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梓炫
摘要:以块状垦地和全垦两种整地处理研究了对果园土壤地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整地处理在整地后较短的时间可以明显改善土壤中的物理性状,长时间后全墾处理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差。块状垦地土壤肥力随着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而全垦处理土壤肥力先上升后下降,地力降低。
关键词:整地;土壤;肥力;地力
中图分类号:S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11-0042-02
1 引言
整地的处理与林地的地力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合理的整地规格可以促使林地土壤中的微环境改善,为树木幼林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目前整地是重要的营林措施之一,需要引起重视。以辽宁阜新市某苹果园作为试验对象进行研究,采取两种整地处理,研究对果园土壤地力变化,为本地经济林栽培管理提供借鉴。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与材料
在辽宁省阜蒙县内一个10年的苹果园进行试验。
2.2 试验设计
设计两种的整地处理:块状垦地和全垦。两种处理的垦地深度都是30cm,块状垦地是在试验小区内每隔一段距离选择一块进行整地;全垦即对实验小区进行全部翻土。每个处理的小区面积为25m×30m,重复两次,其余林间管理措施一致。
2.3 调查方法
整地前(CK)、整地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分别进行理化性状的调查:在各试验小区内随机选5点取0~20cm的土层,每个处理共15个样本,混合均匀后测定化学指标;同时随机选5点挖取土壤剖面,用环刀取0~20cm土层中间原状土用于测定物理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整地处理对果园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两种整地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土壤的物理性质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两种整地处理的土壤容重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而在最大持水量、林间持水量、空隙度、毛管空隙度、通气度变化上,两种整地处理变化不同。其中块状垦地最大持水量、林间持水量、空隙度、毛管空隙度、通气度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12个月的处理与其它处理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全垦最大持水量、林间持水量、空隙度、毛管空隙度、通气度变化都呈先升高后下降变化趋势,各指标的最高值出现在3个月处理,与对照处理的差异达到了显著的差异性(P<0.05)。说明短期的整地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活动,促进养分的转化分解,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土地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全垦整地处理下土壤物理性状变差,表明全垦处理并不能长期维持地力,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整地1次。
3.2 两种整地处理对果园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两种整地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林地土壤的化学性质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变化。两种整地处理都是土壤的pH值出现下降趋势,都以12个月处理的最低;两种处理速效钾各处理变化不显著(P>0.05);除速效钾外,块状垦地所有化学指标都以12个月处理最高。全垦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都在6个月处理达到最高值,并与其它处理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12个月处理的各含量降低,说明土壤的肥力水平在逐渐降低。
4 结论
通过对块状垦地和全垦两种整地处理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整地短时间内可很好地改善土壤中的物理性状,但是较长的时间后,全垦整地处理下林土壤物理性状变差,土壤地力变弱,需要适时整地。两种整地处理对化学性状变化中,全垦整地处理土壤肥力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地力减退;而块状整地处理地力却比以前有所好转。
参考文献:
[1]李宝福.整地处理对火炬松幼林地土壤肥力及生长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0,19(3):160~166.
[2]陈志新,王若森,宋森,等.伊春林区典型阔叶红松林下土壤理化性状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10(4):75~78.
[3]战俊东.不同嫁接方法与整地处理对红松育苗和造林效果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7(1):66~68.
[4]张义,谢永生,郝明德,等.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性状及果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2):279~286.
[5]李海波,韩晓增,许艳丽,等.黑土农田不同管理方式对根际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3):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