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降血脂中药的研究进展

2018-03-04 08:21刘淑萍张志芹刘桂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罗布麻何首乌沙棘

刘淑萍,张志芹,刘桂云

(德州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大大增加。目前公认的最有效并广泛应用的西药是他汀类和贝特类及烟酸类,而他汀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脏损害,贝特类及烟酸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相对于西药来说,中药中有降脂作用的品种多,作用机制各异,同时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随着中药制剂技术不断更新以及越来越多的学者热衷该方面的研究,开发纯天然的调血脂中药及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1 单味中药调节血脂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很多中药都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如人参、决明子、大黄、泽泻、何首乌、罗布麻、沙棘、红花、蒲黄、山楂、银杏叶、薤白、茵陈、绞股蓝等[1]。

1.1 人参

《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人参有抗疲劳、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是重要的滋补品。人参的有效成分多达几十种,但含量最多的是人参皂苷。《名医别录》记载人参能“通血脉”。研究证明[1],人参皂苷能明显加速大鼠血液胆固醇和血浆脂蛋白的生物合成,并且加快血液胆固醇的分解。这种双向调节作用可以促进高脂血症患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

1.2 泽泻

泽泻为常用的化湿药,有利水、渗湿作用,作为中医常用的调血脂药。泽泻中主要成分是四环三萜及其衍生物泽泻醇类化合物。徐飞等[2]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泽泻醇类化合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1.3 决明子

决明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蒽醌类、萘并-吡喃酮、脂肪酸类等。实验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决明子可有效阻止血液中总胆固醇上升,从而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

1.4 何首乌

何首乌性味苦寒,具润肠、通便、补肝益肾、补精血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磷脂类、酚类和黄酮类等。何首乌的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在蒽醌类成分具有明显导泻作用,从而抑制肠道对脂质的吸收,加速胆汁酸从肠道排出,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从而发挥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3]。

1.5 罗布麻

罗布麻又名野麻、茶叶花、红柳子,是一种稀有野生植物。罗布麻在我国多地区有生长。罗布麻的主要成分为总黄酮化合类(槲皮素、芸香甙类、黄酮甙类)、有机酸类化合物等。研究表明,罗布麻能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4]。

1.6 沙棘子

沙棘子是沙棘的果实,沙棘子中含有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亚油酸、黄烷酮、肌醇等多种成分。维生素E和亚油酸均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何跃生等[5]通过对高脂血症大鼠喂食沙棘叶提取物,实验结果表明,沙棘叶提取物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7 山楂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有机酸。实验表明:黄酮类能够明显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

1.8 大黄

大黄味苦性寒,主要成分有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蒽醌衍生物。蒽醌衍生物通过导泻作用促进脂类排泄,它能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王志旺等实验研究表明,大黄可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1.9 绞股蓝

绞股蓝味苦微甘,性凉,富含活性成分七叶胆皂苷、黄酮、多糖等,通过清除血液中的多余脂肪,使血液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张妮等通过对高脂血症大鼠研究发现,绞股蓝能够促进脂质代谢,抑制过氧化物产生,拮抗内皮素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从而降低血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1.10 银杏叶

银杏叶为银杏科落叶乔木植物银杏的干燥叶,含有甾醇、异白果双黄酮、白果双黄酮等成分。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证明,它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

1.11 薤白

薤白为百合植物小根蒜、藠子、长梗薤白或天蓝小根蒜等的鳞茎。味辛苦,性温。主治胸痹心痛、胸闷等。其主要含有腺苷、胸苷、挥发油等成分。实验研究表明,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调节血脂的功效,尤其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功效比较好,而且能有效降低血清中的过氧化脂质含量[6]。

1.12 红曲

红曲性温、味甘,具有活血化瘀、消食降脂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红曲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现在常用的他汀类调血脂药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等均是体内胆固醇合成酶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红曲及其与其他药物组成复方对血清总胆固醇的降低有明显疗效[7]。

2 中药调节血脂的途径及现代药理机制

中药调血脂药物种类多,作用途径多样,有的是通过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吸收脂质;有的是抑制胆固醇合成,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生产,还有的是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在分子水平力求通过科学方法来分析具体中药的哪种成分作用于细胞或分子水平的哪个靶点来发挥调血脂作用。如王春英[6]的研究表明: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TSG)为中药何首乌的主要成分,通过比较TSG单体成分与含相同量TSG的何首乌总提物(有效部位)的降血脂作用,确定TSG为何首乌降血脂的药效物质基础,为TSG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蒋芦荻等[8]通过对中药对“葛根-山楂”“山楂-丹参”“丹参-何首乌”等的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中药调血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 A reductase)、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Niemann-Pick C1 like 1(NPC1L1)3个关键降脂靶点,协同增效。

3 结语

中药调血脂具有历史悠久、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为大力发展我国中药事业,让中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指导方针,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和规模发展。但目前中药基础研究落后,创新能力差,外界对中药用量科学性、安全性存在质疑,加之中药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等,因此国家除了要重视中药品种的保护,从种收、储运、使用等方面加强规范化管理,强调中药制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外,还应该鼓励对中药成分的确认和作用靶点的研究,加大这方面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得到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中药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红.中药调节血脂研究概况[J].药学实践杂志,2007,25(2):73-77.

[2]徐飞,于慧,陆彩,等.泽泻醇类化合物调血脂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5):451-455.

[3]梅雪,余刘勤,陈小云,等.何首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6,39(1):121-131.

[4]韩彦彬,杨俊峰,赵鹏,等.罗布麻茶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9):2154-2156.

[5]何跃生,于云,曲树明,等.沙棘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血脂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5):144-145.

[6]王春英.何首乌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的降血脂作用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08.

[7]王玲,吴军林,吴清平.红曲降血脂功能的研究及应用概况[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8):387-389.

[8]蒋芦荻,贺昱甦,陈茜,等.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高频降脂药对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2413-2419.■

猜你喜欢
罗布麻何首乌沙棘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沙棘颂
新疆野生罗布麻开发利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沙棘在西藏的发展前景探讨
罗布麻无性繁殖和育苗移栽技术
沙棘产业的直销之路
罗布麻资源研究进展及其保育与开发利用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香菇何首乌降血脂
制何首乌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