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魁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压力本质上是指个体在面对自身认为较难应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一种应激状态,它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可使人们增加动力并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对于学生来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相反,过大的心理压力则可使学生因为在生理、心理、行为的不适应而极度痛苦,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极其不利,更有甚者会导致其自杀。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状态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进而影响人的健康状况。精神压力过大,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首先会造成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失衡,白天精神倦怠浑身乏力、心情烦躁、情绪低沉,晚上又失眠多梦休息不好。其次,由于神经系统调节失衡,导致身体极度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很多疾病,比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身体的不舒服、疾病的折磨,让人极度痛苦。内心的烦恼和痛苦会使人消沉悲观,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
人在过度的心理压力下通常会产生焦虑和压抑感,这是个体在遇到对自身产生威胁的客观因素时所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应激反应。如果出现时间短就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则会严重影响健康。许多大学生由于过重的心理压力使自己长期处于焦虑和压抑的状态,最终导致情绪不稳定。这时候他们会产生疲惫感,精神萎靡不振,还会出现强烈的自责感和负罪感。久而久之,使他们身心疲惫、意志消沉,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最终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是所在中学的优秀生。他们因为学习成绩好,得到同学崇拜、家长和教师的夸奖,长期生活在自豪和荣耀中,使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可是上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生活方式,让他们产生压力,不能从容面对。周围有许多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昔日的优越感不再存在,这时候许多同学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很快产生了自卑感和失落感,终日感到压抑、困惑、苦闷。再加上一些同学性格上本来就有缺陷,如不善于与同学和教师沟通,不积极主动参加各种集体活动,长期把自己封闭起来,时间一长,还会出现心理变态、敏感多疑甚至对他人的仇视心理。
2.1.1 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 首先,因为自我中心地位的丧失而产生失落感。大学综合能力的评估跟特长、兴趣有关,一些在中学只专心学习的优秀生,在大学里并不被看好。中学形成的自我中心,一般是围绕学习产生的,而大学的本质是要求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高效地去学习。学习成绩在大学,不是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因此,那些在中学是教师、家长眼里宠儿的学生,随着往日中心地位及优越感的消失,就产生了自我价值的失落感、迷茫感。这种原本大学新生经常出现的心理状态,如果不能正确认知并加以调节,就会形成心理压力。其次,传统观念与新观念相互冲击下的不适应。大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不成熟,加之社会发展转型期造成的观念多元化,各种新观念走进校园,一切都得靠大学生自己辨别、把握。很多学生一方面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新观念冲撞激荡,很容易让他们的内心陷入矛盾,在渴望接受新生事物的同时又怀疑徘徊。这种对新事物、新观念两面性态度,容易使大学生形成优柔寡断、矛盾的心理,进而会产生严重的压抑感。
2.1.2 学习压力过重 首先,学习方式改变。中学的学习都是按部就班,学什么、不学什么,都由教师安排,而学生大多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之下被动学习。大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怎样高效的自学,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重视获得知识的同时尤其重视能力的培养。这种由被动到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得一些刚进入大学仍然把高中的学习方法当宝典的大学生很不适应,往往事倍功半,使得他们对大学学习产生畏惧感,甚至无助感、失落感。其次,学习负担过重。大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渠道的多元化使得很多大学生很难正确把握。在学好各门课程的同时,为了将来考研、考公务员或就业的需要,还要上各种辅导班或培训班,考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教师资格证等名目繁多的证书,有些还要辅修第二专业。同时,由于在考试书籍选择上的盲目性和学习方法上的落后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尽管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可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中,在一次次考试失利的打击下,使许多大学生由刚入校时的自信转为自卑再到消沉。有些大学生因此担心考试挂科不能按时毕业,心理压力极大。
2.1.3恋爱受挫 在情感问题的压力方面,最影响大学生情绪波动的就是恋爱。在各高校因恋爱问题导致自杀的现象已不鲜见。很多大学生步入大学在谈恋爱时,感觉双方都是完美的,因此把对方认定是自己一生的另一半;然而,当两个人分手时,对感情过分执着的一方会因此遭受较大打击。如不能正确处理,就会使其陷入极度的痛苦与烦恼之中难以自拔,甚至因为超过心理承受能力而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2.1.4 经济压力过大 一些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攀比心理也会加重,使其开销越来越大。另外,除了学习费用增多之外,一些大学生盲目攀比,在生活上追求高消费,使自己和家庭不堪重负。尤其对一些来自偏远地区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压力更大。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一些同学甚至逃课去兼职挣钱,而这又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下滑,给自己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处于痛苦焦虑之中。
2.1.5 择业与就业压力大 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大学生不再统一分配,因此,上大学并不一定就有相对好的工作。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思维并没有转变,求职还是趋向于哪里优越去哪里,哪里有铁饭碗奔哪里。
近年来,在人才市场往往聚集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各个工作单位和大学生都是双向选择,往往某些大学生看好的企业、职位,却有更优秀的大学生也在竞争。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令他们恐惧焦虑、烦躁不安,甚至会觉得前途无望,对生活丧失信心。
2.2.1 挫折教育的欠缺 挫折教育的欠缺,使得部分大学生承受能力较弱。很多大学生缺少应对挫折的能力,对各种困惑和矛盾不能正确地处理[2]。加之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习惯,常因生活琐事斤斤计较,和同学相处不和谐等,遇到很小的挫折就惶惶不安、心灰意冷。
2.2.2 生理缺陷 个别大学生因身体缺陷不能像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参与各种活动,常常陷入孤独寂寞中。这种特殊的与大家的差别感,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社会不适应感,心理压力大。同时,由于这些压力他们又不能与别人分享,因而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有效释放与调适,日积月累,心理负担越重。
2.2.3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外界因素所产生的,同时自身的不良心境和不健全的个性特征也是一个重要发病诱因。特别是一些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者自身条件不那么优秀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一方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心理负担较重;另一方面,现实的差距使他们在那些条件好的同学面前产生心理不平衡,感到内心压抑,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心理障碍,最终出现心理疾病。常见的心理疾病有: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与神经衰弱等[3]。
2.2.4 人格障碍 所谓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系统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的障碍。具有人格障碍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得性格孤僻、内向、自私、敏感多疑,行为固执、怪异,并且心胸狭窄、孤独沉闷,容易与人发生矛盾。这些大学生经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与别人较少沟通,做事往往独来独往,也很少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地位。久而久之,使他们产生很大心理压力,处于极度痛苦中。
