的正面答复和评价,即使学生互动中出现错误,也先要肯定其积极正确的一面,然后再帮学生分析错误之处,给予纠正。在努力创建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之时,更要对学生的新想法、新思维营造出敢想、敢问、敢说的和谐氛围,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2.鼓励“质疑”激发想象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切的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这让我明白创新是来自于“质疑”,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在这质疑的过程便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和潜在的动力。学生若提出的问题是正确的,那教师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如若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耐心指导加以纠正,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大部分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上产生质疑时,教师便可利用学生这种好奇心和敢于质疑的心理,组织学生组队讨论,并让学生讲解他们的质疑和讨论结果,让学生在质疑中敢于想象,大胆的说、大胆的问,在质疑中巩固和深化知识,养成独立创新的的思考习惯。

3.在教学中挖掘创造性素材,发展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的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语文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创新教育的实践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教育活动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学习态度,为学生今后的更高层次的独创水平的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的情境,又要增强教育观念,树立人人都能创新的意识,把自主探索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语文创新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教材教法研究与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语文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主要教授的是国家的主体文化和重要交流手段,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只有掌握最为基础的交流和阅读工具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其他学科。

(一)课程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新编的语文课标中,已经开始针对不同阶段的小学生提出不同的课业要求。比如在写话或习作领域的“目标与内容”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够运用正确语序和标点符号记录下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他们掌握特定格式文章的书写要求,并且每个学年要进行16次左右的习作。这样做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具有不同大小的学习能力,有益于学生利用自己现有的经验去学习和理解新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实施更加多元化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课程实施也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自身的需求。

1.教学手法转变

在教学手法中提倡以三个维度的目标来进行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这三个维度的角度出发,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看待课程相对于学生而言的困难点,从而寻找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并且新课标强调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只有教师教,学生学。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对一篇课文进行小组的阅读分析与理解,在课堂上大胆的向老师和其他学生汇报自己所在小组所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角色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现在教师应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服务者。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发展所具体有的个别差异性和阶段性,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学会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语文老师更需要的是在日常交流中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语料素材。

3.备课过程转变

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情况就是喜欢用老教师原有的教案,省去了自己准备教案的过程。这样虽然简单方便,但是对学生而言是不负责任的,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尽量的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语文备课过程中,一般强调情景式的教学即教学前应该准备一个与课文有关的情境,能够引领同学进入课文。

五、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越学科的学习和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要想方设法找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交互性,集成性,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阔学生走入文化的视野,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走向高效率,高质量,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一)注重备课

在信息化教育的环境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二)培养兴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普及与发展,为学科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现代教育技术能轻松实现图、文、声、像等媒体的再现功能,使得知识的呈现方式更为多样化,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生活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多媒体教学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其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三)学以致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对信息重组和变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还能促进学生建立新旧信息间的内部联结,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得与保持。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获取新知,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课堂成为动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

总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要做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就需要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方式,以人为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新课程标准下,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并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希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