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了,内心才配拥有真正的自由

2018-03-02 15:14焜晖
女性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麦家奥斯汀归属感

焜晖

有一期《朗读者》节目,作家麦家读了一封给儿子的信,他说,儿子像他年少时那样叛逆,而麦家却不想像自己的父亲那样,有一个十几年不愿與自己交流的儿子。直到自己当了父亲,他才体会到父爱的深沉。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黑着脸的妈妈没收了自己的小皮球,当一脸威严的爸爸逼着自己上补习班时,就暗下决心—将来等我成为父母,一定不会像他们那样,一定让孩子快乐。直到有一天真的为人父母,我们才会明白,不论曾经怀抱过多么美好的憧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还是会犯错误,会疲惫、慌乱、不知所措,大发雷霆、歇斯底里,失去自控。

在那个时候,我们很容易自我原谅,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不是超人,都有无法承受的那一刻。可当面对父母时,我们却常常忘了这一点。

我们埋怨父母,很容易在潜意识里成为一种需要。

儿童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师卡罗琳·埃里柴夫(Caroline Eliacheff)说:“很多人吃过父母的苦头。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会带来快感,受苦最终成了当事人唯一的存在理由,他/她因此乐此不疲。”

只要把错推到爸爸妈妈身上,就能原谅自己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上的无能。

有的人总是爱上不合适的人,其实是因为潜意识里老想着讨好妈妈或者要跟爸爸对着干。

实际上,这些人的心理仍然被束缚在幼年时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并且坚持用埋怨父母的方式维护这一关系。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么,孩子是透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透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则把这种行为方式称为“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孩子会像海绵一样,在童年无意识地复制父母的许多模式,包括行为、思考、信仰等。这些模式不管好坏,会在我们的不自觉中长期地影响我们。

于是,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在面对不听话的熊孩子时,骂孩子的话跟童年父母骂自己的话一模一样。

当你在公司面对上司不公平的指责时,明明知道不是自己的责任,却没有勇气为自己辩解,只能在心里问候他的祖宗十八代,就像童年时面对父母的责骂时一声不吭,否则等候自己的是鞭子。

当你成为行业翘楚,享受同行艳羡的注视,还是会为偶尔犯下的小错懊恼自责,那种心情就跟童年你不小心做错事被父母骂“脑子被驴踢了”一样……

我们明明不想,却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那些没有疗愈的童年创伤,会让成年后的我们依然陷在创伤的限制里,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或者职业陷入困境,难以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我实现。

要消除这些不好的模式和负面影响,我们就必须去面对和承认我们内在长期储存和压抑的对父母的愤怒和怨恨。

如果我们不原谅父母,与父母重新在爱的层面上连接,我们就没办法原谅自己,与自己建立更好的关系,接纳自己,爱自己。我们如果没有真正地接纳自己和爱自己,就没有办法感觉到真正的幸福快乐。

简·奥斯汀在断奶之后就被母亲送给附近农场的一户人家照料,直到能够独立活动时才领回来,而且此后一生中多次被迫离家,这在情感在对她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家园在她心中成了内心无限渴望却遥不可及的目的地。她的小说中很少出现亲密的母女关系,那些母亲或无能或疏离,以其冷漠愚蠢的观念使女儿们稚嫩的心灵备受打击。《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班纳特的母亲就不必说了,《理智与情感》中羸弱的达什伍德太太不仅不能支持三个女儿,反而要依靠她们。《爱玛》中女主人公的母亲是片空白,是段模糊的记忆。《诺桑觉寺》中的莫兰太太心地善良,作为母亲却相当的漫不经心,忽视了女儿的道德发展……

可以说,终其一生,简·奥斯汀都没有走出母亲在其童年生活投下的阴影。

原谅父母,其实就是原谅我们自己。

接受父母的不完美,其实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是达到成熟的途径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从自我束缚的茧中挣脱出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麦家奥斯汀归属感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简·奥斯汀:查顿小屋的慰藉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麦家认错
小树底下好乘凉
爱与惩罚
父亲的爱与惩罚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我想坐船去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