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应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有效性

2018-03-04 09:12德庆县孔子中学龙吉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5期
关键词:喷泉化合物课程标准

德庆县孔子中学 龙吉全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指在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关于一些重要元素和有代表性物质的存在、性质、用途和制备等方面的知识,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以来,高中化学教材中必修1的三、四章,必修2、选修5的有机化学,都直接涉及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所占比例较重,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效果都不理想,高一学生学起来难记易忘,能记的也记不牢,导致课堂听讲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那么,如何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并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是一线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应该深探的问题。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在不断对比,实践了诸多教学方法后总结出:将“问题式”教学应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效性论证如下:

一、理论指向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统一

问题式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来的,它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它强调以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为主,让学习者置身于“问题”之中,使“学习”和“任务”“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新课程标准则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角度出发,强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设计也力求关注学生在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尽可能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实质就是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让“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此说明,问题式教学的理论指向与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完全吻合。

二、实施可行性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内涵相统一

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所选取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主要依据是:(1)为学生提供形成化学基础理论和概念有关的感性知识;(2)学习一些以与生活和生产实际有密切联系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3)反映现代化学以及化学工业新成就的一般知识。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其基础性具体表现在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材料制造、能源利用、卫生保健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普通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而且元素化合物知识总是从具体的物质入手展开讨论,能为学生提供感性的素材。

根据上述依据及其基础性,保障了问题式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自身有足够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教师或基础好的学生能进一步延伸问题,学生也能够通过集体讨论、实践、推理去解决问题,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也充分体现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涵——可观察性、可感知性、可实践性、可思维性和可推理性,两者相得益彰。并且,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启示者或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三、问题式教学与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相统一

1. 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统一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多不多,实质就是课堂教学有效问题。

不同的班级,学生总体的层次不同,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有广度、深度上的差别,能适合各种类型的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最终把问题解决,才谈得上教学的有效性。而问题式教学是围绕问题展开,对象是学生。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置,灵活性、多样化非其它教学方式能比拟。如学习氨气的性质,进行喷泉实验,从实验的设计,装置,原理,再延伸,都可以提问方式教学,实例,城市的喷泉是依靠什么力量实现了喷泉?接着,教师引导提问,氨溶于水体积比为1:700,说明什么问题?能否一样实现喷泉呢?(层次加深,部分学生能立即答出)可以的话怎样设计实验?(更高层次,大多数根据课本示例答,少数学生有创新,不完整)教师讲述实验原理后演示实验,最后,再把问题延伸(课后思考),学了那么多种气体,除了氨能在水中实现喷泉,其它气体可不可以,是否也用水呢?这样,一个喷泉实验,就可以面对全体学生提出了不同难度,有多个思考角度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再者,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愉快的、不自觉的掌握新知,解决不了问题的学生也能反馈出自己的存在问题,便于教师控制学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与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相统一

人们“学习”动机的引起及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不管是出于好奇,或出于需求,或纯粹的兴趣,都源于心中产生了“正待解决”的问题。

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求知欲望大,对问题的敏感度高,会促使他们积极地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再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学习目的也就达到了。 “棉花滴水着火”,说明棉花里藏有能跟水反应的物质,该反应还需是放热反应,棉花才着火,到底是什么物质?好奇心肯定促使学生必须弄清楚以上问题,教师再告诉学生加的是“过氧化钠”时,学生的印象就深刻得多,记忆效果也提高了。又如两张观察不出区别的滤纸,分别拿到酒精灯上灼烧,一张立刻烧成灰烬,一张没有破损,随着学生们的一声“咦,奇怪!”在他们心底的谜团就非解开不可了。这时候再揭开谜底,效果是事半功倍,学生们已经牢牢记住硅酸钠的防火作用了。

综上所述,论证了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采取以“问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出发点在于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更快捷途径,尽量充实“知识沼泽”,有效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当然,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一线教师为之不懈努力,永不卸弃的课题!

猜你喜欢
喷泉化合物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可乐瓶里的“喷泉”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为什么鲸的背上有“喷泉”
音乐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