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九初级中学 张圣祥
物理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学生在小学学过〈科学〉学科对一些物理现象有所了解,但是作为一门功课还是刚刚接触,因此,对初学的初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根据近十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将物理学科的生硬概念若能够转变为学生身边经常出现的生活物理现象,可以方便学生接受、理解。在教学中,我尽量将一些物理现象转化为学生接触的生活物理现象,让学生理解学习。具体的做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有专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物理更是如此,如果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有意思,学生能够对物理感兴趣,消除学生惧怕学物理的恐惧心理,学生学习物理就不难了。如我在教学第一章《声现象》一课时,精心设计了开课环节,事先调查到班里有个学生会弹古筝。课前就做好布置,开课了,我没有说这节物理课同学们要如何学,老师有什么要求,而是让这个同学给同学们弹一首曲子,同学们听完后老师要问谁听出了门道,取自弹完后,大家鼓掌说好,我便发出了问题:好听吗?为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说,归纳起来就是:好听。声音有高低,有大小,有快、有慢,就着学生的回答,集体给声音命了名,就是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学生结合自己听出来的声音,来理解声音的物理概念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就这样,我把学生带到了神秘的物理之中了,学生感到恍然大悟,啊!原来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新学科——物理。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教学力的重心时,课前我做了一个小魔术,道具是用一个铁皮易拉罐,在罐里边一侧放上一块小磁铁,上课时,我给学生做起了小魔术,将易拉罐放在手掌上,故意让易拉罐在手掌的斜面上向下滚动,然后告诉学生,老师现在想易拉罐吹一口气,易拉罐就会在老师的手掌下部向上滚动,你们相信吗?学生当然不信,但是结果让学生看得目瞪口呆、张口结舌——易拉罐的确从下面向上滚动。这时我就卖个关子,其实这就是物理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自己活了,都想用这节课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物理现象。
大家知道,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太密切了。我们可以让学生注意留神身边的生活现象,分析这些现象反映了那种物理现象,怎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生活现象,从而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这就使得难学的物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距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难也不难,易也不易,不认真学便是易者难,仔细观察身边的生活物理现象便是难者易了。
比如,教学《力》之前,我有意识的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踢足球,并抓住学生在射门时足球打在了门柱上,反弹回来,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来学习“力”的有关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学生跃跃欲试,强者分析现象,都能与只是联系上,收到较好的效果。
还有,我经常启发学生观察家里的一些生活小现象——煮饺子时,饺子刚下锅的时候都会沉在水底,当饺子煮好的时候就会浮上水面是怎么回事。又如:同学们过生日的时候,家长要给我们煮鸡蛋吃,老师教给你们一个判断鸡蛋是否煮熟的方法,那就是将煮好的鸡蛋放在桌子上旋转,当鸡蛋旋转的速度较快,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证明鸡蛋熟了,否则师生鸡蛋,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释。教学中经常这样做,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
物理学科不是孤立的学科,首先它与语文学科联系紧密,现在的中考试题越来越先进,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就无法理解题意,物理与数学的关系、物理与化学的关系等等,都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学生有了善于观察物理现象的习惯后,经常会提出一些生活物理现象,有的可以用当前学习的知识解释出来,有的不能完全解释出来,还有的就目前学习的知识还解释不出来怎么办。老师要有耐性,不能着急,更不能简单粗暴,扼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控制了学生的探究习惯,老师要做到知识广博,给予合理解释,但是旁系学科的、没有学到的知识也不能讲过了、讲多了。要大胆的给学生设疑,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埋伏,让学生在十面埋伏中培养探究规律的习惯。
例如,学生了解了热胀冷缩原理后,解释不了水结冰体积会增大的现象,我就会循循善诱,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找答案:原来水变成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液态水中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力。它比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得瓦耳斯力)大得多。当水处于液态时,在氢键力的作用下,水分子靠近,在宏观上就表现为体积小。而变为固体时,水变为晶体。分子排列有了规律,氢键的作用力削弱。宏观的表现为体积变大。这里面涉及了化学知识,只有对学生打下伏笔,等以后知识面广了,这些问题自然就会解决了,就会很容易地找出答案了。
总之,物理作为新学科展现在初中学生的面前,对学生来说无疑有一定的难度,会感到生疏,但是老师若能够精心备课,细心设计兴趣题,耐心引导学生思维,学声学起来就会快速入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