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旋(山西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13)
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特别是学业压力、经济压力、环境适应、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正确认识和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教育,对他们今后学习成长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作用。学校体育赛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独特作用,它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及效果是其它任何方法和手段所不能替代的。高校教育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能力强,更应“以人为本”,以培养一个思想和身体都健康的人为理念,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生理功能的健康发育,还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学校体育赛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分析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访谈法:通过对老师和大学生进行访谈,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体育赛事在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功效;
(3)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结合所得进行逻辑分析。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更快更广,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更多,思想更加复杂化。面对着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经济的压力、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甚至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失去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与评价。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稳定的动态过程。进入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集体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差异,部分大学生由于离开父母,失去了家庭对他的约束力,加之高校粗放式管理,由于独立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对新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等不适应。便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嗜好,如吸烟、酗酒、沉迷电子游戏、饮食不规律等,这些因素都很容易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考入大学。一部分学生家庭并不富裕,生活也比较普通,而社会上各种诱惑的冲击,各种浮躁的生活方式都影响着同学们,一部分性格敏感的农村学生就会产生一些复杂的心理。不法分子趁机利用大学生想赚钱的想法,进行电信诈骗,传销,校园贷等不法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心理上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容易产生消极、颓废的学习倾向和生活倾向。
大学生初入校园,渴望交往,渴望有很多的朋友,渴望不断拓宽自己的人际范围。然而,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人与人之间总存在隔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
大学生已进入感情成熟期,性生理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对感情的接触也是刚刚开始,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确的行为。
进入大学生活后,相对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完全不同于高中的学习方式,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课程多,学习时间短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大多数学生在考试前临阵磨枪,精神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就相继出现了。临近毕业的学生,显得盲目和从众,缺乏选择的主动性,没有找到工作,挂科较多,绩点较低的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就有可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高校的体育赛事,不仅让大学生们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学习中的紧张、生活中的不快提供了倾诉和缓解的对象和场所。各种体育赛事作为大学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学校各项体育赛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团体性比赛以其激烈的对抗和竞技抗争的形式吸引着学生们参与,由于竞争激烈,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参与者的身体机能、技术和心理能力,而且还需要参与者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相互理解,才能战胜对方。学生们为自己代表的学院拼搏争夺荣誉,也需要参与者的集体荣誉感。因此,通过这类体育赛事可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善于与人协作共事的团队精神。
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极富激情的体育比赛,对其身心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既可提高心肺功能,延缓疲劳的出现,同时又得到休闲娱乐,这对减轻学习压力有很大帮助。体育锻炼作为消除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同时它也可以降低肾上腺素受体的数目或其敏感性。
参与比赛能让人的大脑获得充分的氧气,消除大脑疲劳,从而改善人的智力。焦虑症患者往往由于内心的紧张和不安,造成思维混乱,逻辑性变差,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如果选择参加一些可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心理功能的项目(如跳绳、轮滑),就能使大脑供氧充足,脑细胞功能增强,从而有利于人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适宜强度有规律参加锻炼的人,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较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情绪也得到一定改善。
学校体育赛事作为学校的常规活动,一般包括每年一届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都是整个学校的一场盛会,学生基本全部参与其中,从队员到啦啦队还有后勤人员全部由学生组成并且参与。大型的团体活动能够便利的潜移默化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要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首先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把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体育比赛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太极拳团体比赛、校园公益跑等体育活动,可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其强迫症症状;开展足球、排球、篮球等体育比赛,可使人际关系融洽,消除其人际关系敏感的困扰;开展毽球、健美操等娱乐性较强的比赛,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项目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
要充分利用开展体育比赛的机会,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有利于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会给大学生心理调节带来积极影响和原动力,对提高大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他们逐步摆脱妒忌、自卑自傲等不平衡的心理,潜移默化地施加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心理影响,体验到高尚的体育情绪,保持和促进大学生良好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体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桥梁作用,对大学生改善情绪、培养意志、人际关系和谐、自我认识正确、行为适度和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都起着一定的影响。通过体育赛事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克服和减轻心理障碍,调节和治疗心理疾病,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可行的。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针对性的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比赛,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适应不良、心理障碍及各种危机提供辅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1]韩文星.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
[2]凌华,陶意敏.浅析高校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
[3]李家仿,田聚群.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
[4]卢刚.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
[5]殷海涛,郭滨.运动干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3).
[6]张华君.论大学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