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友明
江苏高考自主命题走过了十四个年头,这十四年的作文命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4-2005):话题作文:第二阶段(2006-2012):“材料+命题”作文篇三阶段(2013-2017)新材料作文。纵观这十四年的作文命题的形式,我们发现其具有话题聚焦、自然引路和辩证拓展的三个特点。
一、话题聚焦,把控立意范围
江苏卷作文命题形式虽然经历了三个阶段,但一直保留着特有的命题风格——聚焦话题。即便是近几年的新材料作文,也是聚焦话题。如2014年聚焦为“青春”的话题,2015年聚焦为“智慧”的话题,2016年聚焦为“个性”或“创新”的话题,2017年聚焦为“车”的话题。聚焦话题的作文命题,限制了论述对象,把控了立意的范围,避免了考生写作的泛化。
江苏作文聚集话题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写作要求指明。这主要集中在话题式命题和“材料+命题”作文中,这两种命题方式都是明确要求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写作。如2008年以“好奇心”为题的作文,虽然是“材料+命题”式作文,但是写作也要紧紧扣住“好奇心”这话题来进行写作。
2.关键词语暗示。近五年的新材料作文,依然保留“话题”的影子。如:
(2017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关键词“车”是固定的,不同的角度是论述内容。
二、自然引路,启迪写作方向
关涉“人与自然”这一命题方向在江苏作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2004年“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的话题作文,到2015年“智慧”的新材料作文,大多与“自然”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光是人对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涉及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启迪。
1.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
(2013年)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从山洞探险对大蝴蝶的生存影响,引发生活中人们一举一动都可能对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这个题目,在于强调环境保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2.自然启迪,领悟人文内涵
(2015)根据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题中“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旨在启迪考生在审题立意时,从大自然的智慧引出人的智慧。
三、辩证拓展,打开思维路线
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命题”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命题,都在命题中设有引发考生辩证思维的触点。我们认为只有当材料本身呈现思辨特性,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往思辨这条路径上前进。于是材料中设计概念的二元或者自我相反的悖论,就成为命题的一种趋势。为了开拓辩证思路,江苏作文命题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式来开拓考生的辩证思维:
1.观点对立式
(2014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题目直接设置对立的观点,让考生选择后进行写作。但是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二者的辩证关系,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只有辩证的论述,才能达到论述的全面性、深刻性。
2.词语相反式
江苏卷作文命题往往在关键词的后面加上两面性的反义词引出行为结果,有好有坏,以此让学生进行辩证思考。如:
(2009年)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摩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创新与摩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积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自行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题目在设立关键词外,还在后面引出两面性的反义词语来表达行为的结果。“时尚”,后面跟着追求“时尚”的结果——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这就给考生提供了辩证的思维角度,拓展了思维深度,体现了新材料作文开放性的特点。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