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第一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8-03-04 03:43杨淑兰李玲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间师生体育

□ 杨淑兰 李玲(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1、前言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多年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耐力、爆发力及肺活量素质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大,学生得近视的人数逐年增加,身体健康状况得不到改善。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参与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够是其主要原因。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教育部于1999年决定将大课间活动提到大课间活动课的第一层面,列入课程计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并于同年正式将课间操改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本文通过对贵阳一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提出相应对策。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贵阳市第一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贵阳市第一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项目和形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贵阳一中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较有特色,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参与度较高。高一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在小田径场内划分的固定区域开展不同体育项目,例如跳绳、踢毽子、呼啦圈、飞盘、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等,并由班主任和值日体育老师监督完成。高二年级以年级为单位在教学楼下广场集体跳中学生花球啦啦操两遍,由学校健美操老师领操、指导,但啦啦操动作较机械,缺少啦啦操的律动,人员站位密集,动作伸展不开,活动前后没有跑动项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高三年级以年级为单位,围绕教学楼周边硬化路面进行跑操,距离接近800米,由各班体育委员带队跑,并有各自的口号,但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多样性。

通过随机访谈,了解学生一周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次数为4次,每次参与时间为20分钟;学生普遍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较为重要,但整体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了解程度不高;他们比较喜欢以兴趣小组为单位或个人自由活动的形式来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喜欢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包括球类(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体育类(丢沙包、呼啦圈、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新兴体育项目(轮滑、飞盘、健身球等);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从未被挤占过,遇到恶劣天气时,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在室内自由活动;学生认为影响他们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有:作业太多、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认为体育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学生父母基本完全支持他们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普遍认为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非常好。

3.2、场地器材现状、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使用程度和时间安排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贵阳一中体育设施和场馆相对齐全,高一各班开展特色项目均有各自的器材。但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场地利用程度不够,因地制宜差,只使用离教学楼较近的小田径场、升旗广场和教学楼下路面,学校大型室外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室内体育馆和体操房等大量场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期间处于闲置状态。通过教师访谈得知,贵阳一中是一所人数众多的高中,表面上看似该校体育场馆和器材充沛,然而真正平均供给每一位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还是远远不够,同时也反映了贵阳市其它表面上就非常稀缺体育场馆和器材的中小学,要想给与师生参加体育活动充足的条件简直是天方夜谭。

当今中国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体现的是从以前课间操的10-15分钟增加到25-40分钟的特点,然而该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连同上下楼梯和集合组队总共只有20分钟,且贵阳一中又是近6000人在校学生的高中。人员密集和时间过短是导致场地得不到充分利用的主要原因,应该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时间加长到30-40分钟。

3.3、师生全员全程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程度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在制度和人员要求上是师生全员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也是以全体师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得到锻炼为首要目的。面向全员,打好基础,是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核心,特别是教师同时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促进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必备手段。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贵阳一中只有极少部分教师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其中,部分教师只是旁观、监督学生完成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领导和其他任课老师以及职工甚至完全没有参与其中。在场观摩发现,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并且热情度较高;高一年级开展的是班级特色项目,存在部分学生处于静止观看或小范围活动现象;活动前后集合时间过长,真正活动的时间较少,先集合的学生没有先动起来,流失了更多的活动时间,没有起到真正的锻炼效果。说明该校师生全员全程参与程度不足、积极性不高。

在原有项目和开展形式的基础上,可以将全员教师融入到各年级活动中去;高一年级可以在集合前后加上原地踏步或兔子舞等,全体集合完毕便展开班级特色活动,特色活动结束集合后有必要加上放松活动,边放松边调整队伍等待解散;高二年级可以通过跑操的形式把队伍带到大田径场排队进行啦啦操的活动,场地宽敞,便可加大动作幅度、节奏,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效果;高三年级进行完校园跑操之后合理分配到各体育馆、篮球场开展班级特色项目,不但真正起到锻炼的效果,达到以学生为本的目的,同时满足高三学生因学习紧张而又渴望得到适当室外活动的欲望。

3.4、学校重视程度和社会关注焦点

通过访谈部分体育教师和个别班主任,发现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组织管理上还存在不足;其中一位老师特别提到社会关注度的问题,在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是升学率而不是学生体质健康和素质发展,包括教育局、家庭、学校领导以及师生自己。

经分析,认为时间是影响师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贵阳一中是全省重点中学,绝大部分学生入校的唯一目标便是高考取得好成绩,考个985、211工程院校,大家看中的不是学生的体育成绩有多好、运动技能多强,而是每一届能有多少学生考取重点院校。查看学生课程安排表发现,学生除了20分钟早读外,上午还要上5节40分钟的课。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学生被迫失去该有的体育锻炼,更难保证充足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科任老师在高升学率的压力下不断给学生布置作业、补习落后功课,没有更多时间放任学生自由活动,更别说亲自参加体育运动。

3.5、大课间体育活动宣传介绍、舆论造势情况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求时间到位、内容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到位、器材到位和安全到位,它的思想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点为指导。即以“健康第一”为中心,以学生为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彰显体育,确保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

师生访谈结果显示,他们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知程度不深,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能认知上还停留在课间操时代,传统的课间操重在调节学生的智力功能,而大课间体育活动实际上已经拓展为了健身和育人功能。大多数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都是为了缓解紧长的学习压力或娱乐玩耍,学生整体认为目前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开展得非常好了,没有更多的建议和要求。甚至有体育教师认为: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当成体育课来安排,要求学生要学得技能并且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是不对的;而认为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多的只能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通过走出教室参与活动是为了放松身心。说明该教师自身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完善,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认识过于单一。从这些调查结果来看,该校师生观念有待转变,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宣传介绍和舆论造势的缺失需及时填补。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1)贵阳一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较有特色,内容较丰富,学生参与度较高;但组织形式相对单一;

(2)贵阳一中投入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够,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不够圆满的主要原因;学校场地器材相对齐全,但利用率不高;

(3)师生全员全程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4)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组织管理不足;社会关注焦点不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上而在全校升学率;

(5)大课间体育活动宣传介绍、舆论造势缺失。全员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知程度不够,思想观念停留在课间操时代,阻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和育人功能的发展。

4.2、对策

(1)现有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有待再开发;

(2)加长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投入,提高场地器材利用率势在必行。减少学生室内上课时间,减轻学习任务,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场地设施,扩大学生活动范围,增加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3)积极调动全校师生全程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

(4)加深学校的重视程度,加强组织管理,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管理网络和机构;重视师生身体素质、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参与体育运动习惯;转变社会关注角度;

(5)及时填补宣传介绍和舆论造势的缺失。制定师生学习、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纲要,开发大课间体育活动乃至体育知识学习网络平台,要求师生全员关注并学习等,转变师生观念。

[1]李小伟.2010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发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喜与忧[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2]教体艺.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EB/OL].2005.

[3]周凤施.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6).

[4]胡晓南.杭州市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课间师生体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