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中学 邓光明
新课程观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秉承“三者”合一的思想,唱好课堂这台戏。笔者通过不同方式继续探索着课堂的教学智慧,先后参与了校内青年教师“成长课”、站内学员“同课异构复习课”、研讨“期末试卷讲评课”活动。三次体验记录了自己成长的历程,同时收获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和大家作一回顾吧!
学校自开展青蓝工程以来,涌现出一批教学骨干等,基于进一步辐射、引领,开展了名师帮扶、效名师行,循科学教学之轨活动。以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钠的重要化合物》一节课为例,笔者指导同伴展示了对课标的理解、教材的研究以及在学科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与听课老师一道见证了教学衍生的智慧。
在第三章第一节学习金属钠的基础上,同伴引导学生回忆其化学性质,重现学过的氧化钠、过氧化钠,联系生活饮食说出与钠元素有关的食盐、食用碱,然后让学生自主建构有关钠元素物质的知识框架。这样的设计实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的教育理念,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时,笔者围绕新课标传授了如何将书中【思考、交流】【实验】的提示内容整合成问题组,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形成实验方案,动手实验的思路。比如问题组Ⅰ:1、类比书写Na2O和H2O的反应;2、对比Na2O和Na2O2组成,猜想Na2O2和H2O的反应,设计实验验证。通过类比迁移,他创设性地处理了书中的【科学探究】内容,学习Na2CO3、NaHCO3性质时,提示学生带着两个问题:1、对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写出它们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认真阅读书中科学探究的相关内容,并总结实验所需仪器、试剂、操作步骤,通过设计实验探究Na2CO3、NaHCO3化学性质的过程中,同时观察他们的物理性质。最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在观察、对比的基础上重新认识、更正实验现象,加深物质性质学习的印象。然后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物质性质对比表格,检测学习过程的收获。所有这些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又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师能否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紧扣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热点,是复习课的关键之处。高一孟老师和我同课异构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课》,这位老师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很难最大化培养出新高考要求的各方面能力。为此,笔者采用“三点化”框架模式示范了复习课教学:
笔者学以致用,有意识地运用了建构思相,首先使理论知识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建构有机化合物主干知识概貌图(略)。让学生自己思考填充各层次的知识点,进行一定范围的联系和比较,然后做补充和小结。
复习中对重点再不能“空对空”,应立足整个教材,将一些看是凌乱的化学式置于某一重点内容的指导之下。
为强化热点,适应考题变化,复习中应认真分析热点题的演变,利用现有习题通过“改头换面”,一题多变,进行定点练习,还可以围绕热点,进行试题变式练习,以深化和扩大知识面,提高应变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在我校第二课堂讲座中笔者针对如何设计、讲评期末考试卷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
老师们普遍认为有意识地设计从不同能力方面考查学生的考题,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笔者建议试卷选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改编高考题中的部分试题。
(1)选好讲评内容
老师们普遍认为测试后找出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问题,在分析学生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基础上,评讲学生的常错点和易错点;笔者建议还要评讲学生答题最满意的地方以及最不满意的地方;
(2)精心设计讲评方案
老师们认为把题讲完就可以了,毕竟是期末考试,要放假了。笔者建议以大纲为依据,将立足点放在”双基“的落实上,围绕重点内容、典型题型展开,以便学生假期更好地修整。
例如:①关于借助审题,培养学生寻找“突破口”的能力题:有四种钠的化合物W、X、Y、Z,根据以下反应式判断W、X、Y、Z的化学式。1、WX+CO2↑+H2O ; Z+CO2→X+O2↑;Z+H2O→Y+O2↑ ;X+Ca(OH)2→Y+CaCO3↓;强调通过整体阅读把控试题,归纳出Z既能和CO2又能和H2O反应,联系基础知识想起过氧化钠。依此根据性质类推其他物质。
②关于运用解题技巧,寻找解题捷径,提高解题速度的选择题:5、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纳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为( ) A、1:2 B、1:1 C、2:3 D 、2:1分析:铝无论和盐酸或者氢氧化钠液反应都生成氢气,根据Al——3H2,可知选择B.还可以进行问题演变,问:A.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质量之比为?3、讲评课堂生成的问题笔者建议要于日常教学中去探索、研究,进一步促使教学更大优化。
通过参与三节课的互动交流、探讨,笔者真正认识到教学智慧来源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只有经历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教学耕耘之果和学生的知识收获才能实现互赢,进而更大化丰富自身教学成长的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