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杨(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游泳运动是人体在水中凭借肢体动作与水发生相互作用力而进行锻炼的一项体育项目。经调查表明,在所有体育项目的锻炼中,游泳运动是对人体各个关节及韧带伤害最小的,是在所动中产生伤病几率最小的一种运动方式。游泳运动虽然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有较高的难度,但价值却是十分巨大的。一旦发生洪涝灾害等险情,游泳者不仅可以开展自救,同时还能营救他人,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求生技能与逃生手段。游泳运动也是一项非常全面的体育运动,在人体的锻炼中能够起到综合性的作用,对人体的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的健康均有十分显著的提升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力开展游泳运动,对于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艺术素养、人文内涵、整体素质、道德水平、创新能力、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其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体魄。因此,高校应深刻认识到合理开展游泳运动的重要性,努力克服当下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游泳运动是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同时还兼具很强的娱乐功能,可以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消解因学习而产生的疲劳和厌倦情绪。19世纪中叶,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出现了近代游泳,并且逐渐发展与传播。1896年,希腊举办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就已经把游泳当作了一项正式比赛项目。而具备竞技性质的游泳运动传入我国时,已经是19世纪末期了。最早在广州、厦门、上海等地流行,但是竞技程度较浅、水平较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游泳运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运动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场地不断扩大、专业器材日益规范、教学训练日益科学化,逐渐走上了专业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广泛关注。
积极参加游泳运动,不仅可以使肌肤与水亲密接触,保持肌肤的光滑与弹性,同时还可以沐浴在阳光之下,充分吸收日光的能量,强健骨骼,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对人体极为有益。经常参加游泳锻炼,可以显著提升人体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的健康水平,使呼吸、消化、内分泌系统的机能得到显著改善,有效塑造形体,使身体保持匀称与美观,使精力保持充盈,从而能够有效应对学习与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游泳运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生存技能,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的结晶,如果要问世界范围内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体育运动是什么,那么游泳运动一定是其中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化,高校合理组织开展游泳运动,有利于学生在体育领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免疫力,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运动理念,对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道德水平、创新能力、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提高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展了游泳运动,但游泳运动无论是在教学观念、教学手法还是教学实践上,都与普通学科存在极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对游泳运动教学的定位在认识上普遍存在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校都把游泳运动当作一项竞技项目来看待,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技术要领、动作是否规范、并且只关注学生的游泳速度及成绩,把学生的运动速度及成绩作为评判游泳运动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却忽视了对学生游泳运动人文内涵的培养及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游泳学习的质量与水平。当前我国高校在游泳课程的设置上,普遍只教授各种游泳动作,甚至有一部分高校只教授蛙泳这一种动作,根本涉及不到自由泳和仰泳等,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学生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高校只重视讲授动作要领,一味地进行灌输,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了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从而产生懊恼、悲观和沮丧的情绪,甚至对游泳运动产生抵触,从而使得整体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游泳理论的掌握也是学好游泳的关键,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游泳技巧和动作要领的理解。但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对游泳理论的教育不够重视,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对游泳理论的教学也过于浅显,缺乏应有的深入,只是潦草和敷衍地讲授一下游泳运动的基本原理,对学生健身意识和游泳科学方法的培养却不以为意。这也导致了游泳理论的教学缺乏实用性、过于空洞,缺乏实质性的内涵,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的游泳训练。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游泳教学课程仍然沿用教师枯燥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示范动作——学生呆板模仿的模式,这样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势必会使学生丧失对游泳运动探索的热情,并且这种直白、简洁的教学手段也无法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致使一部分学生对课上学到的知识容易忘记,无法产生牢固的印象。
在游泳教学的方式上,大部分高校较为死板、僵化,普遍采用动作技巧讲解、入水前的热身与下水练习这三个步骤,缺乏课程内容的有效创新,无法真正合理地设计编排教学内容。由于游泳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导致了部分高校教学观念较为保守,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使学生对游泳学习感到索然无味,缺乏真正的学习兴趣。
当前我国高校游泳课程教师有的是由其他体育教师兼任,有的是退役运动员,有的是从事体育训练的健身教练,不仅在数量上极度短缺,而且在质量上也不够专业,所以导致了当前游泳课程中教学手法单调,教学模式死板、僵化,教学效果较差。大多数教师并非专业出身,因此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都了解的不够深入。许多教师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思维,无法大胆创新,无法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当前我国高校游泳教师也极少参加定期培训和会议学习,无法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极易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一味地生搬硬套,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因而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了游泳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是开展游泳教学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是合理规划教学目标、妥善安排教学进度、合理解决教学问题的基础与保障。当前,随着高校学习游泳运动的大学生日益增多,现有的游泳场地和游泳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需求。部分高校的游泳场地偏小,教学设施陈旧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高校的游泳教学质量。
游泳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竞技,二是健身。当前我国很多高校过分注重学生游泳运动中的竞技发挥,而忽视了游泳运动强健学生体魄的作用。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游泳运动对于学生身体机能的锻炼作用,高校体育教师应主动扭转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主动革新教育方法,大胆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改善教学方法,应将游泳运动的人文内涵和健身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游泳运动的巨大意义。教师应秉持“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生的游泳课程中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与要求。
高校游泳教学应多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入,应恰当地将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渗透到游泳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相关的资料视频,上课时给学生进行播放,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游泳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师资水平是提高游泳教学质量的前提。为了不断提高游泳教学质量,高校应大力重视师资水平,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及讲座,为游泳课程教师普及最新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高水平人才的引进,注重引进人才的科研水平,从而实现“教学—科研—实训”的协调发展。
当前,有部分高校的游泳场地和游泳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和锻炼的需要,部分高校存在游泳场地偏小、教学设施陈旧缺失的现象。这一问题的产生,源自于高校对游泳运动的开展不够重视、对相关设施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因此高校应对游泳运动的开展及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游泳运动场地建设,解决配套的游泳教学设施陈旧缺失的现象,从而不断完善游泳教学的基础,提高游泳教学质量。
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高校的游泳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部分也缺乏创新,科研方面存在欠缺,而许多高校对游泳教学的质量也不够重视,缺乏应有的经费投入。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努力探索解决路径,从而使高校游泳教学的质量能够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