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子敏
[提要] 高职教育和物业服务行业蓬勃发展背景下,“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且能同时满足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需求的一种深度型、紧密型校企合作方式,企业文化融入成为影响订单式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维度,详细阐述企业文化融入订单委托培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融入;订单班
课题来源: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有效融合企业文化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号:JG3201406);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试点招标课题:“基于校政企合作平台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编号:ZB320150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28日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且能同时满足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需求的一种深度型、紧密型校企合作方式。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与物业服务行业上市公司盛全物业、龙头企业杭州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等合作开设“盛全物业”订单班和“万科物业”订单班,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订单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一、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现状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和订单企业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确定订单学生数量和培养质量要求,在大二下学期通过面试选定学生进入订单班,经过半年订单培养,在大三实习阶段进入订单企业进行实习、就业。
(一)订单培养类型和特征。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已逐渐从“定向就业型订单式人才培养”过渡到“校企合作型定单式人才培养”,已实现订单培养200多名学生,但“校企合作型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初期阶段。订单培养合作中充分体现了“专业在企业设立实习基地”、“定向就业”、“企业冠名订单班”、“开设专业奖学金”等订单培养的主要特征元素,且在订单培养中注重学生素质和素养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和“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办学理念,改变了传统人才培养方式。
(二)订单培养企业投入。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双方充分互动,人力、物力、财力共投,实现人才共育。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在订单培养过程中,由于企业认知、投入成本等因素影响,合作企业对专业实训设施设备投入较少,主要以开展顶岗实习和接受毕业生为主。企业主要通过参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承担课程实践教学、实习指导等方式参与教学工作。
(三)订单培养管理工作。订单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选派成员成立管理小组,实质订单培养管理工作落实在专业,虽设有管理机构,但由于订单企业重视程度、时间、精力等影响因素,比较重视订单学生选拔和实习、毕业就业的安排,而比较少介入教学质量管理;在订单政策上,学校虽给予灵活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支持,并鼓励有条件专业成立订单班,实现校企共育人才,但也没有实质性管理制度和措施。
二、订单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在和万科物业、盛全物业连续几年合作订单培养中,实现订单培养人才200多名,发放专业奖学金60,000余元,为企业培养出优秀项目经理、主管20余名,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提高20%。校企订单人才培养在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订单培养企业文化融入缺失。订单培养中,企业在合作协议签订前期条款协商和学生顶岗实习招聘时参与和介入较多,且更多的是以发展前景、岗位设置、薪酬待遇等内容方面的宣讲来吸引学生进入订单班,而没有通过企业文化的物化等外化形式吸引、凝聚学生,且订单企业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开展、教学质量管理等环节参与较少,更难以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实训室、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合作,更是难以实现企业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递,从而导致企业文化融入缺失。
(二)订单培养学生离职率提高。通过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订单培养学生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进入订单班是以顺利实现就业为目的,但由于前期企业文化融入的缺失,学生对于订单企业的了解仅限于企业基本情况,对企业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核心层次内容,难以有机会深入认知,因此为达顺利就业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继而进入岗位后,因岗位安排问题、工作地点、薪酬待遇、工作环境、自身能力等各种原因,致使离职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后续订单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订单培养中合作力度不够。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订单人才培养虽已逐渐转向“校企合作型订单人才培养”,但企业教师参与教学较少、订单企业较少对专业实训设施设备投入、没有参与专业建设,订单培养管理也较少介入,只重视实习人才的选聘管理,因此,目前订单培养还仅停留在企业辅助性订单培养阶段;且专业也很难实现对订单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开发”,产学研难以真正实现,还远没有达到校企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研究项目、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参与育人的深度校企合作阶段。
三、企业文化元素有效融入“订单式”人才培养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际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道德操守、行为规范和发展目标的总和,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吸引、凝聚员工的核心因素。订单培养是为了培养更符合企业用人标准和更认同、更具归属感的专业人才,企业文化融入订单培养可以在校内完成企业文化的认知、了解、认同、归属过程,更有利于實现对人才培养的吸引和凝聚工作。
(一)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企业文化,实现制度文化传递。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与订单企业双方从物业服务行业发展实际出发,明确复合型物业人才应是熟练掌握物业基础知识,会沟通、会管理、会服务的“一熟三会”人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把企业制度内容有机融合于人才培养规格,把岗位职责和岗位技能要求融入订单培养素质和能力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准员工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开设物业客户服务、物业服务礼仪等校企合作课程,由企业讲师讲述此类课程,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也通过企业讲师自身展示了企业制度文化,内、外融合地向学生传递企业制度文化,使学生更方便、快速认同和接受企业制度规定,大大缩短学生到员工的转变适应时间。
(二)课堂教学融入企业文化,实现精神文化传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载体,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订单培养方式汇聚了校企双方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可以充分借用企业专家人力资源,通过校内专任教师主讲理论部分、企业教师主讲实践部分的“双主讲”方式,融企业价值观、信念、企业精神等难以通过活动物化的企业文化部分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次授课方式,向订单学生传播企业文化。
(三)教学环境融入企业文化,实现物质文化的渲染。专业实训室是订单培养学生学习、实训时间较长的场所,订单企业可以在订单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训室摆放和张贴便于凸显和传递企业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图片和宣传品,使订单培养学生每天处于企业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企业文化的接受和认同。
(四)专业活动融入企业标准,实现企业行为文化的示范。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载体,也是企业行为文化很好体现的方式。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在订单培养过程中可以根据所需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创新地邀请订单企业教师参与,以课程任务汇报、招投标活动模拟等形式开展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在汇报和模拟过程中能够得到企业的专业点评和亲自示范指导,不仅可以快速帮助学生提升,还能使企业行为文化得到很好的展示。
总之,在高职教育和物业服务行业日益蓬勃发展背景下,以“校企合作型”订单人才培养方式优化物业服务行业的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解决物业服务行业人才短缺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纯奇,俞幼娟.高职订单班教学中企业文化熏陶的探索[J].成人教育,2014.6.
[2]郭李飞.企业文化对“订单班”之班级文化构建的影响[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3]董超.浅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订单班”的瓶颈与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2014.5.
[4]张婷婷.校企合作订单班班级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对接研究之物质文化建设对接初探[J].职业,201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