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皓
【摘要】 本文以中国古典舞身韵当中的“拧、倾”两个不同动势性元素为依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美学思想特质来阐释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拧、倾”动势下所体现出的传统审美思想与特点,并从另一个方面突出动作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质与思想精髓。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拧”;“倾”;身韵;审美特点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拧”“倾”作为中国古典舞中非常具有艺术价值的身韵基础动作元素,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舞在上身肢体中的训练内容,也对上身肢体动作运动走向拓展了发展变化的空间,丰富了中国古典舞本体所需要的艺术性、语言性与表现力。此外,在美学思想领域里,“拧”“倾”作为中国古典舞四大审美特点中的两点,其动作本身也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以及其它一些传统艺术门类所追求的美学特征或者说审美标准相一致,如绘画中的虚实相生、武术中的刚柔并济、戏曲中的阴阳共存、书法中的形神兼备等等。而且,在形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拧”“倾”在吸收中国其它传统文化艺术门类特点的同时,又抓住了作为舞蹈动作本体以及中国古典舞本身所追求的艺术特质,展示出其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独有的魅力。
一、“拧”:动与静的阴阳之美
子午阴阳是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该学说形成于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说明了万物与阴阳之间的关系,强调出事物中对立、依存、循环以及转化的两个方面。老子阴阳学说直接影响着后世中国古典舞在身韵审美角度上的追求。以“拧”为例,它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品质与道家阴阳学说的哲学思想相融合,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舞蹈的基本形态。中国古典舞将中国哲学理念与其本体完美结合,在舞蹈的身体形态与体态中展现出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1]13
(一)动态下的起承转合
“拧”是中国古典舞身韵上身肢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古典舞非常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规范的动作之一。中国古典舞在身体的运动上以及观念上很讲究“合”的理念。而“合”也恰恰就是“拧”的一种外化体现形式,它使得身韵当中许多动作形成自然的反律。由于中国古典舞在动作运动中很讲究从反向而起,强调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也正好与身体运动的“拧合”相通,并通过反向运动达到动作的协调统一。从“拧”本身的作用来讲,其动作强调在转换与变化过程中形成一种自然反律的动态之美,扩大了上身肢体的运动幅度与广度,使运动轨迹产生周而复始的盘旋之势,在身体的表现上宛如青龙盘柱,或螺旋向上,或螺旋向下。如“大开大合云手”中强调的走上留下形成的“拧”、“风火轮”中形成的“转拧”、“青龙探爪”中形成的“旋拧”等等,这些动作中始终都包含着“拧”,其贯穿着主干动作直到结束,使主干动作形成一种盘旋之美。
(二)静态下的身形交错
“拧”除了在动态的情况下形成了古典舞独有的韵律特点跟起法,在静态舞姿的造型上也对古典舞起到很大的影响,它使身体形态形成上下交错的基本外形特征。如“子午相”“大射燕”“大掖步”等这些经典的静态舞姿都能看到“拧”的表现特点。虽说舞姿是一种静态形式表现,但是通过“拧”却赋予了一种动态的生命力,就犹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看起来是静态图式,但却表现出动态样式,形成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身体风格,阐释出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心理特征。这正如于平在舞蹈形態学一书中所讲的:“中国古典舞不是以人体线条的呈现为目的,而是通过人体文化限制来表现审美特点。”[2]36同时,通过对分析“拧”所形成的动作特点,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交错之美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所强调的“退而独善、进而兼济”的内在涵养。
二、“倾”:动势之源
“倾”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常见,也是在组合训练以及剧目中运用比较多的一种动作运动形式。它所产生的“势”经常出现在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变化与衔接之中,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可以为下一个动作起到铺垫作用,使后面动作的发展形成一种转化间的平衡。
“倾”作为古典舞所提取的动作美学规范元素之一,与绘画中的写意、书法中的转笔都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它强调虚实相间、形意相对。[2]36中国古典舞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龙趋回凤、行云流水”都隐于“韵”“势”之中[3],而体现“势”的最重要的动作就是“倾”。“倾”将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运行变得更具有流动性,而不只是一个个单一的造型,使动作空间变化趋于多样性。可以说,“倾”是中国古典舞中的动势之源。
(一)“倾”于动静之间
