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

2018-03-02 09:1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肺气支气管炎证候

朱 婴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上海 200072)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反复的急性发作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西医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而长期反复大量的使用抗生素,易产生细菌的耐药性,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使疗效降低[2]。笔者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用自拟桑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6~75岁,平均(64.60±1.30)岁,病程在2~20年,平均(6.57±0.58)年。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46~74岁,平均(64.46±1.43)岁,病程2~10年,平均(5.86±0.38)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3]: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 咳痰、 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显客观检查依据(如 X 线 、 肺功能)亦可诊断。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医证候标准属痰热郁肺证,主症:咳嗽,咯痰(黄稠或痰粘或夹血丝),喘息。次症:烦热口干或咽干口燥,身热汗出或手足心热,腹胀,便秘,尿黄。舌象:舌质红,苔黄腻或薄黄。脉象:脉滑数或细数。主症必备,或主症2项和次症2项或以上,结合舌脉方可诊断。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抗感染治疗为主,使用头孢替安注射液2.0 g(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09206),2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桑芩汤(桑白皮15 g,桑叶15 g,黄芩18 g,炙麻黄6 g,沙参9 g,麦冬9 g,杏仁9 g,桔梗3 g,芦根15 g,甘草6 g),150 mL/次,2次/d,口服。疗程均为14 d。

1.4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临床症状分级量化标准,按照本实验设计“症状评分计分标准”,评分表包括咳嗽、咯痰、喘息、哮鸣、发热、气短6项症状体征,每项症状体征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级,分别计为0、2、4、6分。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从重度到轻度;有效:治疗后症状有好转,从重度到中度或从中度到轻度;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临床控制: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统计治疗前后2组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IL-6和TNF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t检验。单向有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 35) 例

2.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35) 例

2.3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 35) 例

2.4 2组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4。

表4 2组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n = 35)

表4 2组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n = 35)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WBC 10.50S±0.14 10.49±0.45 7.16±0.27# 7.80±0.28 N% 79.19±1.26 77.10±1.86 64.02±1.00#66.43±1.42 L% 15.78±1.00 19.35±1.57 24.52±0.92#24.83±1.16 CRP 47.20±6.45 42.63±6.39 7.05±1.01#14.14±2.61 IL-6 12.06±1.58 11.82±1.59 5.25±0.74# 9.70±1.46 TNF 20.83±1.89 19.69±1.46 13.94±0.64#16.24±1.04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祖国医学“咳嗽”范畴,其主责在肺,多因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失调、正气素虚所致,病机主要是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患者由于正气虚衰,导致卫气不能固外,常易感受外邪而反复发作,多伴有肺气虚或脾气虚或肾气虚的症候。从目前文献来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多采用痰热清注射液[5]、宣肺清热合剂[6]、芩栀鱼止咳合剂[7]等。临床研究发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若因外邪侵袭而致者,用药宜轻扬,使药力直达其所,宜化痰顺气,忌敛肺止咳,采用清热化痰治疗取得良好疗效[8]。

笔者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常与外邪的反复侵袭密切相关。由于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蕴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蕴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肺气上逆,故见咳嗽黄痰,喘息气粗等症。慢性支气管炎易反复发作,急性加重期的病理基础为痰热阻肺,病久必伤阴,治疗当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兼而养阴润肺。自拟桑芩汤中桑白皮甘寒入肺经为君药,泻肺热而平咳喘;桑叶入肺经,宣畅肺气;黄芩为清上焦邪热之要药,被称为中药中的抗生素;现代研究表明从桑白皮中提取的桑根酮-G和桑根酮-O具有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功能[9],桑叶中的桑叶醇提物具有抑菌活性[10],黄芩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解热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11],三者共奏清宣肺热之功效。麦冬、沙参为臣药,一者清肺经之热,一者润肺金之燥,如此配合宣中有清,清中有润。杏仁、桔梗利肺气,使肺气肃降有权,桔梗宣通肺气,以升为主,既升且降,升清浊降,清源利水,疏通肠胃;杏仁辛散苦降,以降为主,善于宣通肺气,润燥下气,滑肠通便;二药合用,一升一降,升降调和,祛痰止咳平喘之效倍增。炙麻黄配合君臣药物增强了润肺止咳的之功,现代药理显示其药理作用广泛,其中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已通过实验研究等得到公认[12]。芦根清泄肺热兼能利尿,可导热邪从小便出。甘草中的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的作用[13]。诸药合用起到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之功。

本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证实了桑芩汤的有效性,同时从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分析该方对咳嗽、咯痰、喘息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桑芩汤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桑芩汤在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的同时,对其痰热郁肺证的中医症候疗效显著。另外桑芩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能够降低慢支痰热郁肺证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血清IL-6和TNF水平,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免疫功能、降低气道炎症反应有关。

总之,采用桑芩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有效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和实验室指标水平,可作为今后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的参考。

[1]周兴龙,陈鹤年.急支糖浆主治痰热壅肺证咳嗽182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9, 18(3):18-19.

[2]王金庆,段玉应,陈小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39(4):48-49.

[3]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54-58.

[5]李洪娟,李晓强,侯广云,等.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急性发作56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33):161-162.

[6]李洁,许伟英,朱虹,等.宣肺清热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郁肺证)的临床观察[J].中成药, 2013, 35(8):1829-1830.

[7]刘陈. 芩栀鱼止咳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热郁肺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 27(7x):96-97.

[8]刘桂.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论治思路方法[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2, 34(s6):950-951.

[9]杨利红,赵费敏,张特,等.桑白皮抗炎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抗炎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34)12:3008-3012.

[10]王世宽,张代芳,陈欲云.桑叶多糖提取及抑菌实验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16, 29(6):1-5.

[11]杨志军,张金保,杨秀娟,等.甘肃地产四倍体黄芩和二倍体黄芩清热燥湿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 23(12):73-77.

[12]许杰红,曹厚然,陈玉兴.中药单剂炙麻黄、麻黄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J].新中医, 2014, 46(12):197-199.

[13]杨志军,邓毅,曼琼,等.甘草内生菌对痰浊阻肺模型大鼠炎症因子、Na+-K+-ATP酶、AQP1、AQP5表达的影响[J].中药材, 2017, 40(1):177-182.

猜你喜欢
肺气支气管炎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