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陆斡镇覃李小学 覃寿庆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的统称。所谓规范,就是规则和标准。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
我校居住在一个穷山避壤的村庄小学,穷困潦倒的生活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绝大多数务工人员把子女留在家里,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乃至其亲戚朋友照看。这些孩子当中有些学生因目睹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而早早地成熟期起来,所以加倍努力地学习,表现得更加独立、自主和上进,但更多的则表现为严重的性格缺陷和行为偏差,尤其在行为习惯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时间观念淡漠,随意性大;纪律观念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不爱学习,特别贪玩;缺少礼貌,磨蹭马虎、自私任性、孤僻胆小,卫生习惯差等不良倾向。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一生。这些坏习惯的出现,导致学生成绩较差。
师生要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通过对他们强化训练,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就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多数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
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教育者的身边,并且比学生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地视班主任老师为学习的楷模,它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例如,在劳动课中,班主任应当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在教育学生时同样要提高自己,认为老师只是教育学生,忽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律己”和“垂范”,这样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做到对学生的“身教”。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育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装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思想品德教育是贯穿于各学科教学的,我们要充分挖掘、寻找教材内容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如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语文课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描述有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部分找出来,加以分析理解;音乐课上,在音乐欣赏、解读歌词、了解创作背景中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思品课结合有关课文辨析、导行……通过各学科渗透,使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深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加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
学校把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日程。我带领同学们学守则、提要求、订常规,制定好习惯养成的班级计划:(1)早晨到校时要和老师同学相互问好;(2)自觉上好早自习,珍惜时间;(3)认真做好两操,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4)课桌里的学习用品排放整齐,不在教室上课时桌面应保持干净,没有书本、文具用品等物;(5)课间文明休息,走路轻声,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6)保持教室地面整洁,课桌里无废纸屑。(7)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好习惯养成计划订出后,对学生的习惯养成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家庭是抚育孩子的摇篮,既是孩子的第一社会环境,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更是尤为突出。
人一旦失去了良好的德育行为规范,就等于失去了人生的目标。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家访等渠道,一方面使家长了解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对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家庭来了解学生在学校以外的一些行为习惯,从而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归根结底,教育就是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习惯。”学生只有懂得了这些道理,才会自觉地去遵守,使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总之,学生的行为规范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我们不能奢望短时间就把学生身上的坏毛病统统改掉。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养成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己为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必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