动与静作为两个对立面,看似两个极端,却集中包含在“倾”这个动作元素之中。这是因为在“倾”的过程中,动作整体虽然是动态的,并且在重心上不断发生着倾倒,但其身体的舞姿形态却始终保持一种相对静止的过程。如“拧身吸腿”“摇臂”“拧身探海”“倒身”看似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其实身体的舞姿却是一个相对静态的造型,两者相互作用,最终使这个舞姿具有动静结合的艺术特点。另外,从审美视角上来说,“倾”虽然只是一个动势性元素,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动作,但是它所形成的“势”恰恰是中国古典舞一直所追求的动静结合的美学特征。
(二)“倾”于万变之中
如上文所说,“倾”作为一种动势性元素,主要起到起承转合与动作衔接的作用,这是因为它能够对动作产生足够的“势”,也称为“动势”。[4]72于平曾说,中国古典舞动作的产生一定要有“势”,“势”对于中国古典舞动作的产生与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许多动作变化形态产生的根基。[2]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倾”更是前一个动作对后一个动作的起范,“倾”是动作变化之源。除此之外,“倾”也能造成动作在节奏上的变化,让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突然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它对动作快、慢、强、弱或者在动作过程中“点”“线”的处理,使得动作时快时慢,犹如武林高手一般,让人感到变化莫测,意想不到动作之间的突出对比,最终达到动作的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形成中国古典舞独有的风格特征。
三、“拧”“倾”:动之美
中国古典舞中的“拧”和“倾”两种元素,不但不是孤立的个体,反而恰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种动作元素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在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独有的审美规范。这种规范不仅表现出区别于其他舞种的规范性与审美范畴,更体现出自身的艺术性。如,西方人因对宗教信仰与崇拜而产生芭蕾,而为了摆脱宗教束缚产生崇尚自由的现代舞,二者都有着自己独立的规范性与审美标准,其规范性和审美范畴源于对宗教思想的理解以及西方人自身直白开朗的性格。而中国古典舞中的“拧”“倾”元素所表现出的那种“退而独善、进而兼济”的传统思想和阴阳相生的哲学理念,也将中国自身的文化品质表现出来。
在具有“拧”“倾”元素的舞姿上所产生的“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动作特征,符合中国古典舞独有的动作规格与审美標准,它将中国古典舞身体上独有的“神”与“韵”展现出来,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艺术价值与特点的民族舞蹈样式。
(一)“动”在其形
“形”作为形象艺术的基本特征,它是艺术表现传达的媒介,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拧”“倾”作为中国古典舞具有代表性的动势元素,其“形”也具有中国古典舞自身运动的规范性。[3]70中国古典舞身韵创始人唐满城认为,在古典舞身韵中,自我的审美意识与气质要突出矛盾统一的审美特点;并用“挺拔而含蓄”“刚劲与柔韧”来形容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规范,强调在身体动作与运动过程中注重线路与轨迹,如同书法中的横、竖、点、撇,有着极其严格的规范性的同时又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人体运动艺术也需要始终遵循从自身严谨的规范性中寻找规律,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遵循规范性与规格性,才能表现出中国古典舞所应有的“形”。
(二)“美”在其意
“美”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美的观念以及对美的追求。如,孟子在《告子》中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为之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些都表达出古人对美的阐释和追求。“拧”“倾”作为中国古典舞的动势性元素也体现出“美”的价值与意义。
“拧”“倾”动作的“美”在其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形态美和意象美。形态美主要是指其外部动作的基本形态与特征符合中国传统上的审美观念,突现了矛盾统一的审美特点。“拧”“倾”的身体形态主要受道家美学思想强调阴阳关系的对立统一,传递出道家对于“美”的阐释。意象美则指,其动作内在思想主要受儒家对于美的理解,即“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突出“和、善”的作用,也就是突出动作的思想性及其内涵特征。“拧”“倾”虽然是一种倾斜且不稳定的动势性元素,但它们所形成的“和”的思想却是和儒家中正的思想概念相吻合。正所谓天地人和,和善即中庸,“拧、倾”将身体的变化连接成了一个整体。我们不难看出,“拧”“倾”虽然只是一种元素或动作,但是它们传递出了中国古典舞独具的审美意象。
小 结
“拧”“倾”作为中国古典舞独有的动作元素,不仅表现出其独特的审美要求与特点,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底蕴。就“拧”“倾”动作本身而言,其所要求的横向运动与纵向运动所产生的不平衡,在不平衡中所形成的平衡之美,这一阴一阳、一静一动两者相互融合,恰恰是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宇宙观和审美观密不可分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拧”“倾”给中国古典舞在动作上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它们将身体动作变得更加灵活,使空间的占有与流动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使静态的舞姿充满了生命,展现出中国古典舞独有的身体运动形式。
参考文献:
[1]向开明.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
[3]孙颖.中国古典舞评说集[G].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4]唐满城.唐满城舞蹈文集[G].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