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与康复训练冶疗脑出血偏瘫52例临床观察

2018-03-04 06:47王学建汪志峰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电针偏瘫康复训练

王学建,汪志峰,陈 杨,钱 明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0 引言

脑出血是传统医学“中风”的一种,是神经外科急症之一,属于临床常见病,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状态,即使经积极抢救后意识功能优势改善,大部分患者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瘫的后遗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影响着生活质量[1-3]。目前对于脑出血后偏瘫后遗症的治疗有药物、针灸等多种治疗方式,但是各种治疗方式疗效不一[4-8]。目前电针治疗及康复训练对于脑出血后偏瘫后遗症存在治疗效果已有报道[1-2,4],但是两者治疗效果的差异却鲜有报道,本文针对两者的治疗效果加以研究。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针治疗与康复训练并探讨对于脑出血偏瘫的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双盲分为电针治疗(n=26)与康复训练(n=26)。其中电针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6~68岁;康复训练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38~7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经CT或者MRI检查证实存在颅内出血。

1.2 治疗方法 康复训练组:按照常规处理,包括消除脑水肿、减轻颅内压、抗感染、改善脑循环,如达到手术指针予以手术治疗。待病情稳定,接受常规物理治疗,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实施时,针对不同程度的障碍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具体的训练措施包括:①坐位、站立位、跪位平衡训练;②患腿肢体自如控制训练;③步态训练:训练站立平衡和体重向侧方、前后转移,向前、后迈步,向前行走、转身;侧方行走;交叉步行走;④重心前后、左右转移训练。

电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偏瘫加以电针治疗:在患肢上取合谷、外关、风市、环跳、足三里及太冲等穴位,给予常规消毒后使用1.5~3寸针进行针刺,以患者感受触电感及麻肿感为有效,提插补法;针刺后用疏波0.8 Hz,0.3~0.6 mA,以肌肉出现轻微抖动为宜,1次/d,30 min/次。

1.3 评定方法 采用卒中生存质量表(SS-QOL)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定[9],采用运动功能评价表(MAS)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定[10],采用生活能力指数(BI)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8,1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电针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提示电针治疗不仅能改善偏瘫患者的站立行走功能,而且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表1 两组患者SS-QOL、MAS及BI评分比较 (n=26,x±s)

3 讨论

脑出血是常见急症之一,病情突发,起病急,病情危重,虽经积极治疗,多伴有偏瘫等后遗症。因为脑出血最常见于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多发,容易导致偏瘫症状。而脑出血后偏瘫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负担[12-13]。 一直以来,对于脑出血后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对于偏瘫的治疗,主要包括针灸、电针、高压氧、康复训练、药物等多种治疗措施,促进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康复[14]。

脑出血后损伤区域的脑组织坏死,功能缺失,导致相应功能区的障碍表现,因脑出血以高血压性的脑出血常见,高血压导致的出血以基底节区占大部分比率,出现偏瘫、偏盲及偏身感觉障碍等临床表现,而脑组织坏死后不能再生。目前有研究认为[15]脑组织内神经结构复杂,细胞间轴突连接,在受到损伤甚至坏死时,可以自行功能重组及重塑,从而逐步代偿及恢复神经功能。当脑出血偏瘫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病变区域的脑组织水肿逐步消退,血肿分块吸收,颅内压趋于正常及未损伤或者部分损伤的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后,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再次重组及恢复代偿功能,大脑功能得以获得恢复的可能。目前的中西医治疗方式主要是促进脑水肿的尽快好转及周围未坏死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代偿功能。

针灸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偏瘫治疗存在肯定效果。针灸治疗传统认为通过腧穴的经络刺激来调整机体的阴阳和气机可以疏通经络,气血循环,恢复正常的脉络气血[7]。针灸主要用以刺激痉挛肌肉和平滑肌结构,可以改善肌力功能,还可以作用于肌萎缩的治疗。研究[3,12,16]认为,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扩张终末微小血管,改善脑细胞组织的血液供应,激活神经元细胞的功能,同时可以刺激周围肌肉的神经支配,从而改善肢体肌力等作用,而肢体肌力的改善及活动的刺激又可以进一步反馈性促进颅内神经功能的代偿及功能的恢复。因此,针灸疗法具有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失和再塑周围神经功能的作用。此外,该方法还能有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其余功能的恢复,包括肢体感觉的恢复。

康复训练治疗则是利用患者自身障碍肢体或者正常肢体的功能刺激,促进受损肢体功能的恢复,其原理包括对于损伤肢体肌肉活动的刺激从而保护及改善肢体肌肉功能,同时可以反馈地刺激中枢神经功能。根据脑的可塑性原理,利用脑组织功能的适应能力,在结构与功能上不断改善自身,适应损伤并缺失的脑功能,使功能缺失有恢复的可能,而康复训练通过反复的运动刺激不断强化神经接触的递质传递功能,激活或者再次建立新的接触网络,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通过对患者开展教育及训练,进行科学的管理,设计合理及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从社会、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树立患者坚定的信念,适应并再次融入社会生活[6,18]。

虽然电针及康复训练对于患者均具有治疗效果[12,14,19],但是目前对于电针及康复训练的效果缺乏比较。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52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双盲分为电针治疗与康复训练,采用卒中生存质量表(SS-QOL)、运动功能评价表(MAS)、生活能力指数(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统计分析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电针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治疗不仅能改善偏瘫患者的站立行走功能,而且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较康复训练的效果更为明显。

4 结语

对脑出血偏瘫患者采用电针及康复训练等多种措施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功能恢复,而电针的临床疗效较康复训练的治疗功能更为显著,对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的改善明显,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但是我们的研究病例数尚少,需要临床研究进一步加以验证并研究其机制可能。

猜你喜欢
电针偏瘫康复训练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