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康,单丽君
(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 东阳 322100)
本文主要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现作如下报道。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600例不伴有房颤的老年原发性的高血压疾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上述患者均经过精确诊断,其中563例患者是男性,37例患者是女性,患者的年龄均在59岁到8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82.24±2.38岁。在患者的随访期间,根据是否有新发房颤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70例房颤组患者和530例房颤组患者。
1.基线资料[1]。心内科医生通过统一的标准来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主要包括降压药物的应用、基线的疾病史、心率、血压、饮酒、吸烟、体质量、身高、性别、年龄等情况及相关的实验室指标。随访时间应不少于半年,随访的平均时间是(39.62±11.51)个月。
2.患者动态血压的监测[2-3]。通过德国Mobil-O-Grapgh型动态血压的监测仪来测定患者基线的动态血压。将袖带系在患者的左上臂上,在早上七点至晚上九点期间,每隔三十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在晚上九点至第二天早上七点期间,每隔1个小时测量一次血压,24小时内,血压的有效测量的次数应不小于9O次。记录动态血压的相关参数:计算血压变异性。
3.超声心动图测定 。检查患者基线状态下的超声心动图的指标,测量患者舒张期的后壁厚度、舒张期的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的舒张末内径,根据Decerux公式来计算出左心室的质量指数,左心室肥厚的标准:男性大于125g/m2、女性大于110g/m2。
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基线期血压的变异性和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指标以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使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应采用t检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应采用回归分析。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基线心率、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的功能低下、外周的动脉疾病、钙拮抗剂、慢性阻塞肺病、ACEI/ARB、利尿剂、β受体的阻滞剂、肌酐、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酸、TC、HDL-C、TG、LDL-C指标经比较P>0.05。
房颤组中脑出血、冠心病、年龄大于75岁、NT-Pro BNP量、心脏植入永久性的起搏器等的患者比例均较非房颤组显著升高,而饮酒、吸烟、体质量指数等患者的比例均非房颤组显著降低,经数据分析P<0.05。
房颤组患者24小时的舒张压显著的低于非房颤组患者,而24小时收缩压的变异性明显的高于非房颤组患者(P<0.05);其余指标,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见附表)。
附表 基线期血压的变异性和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指标对比
心脏植入永久性的起搏器、脑出血、24小时收缩压的变异性是老年原发性的高血压疾病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及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患者的常见心血管疾病[4]。随着近年来动态血压监测的广泛使用,血压变异性成为了指导临床患者应用降压药物和评价靶向器官损伤。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为房颤和血管栓塞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本研究发现:(1)房颤组中脑出血、冠心病、年龄大于75岁、NT-Pro BNP量、心脏植入永久性的起搏器等的患者比例均较非房颤组显著升高,而饮酒、吸烟、体质量指数等患者的比例较非房颤组显著降低;(2)房颤组患者24小时的舒张压显著的低于非房颤组患者,而24小时收缩压的变异性明显的高于非房颤组患者;(3)心脏植入永久性的起搏器、脑出血、24小时收缩压的变异性是老年原发性的高血压疾病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总之,收缩压变异性的升高为老年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独立性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