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南宾街道双庆小学校 秦伶莉
俗话说,教无定规,教学模式是多元化的。要贯彻实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有创新精神,就得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件,新型的教学模式催生了创新的教学理念,而创新的教学理念又促进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普遍采用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模式。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发展。
教育在改革,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改变教学模式,应该是渗入新的教学思想,使之更合力、更科学、更丰富。既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合适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课堂是落实教育教学木棒的主要渠道。因此,要扎扎实实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必须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如何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是关系到新课程标准能否落实、课堂教学模式能否创新的关键因素。在课程改革初期,有些教师没有认真要就新课程标准,仍然留恋原来的课堂结构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习惯于原有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双基教学,只注重教学的结果,不重视学生的理解和思考,不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过程,面对学生在课堂或课后的疑问,用“考纲不要求”“给你讲你也听不懂”等终止学生思考的语言,把教学看成是只给结论或知识的传授。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
另外,还有个别教师完全抛开原有的课程体系,一味地追求课堂的新颖、热闹,不在从头讲到尾,而是出现了从头问到尾,从头讨论到尾,或从头到尾都是知识问答等“放羊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了思维的活力和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还有部分教师唯高考大纲是从,只管抓学生的考试成绩,运用题海战术,急功近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过程,虽然成绩比较好,但是学生比较辛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缺乏创造力。因此必须要落实新课程标准,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探究式的教学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理了一次“再发现”。因此,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问题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因此,设计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做好多方面的引导。创造平等、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也就是说,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习惯和技巧。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而言,它是指把教学放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教学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面对的现实问题,实现内容的开放化,突破教师单向的传承,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校,实现方法的开发化,走出教室实现空间的开放化等。开放的内容、方法和空间,打破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设计开放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开放理念。
1.开放的结果
即没有唯一的答案,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追求获得结果的过程,要求学生不断地去寻求在给定条件下多种可能存在的答案。这类问题可帮助学生克服在处理问题时的思维单一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开放的方法
启发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固定问题的解决程序。同一个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优化组合设计。
3.开放的思维
即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途径的多样化。
4.开放的内容
即提出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借助实践活动,与小组合作,提出创造性的见解。让学生在思维的空间中翱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讨论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挥学生的群体效应,使学生在交往中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双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能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实现教学相长。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交往,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宰变成“平等中的首席”,只有这样的互动交往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很多,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和实施,相信先进的教学模式会不断产生。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尝试、实践,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的知识、科学素养及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