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闫玉涛 杨传庆
黑龙江双河保护区的落叶松和白桦林里,红外相机捕捉到棕熊、貂熊、猞猁等大兴安岭特色的兽类。
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完好的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原始森林,是各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2012年10月,双河保护区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猫科研究中心合作,布设远红外线相机,发现许多具有大兴安岭特色的野生兽类。
貂熊,又名狼獾、山狗子、飞熊,属食肉目鼬科貂熊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多见于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北部林区,主要栖息在落叶松林里。貂熊是大兴安岭地区最重要的捕食者之一,在狼极为罕见的情况下,貂熊和猞猁是大兴安岭林区仅有的两种具有实际生态价值的大型食肉动物,而貂熊的生存更依赖于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存在。因此,貂熊种群的状况可以反映其所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在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森林的保育,更要密切关注貂熊、猞猁、驼鹿、马鹿等关键物种的种群状态。貂熊是中小型食肉类动物中凶悍的一种,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季,许多动物都找隐蔽处过冬,有些还进入冬眠,而貂熊却仍旧在山林里游荡,四处为家,只有少数呈半冬眠状态趴伏在洞穴中半睡半醒,一有风吹草动便醒来走出洞外。貂熊生性机警,行动隐蔽,平时多单独栖居,只是在繁殖期间才过家族式生活,善长途奔走、游泳、攀援,常在密林中自由跳窜。
棕熊是陆地上体形最大的食肉目哺乳动物之一,主要栖息在山区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等森林地带,有火烧迹地、沼泽地、河谷地等多种生境类型,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有垂直迁徙的现象,夏季在高山森林中活动,春秋季多在较低的树林中生活。它们多在白天活动,行走缓慢,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平时单独行动。食性较杂,植物包括各种根茎、草叶、谷物及果实等,喜吃蜜,也吃蚂蚁及卵、其他昆虫、啮齿类、有蹄类、鱼和腐肉等。棕熊冬眠时体温、心跳和排毒系统都会停止运作,以减少热量及钙质流失,防止失温及骨质疏松。它们奔跑时速度可達56公里/时。棕熊冬眠期间产仔,每胎1-4仔,春季雌熊常带小熊在林中玩耍。
狍子是一种中小型鹿类,食草动物。冬天毛为均一的灰白色至浅棕色,夏毛红赭色,耳朵黑色,腹毛白色。腿茶色,喉、腹白色,臀有白斑块;幼狍有3道纵行白斑点,当体重达11公斤左右时即消失。吻部棕色,鼻端黑色,两颊黄棕色,耳基黄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内淡黄近于白色,耳尖黑色。狍子多栖息在疏林带,在河谷及缓坡上活动,性情胆小,日间多栖于密林中,早晚时分才会在空旷的草场或灌木丛活动。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树叶和各种青草、小浆果、蘑菇等,一般由母狍及其后代构成家族群,通常3-5只,雄狍仲夏才入群。
猞猁属于猫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为喜寒动物,栖息环境极富多样性,从亚寒带针叶林、寒温带针阔混交林至高寒草甸、草原、灌丛草原及荒漠与半荒漠等各种环境均有其足迹。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喜独居,长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可在一处静卧几日,不畏严寒。主要食物是雪兔等各种野兔,所以很多地方猞猁的种群数量也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减上下波动,大致上每隔9-10年出现一个高峰。除了野兔,它猎食的对象还有很多,包括各种松鼠、野鼠、旅鼠、旱獭和雷鸟、鹌鹑、野鸽和雉等鸟类,有时也会袭击麝、狍子和鹿的幼仔以及猪崽、小羊等家畜。中国大兴安岭的猞猁在冬季捕获猎物后,会将吃剩的肉埋在积雪下冷藏,待饥饿时取食。猞猁的巢穴多筑在岩缝石洞或树洞内,每年2-4月份交配,妊娠期2个月左右,每胎2-4仔。寿命可达12-15年。
野猪是一种普通但又使人捉摸不透的动物,白天通常不出来走动,一般早晨和黄昏时分活动觅食,中午进入密林中躲避阳光。大多集群活动,4-10头一群较为常见,喜欢在泥水中洗浴。野猪的食物很杂,只要能吃的东西都吃,也侵害庄稼。野猪冬天居住在向阳山坡的蒙古栎树林中,因为阳坡温暖而且蒙古栎落叶层下有大量橡果,野猪靠它们度过寒冬。
责任编辑/张丽君 任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