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很多,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极其不利。因此,需要有效调动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人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多渠道、全方位共同配合,形成多元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1.1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机制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人才预测和专业设置的调整,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保障毕业生就业时的公平竞争[4]。首先,完善学生就业保障制度,消除传统就业观念,使就业渠道多元化。比如,让学生知道工作没有高低之分,对相关法律政策以及相关待遇保障制度加以完善,从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实现灵活就业。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鼓励创业的同时,应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障体系,保障大学生的合法劳动,避免出现过度廉价的劳动力。肯定大学生合理有效的兼职,保障其人格不受歧视,从而减轻就业压力以及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这种保障制度一方面是大学生有效合理合法的兼职,一方面避免由于过度廉价劳动力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实现更有效的学习。
3.1.2 给予大学生适当地社会认同感 对于大学生的适度认同感不仅对于大学生心理发展至关重要,更多的是关乎国家发展所需人才质量。给予当代大学生适当地社会认同感,能够使得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人生的归属感、价值感、存在感以及对于社会的信任感,从而减轻当代大学生因就业、创业等造成的各种心理压力。
3.1.3 加强大学就业课程与社会体制的匹配 因为在大学所学专业在将来就业时不一定对口,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积极性不高;同时,各种资格证的考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就业而考证,为了拿证而考证,而忽视了学习的本质,还加大了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另外,过多的考证,使部分大学生没有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对此,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大学生单纯为了就业而考取各种证件。
3.2.1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实际状况,学校要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首先,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大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能够及早预防和调适自己的心理及行为。其次,学校还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因为专题讲座更具有学术性、针对性,互动性更强,更受大学生欢迎。学校还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让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轮流值班,开设心理咨询电话,为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另外,学校还要全方位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如利用板报、报刊、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等。
3.2.2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要本着早发现、早教育、早恢复的原则,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要由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专人负责,对一些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特殊群体建立心理档案。尤其要对身体残疾或有缺陷、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极差、恋爱受挫、单亲家庭、染上恶习的大学生多观察、多谈话、多引导、多鼓励,多与他们的父母沟通联系,必要时还要请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及时介入疏导。
3.2.3 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意志的锻炼,从而提高他们对人生挫折的耐受力,能够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压力,提高坚强的意志力和受挫力。学校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在大学阶段,“两课”在同学们的“三观”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课程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案例让大家展开讨论、交流探索,在思想上引起共鸣。学校还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大学生在体力、意志和心理诸方面进行挫折教育,如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辩论赛等形式对大家进行挫折教育。
父母是每一位大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性格塑造极为重要,因此,作为家长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和谐轻松地家庭氛围,是家庭幸福的前提,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做父母的首先要做到夫妻和谐,孝老爱幼。家庭成员之间多交流多沟通,相互信任,彼此之间态度和悦、谦敬礼让,使每个家庭成员始终生活在轻松愉快、温暖幸福中。其次,对于家庭贫困经济压力重的大学生,家长应尽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孩子完成学业。同时,家长还要用现实中的榜样鼓励孩子,让孩子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学习,快乐、健康、自信的成长。再次,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要主动了解大学生在学校遇到的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避免在没有弄清楚事实的情况下过多地指责或苛求孩子。耐心有效的沟通,能使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保持融洽。同时,家长最好能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把握学生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并提供有效帮助。同时,还应加强与学校、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将大学生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3.4.1 客观正确地对待压力 压力具有普遍性,大学生要学会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避免给自己不必要的、过重的心理压力。要学会积极主动地释放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运用唯物辩证法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视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与缺点,为人处世不可一刀切或者片面化。
3.4.2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积极参加校园内外文体活动或社交活动,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趣,陶冶道德情操[5]。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积极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多读课外书籍,加强自身修养。同时,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积极消除心中的负面影响。有问题要主动、及时和同学、教师、家长进行沟通。
3.4.3 积极主动地参与人际交往 一个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人,大多也是能够正确、轻松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尤其是要掌握人际交流的技能。同时,一个心理压力重的人,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人际交流找到减轻压力的出口。因为在与人的交流中,可以使人的整个身心得到放松,可以博采众长发展自我,可以拉近与周围人的距离并增进感情。如果人际交流不顺畅,久而久之会形成孤僻的性格,也会加大内心的压力。因此,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仅在于一个人所创造的价值,更在于他的适应能力以及自我身心调节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