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人民路小学 邹保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如何处理 “收”与“放”的问题。老师们往往知道应给学生自我展示(含阅读讨论、板书练习和动手实践等)的时间,但在教学实践中总因课时紧张、内容太多、怕对知识讲解有遗漏、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不放心等多种原因,减少甚至取消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和时间。本人在教学中也常常遇到类似的问题。最近的一次课堂教学实践,让我获得了一点体会。
小学数学第10册《长方体的认识》,如按常规备课,应按“复习平面图形?指出面、棱、顶点和角,认识长宽高?按部就班说出长、宽、高??总结板书长方体的特征??学生练习、教师总结”的步骤进行。但这样教的最大弊端是给学生的练习找错的机会太少。学生听后往往似懂非懂,课后继续学习表面积困难重重,书写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错误率仍很高。我觉得根源在于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暴露和纠正问题的机会仍太少。我调整了教学流程如下:
(1)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知道立方体的概念,提出长方体的课题,要求学生讨论什么是长方体?你想知道有关它的哪些知识?(给学生表达和讨论的机会)
(2)请学生拿出长方体给同桌介绍你喜欢的部分和喜欢的原因(让学生有话可讲)
a面、顶点的个数各有多少?面和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b棱有多少条,它和顶点之间有什么关系?棱和棱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手模、眼看、动手拆拼、三围点的组装等,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特征。
(3)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大组交流,教师根据交流相机小结。
(4)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认识长、宽、高。
A、引导观察:利用手中的材料根据这一特点快速装一个长方体框架;
B、指出实物每个面的长和宽,想想与高有什么关系;
C、指出框架中的每个面及面中的长和宽;
D、随意放置实物与框架让大家自由说出他们的长、宽、高;
E、从框架中取出三维点并带上三维棒,让学生分别指出长、宽、高;
F、让学生轻轻闭眼,想象三维棒,将长加长,将宽加宽,将高加高到一定程度的数量,就变成了一个较大的长方体,我们一起钻进这个长方体里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通过上述教学处理,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比前种处理大大增加,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给更多的学生以表现自己思想及暴露和纠正问题的机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这一案例,结合平时的听课教研,我觉得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将带来如下三方面好处: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专注于知识点的讲授,面面俱到,这就容易忽视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表面上看,一节课被讲得全面周到,但学生能否听后就 “全面周到”地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呢?不一定。学生的表现,大大拓宽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更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思考中来。因此我觉得备课时,教师宁可舍弃一些次要的知识点和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是十分重要的事。
备课时,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作出对所讲授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过程的一些估测,然后以这种假想的情况实施教学。但在不同的班级授课时,教师往往会发现自己高估或低估了学生的水平,这样就使教学变得“无的放矢”了。而通过让学生适时进行自我表现,就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来说易于及时调整授课重点和方向,达到“因人施教”和“因班施教”的目的。
一位教师若能经常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友好地交流,他就会经常发现贮藏在学生思想中的许多“思维火花”。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多次表现不仅对老教师非常有必要,对青年教师更显得非常有意义。只要一个教师善于反思,他总能从这样的师生交流中汲取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最终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何才能收到给学生多次表现的好效果呢?我觉得应遵循如下原则:
在问题设置时要做到:强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吸引多数学生参与,难度适中,有较强的思考性。
教师要提高自己对师生交流时的课堂调控水平,要尽可能熟悉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学生姓名、学习态度、原有基础等)。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交流中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
互相尊重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任何课堂交流的基础。
如何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问题,是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普遍遇到的教学技能,我相信任何成功的教学必然是实现了给学生较多表现机会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