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的养殖捕捞与初加工概述(1)

2018-03-03 07:48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吉林长春130022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2期
关键词:海蜇换水虾苗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周淑荣 董昕瑜(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11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李 悦(天津市河西区瑞斯特双语幼儿园 天津 300222)

以梁鹏等(2014)黄海2号对虾、海蜇、贝类无公害立体养殖技术为例。

1 养殖池塘的选择

1.1 位置

选风浪小,潮流畅通,海水交换好,易排灌,不受雨水和工厂排污影响,泥沙底质无渗漏的池塘。

1.2 规格

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13.3hm2的4口池塘,每口池塘面积3.3hm2左右。

1.3 蓄水池

存储养殖用水,经沉淀、净化、消毒降低病原微生物及病原体,改善水质,然后再注入养殖池中,蓄水池为总养殖水体的1/4。蓄水池可适当繁殖挺水植物等。

2 池塘处理

2.1 修整

秋季海蜇收获后,将水排掉,用高压水枪冲洗,去除池内沉积物和淤泥,排出池外,封闭闸门,翻松池底进行风吹日晒,进水前1个月左右维修堤坝,堵塞塘堤上的漏洞,查看闸门是否完好。

2.2 消毒

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 500~2 500kg/hm2,可干撒,也可化浆后全池泼洒,凡是有水位处都要泼洒,并且要泼洒均匀,休药期为7~10天。

2.3 设置屏障

在池塘四周水深30cm以下设置围网(彩条布或10目筛网),高出水面30cm,防止海蜇浅滩,闸门口用60目筛绢网围1个直径6~8m长的半圆,高度超出养殖用水面50cm,防止种苗在换水时逃逸。

3 养殖用水

待药性消失后注水,为防止敌害生物入池,须用60目筛绢网做成锥形袋滤水。水源应不含有害元素,盐度为20%~30%,pH为7.6~8.5,溶解氧在5mg/L以上,水深1.2~1.5m。养殖池在放苗后不再进行大量交换水体,养殖前期不换水。为保持水位只添加水而不排水,最好使用水质改良剂,以便培养有益微生物和单细胞藻类。换水时,用蓄水池里的水,少量换水,每天换水量不超过15%。

在池塘中养殖桡足类、藻钩虾、轮虫、卤虫等生物饵料,提高种苗的成活率,还可降低费用,保持透明度为30~40cm,水呈黄绿色或黄褐色。

4 苗种放养

4.1 虾苗

虾苗(黄海2号)需经检疫合格。要求虾苗群体整齐,肌肉饱满透明,附肢完整,无损伤与畸形,胃肠充满食物,活力强,体表无寄生物,体长1.0~1.2cm。4月底至5月初每公顷放养虾苗60 000尾。

4.2 海蜇

海蜇苗应选择伞径4~5cm、生存能力强、无损伤、无畸形、环肌收缩力强、伞径内无气泡、颜色以白、红色的个体为宜。种苗大小一致5月上旬水温保持在17℃以上,每公顷放苗600~700只。

4.3 杂色蛤

杂色蛤苗要求大小均匀、活力强、无损伤、无错壳、无臭味。规格为400粒/千克,4月底放养750kg/hm2。

5 日常管理

5.1 投饵

先期1个月不投喂饵料,辽西地区盛产蓝蛤,以投鲜蓝蛤为主,轮虫、卤虫等为辅,切记饵料投放前应冲洗干净或消毒后再喂。少用配合饵料,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如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以提高苗种的免疫功能。

5.2 摄食

掌握种苗摄食特点,每天投放饵料2次,分别在早7~8时、晚17~18时投喂,注意观察种苗摄食情况,及时调节投喂量。如果投喂后饵料很快被食光,就应增加投喂量,反之,如果在下次投喂之前,池内仍有残余料,就应减少投喂量。

5.3 巡池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天早、中、晚各巡池1次,观察对虾是否有患病和状态不好的,海蜇是否有粘在围网不动的,杂色蛤有无错壳或死亡的。环境突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检查闸门是否漏水,堤坝是否有漏洞,围网是否有破损;观察水色是否正常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5.4 收获

5月份投放的海蜇苗经过50天左右的生长,已达到5千克/只,用拉网捕获出售,成活率在80%以上。养殖过程中放二茬苗,平均产量在1500kg/hm2。

9月末,收获对虾,用拉网捕获,2~3次大部分虾可以收获,后期排水收获,平均产量1500kg/hm2。

在排完池水后,人工挖出杂色蛤收获,平均产量7 500kg/hm2。

平均产值达到每公顷 13.5~15万元,可获利7.5~9万元。

5.5 结论

“养殖必先养水,养水则先养土”。池塘养殖关键技术是养殖池水保持不低于1.5m,控制好水质,投放健康的种苗,降低投苗密度,以粗放养殖的模式,做好定期投放底质改良剂,以改良底质为中心的水管理,繁殖天然饵料,少用配合饵料,取消单一养殖模式,利用水体空间无公害养殖,使广大养殖单位和养殖户有了新的养殖模式。

6 病害

据杨辉和任福海(2010)及唐绍林等(2014)报道,养殖海蜇病害及防治如下。

6.1 气泡病

6.1.1 症状 海蜇上浮,不能下沉,游动缓慢,无力,伞体内有大量气泡,养殖户习称“鼓泡”,多集中在池塘下风口,部分海蜇“顶网”。发病海蜇的胃腔、胃柱、腕管和辐管内有大量气泡,使海蜇漂浮水面不能正常下潜,最后落底死亡。发病轻微的个体出现“缩水”,体积缩小,重量下降。

6.1.2 防治 适当加高水位,早期放苗水位在1.5m以上,高温季节水位达到2.5~3m。前期合理施肥,使用完全可溶性的有机肥配合适应低温的活菌制剂肥水,避免快速肥水和藻类单一化、小型化,防止小型藻类生长,达到藻类多样化以及浮游动物和藻类共同生长,避免早期气泡病对幼海蜇的危害。对于水质较肥的池塘,尤其是高温季节,必要时在池塘周围泼洒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杀死部分藻类,防止藻类过度繁殖。当发现个别海蜇发生气泡病上浮,出现“鼓泡”,尤以雨后天晴的早晨,应及时泼洒表面活性剂和多元有机酸,释放水体中过多的气体,并沿池塘边缘泼洒杀藻剂杀死部分藻类,控制病情。发现池塘中有患病海蜇后,及时外泼聚维酮碘,防止病情较轻的海蜇继发细菌感染,出现头部溃烂等细菌病。

猜你喜欢
海蜇换水虾苗
水培植物霎换水
2022虾苗采购指南全新出炉!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2021虾苗采购指南出炉了!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自动换水
海蜇(zhé)
从“土炮”起家到年销60亿一代苗,他如何念出独特的“虾苗经”?
营口成为世界海蜇产业链核心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教你区分真假海蜇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