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2018-03-04 13:28安徽省合肥市蚌埠路第五小学张佑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期
关键词:时记彩条钟面

安徽省合肥市蚌埠路第五小学 张佑生

新课标明确指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作为一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组成员,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一直致力于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在暑期的校本培训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整合点上,并观摩了一节苏教版三年级的《24小时记法》,之后各位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与教学内容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下面我结合教学过程谈一点自己的拙见,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节课的开始学生就没有兴趣,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就不会好到哪儿去,在这节课的开始,教师选择了学生熟知的新闻联播片头视频,让学生说是在什么时间播出,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说出是晚上7时,也有的学生从视频画面上,说出是19时,晚上7时和19时,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呢?你们想知道吗?这样的导入,运用多媒体截取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制造认知上的冲突,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导入的激趣作用。

二、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接着教师就出示了钟面图,转动钟面,并介绍0-12时,到第二圈时,让学生说是几时,注意两种说法,并直接出示了整张两种颜色的彩条图,此处没有组织学生探讨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方法,而是出示生活中的场景图,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记时法说出时间,板书并让学生比较,得出转换方法。

突破重难点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完成的,没有体现新课标中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此处本人认为可这样设计:首先设计一个学生熟知的0时、12时、24时的视频,让学生了解0时与12时的关系,接着用钟面直观演示一天时间的变化,出示钟面的同时出示彩条图,并随着时针的走动,彩条一格一格的延伸,让学生直观感受钟面上的记时法和彩条图上的记时法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钟面上的记时法是普通记时法,彩条图上的是24时记时法,再组织学生讨论,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及小组合作,基本能说出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转换方法,教师可简单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说一说0时、12时、24时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简单说一说24时记时法的好处。这样一来,重难点变成了多个小点,学生自己就能轻而易主搞定。

三、解决问题应运用多媒体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

在接下来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选取了丰富的生活场景,有的安排非常巧妙,但却在部分场景的选择时,忽视了贴近学生生活,如:水西门站牌,换成汽车东站站牌。就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四、多媒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从古代记时法到现代的记时法的发展过程,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知识提供了动力,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容量大、跨越时空长的特点。

总之,如何运用多媒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课题。

猜你喜欢
时记彩条钟面
正确的钟面时间
接着画
一只玩具熊的心灵独白——评高源的《一只熊的时记》
《一只熊的时记》创作谈
一只熊的时记
彩泥变变变
——西瓜
彩虹风铃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
大班装饰活动:创意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