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

2018-03-02 09:18姜天鑫吴伟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中风针灸

姜天鑫,吴伟伟,李 飞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肥 230061)

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病种,人类健康的三大威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者有270万,死于脑血管病者高达130万,其致残率达88%以上,并有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是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疾病[1]。及时、早期的药物或手术治疗虽能暂时挽救患者的生命[2],但对其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等方面的恢复却未达到理想临床疗效。临床统计发现,90%患者在患病后期会出现痉挛现象,只有10%会发展为弛缓性瘫痪,这种现象可能导致现阶段对于弛缓性瘫痪康复方法相关临床研究资料相对薄弱。既往研究[3]关于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的功能恢复具有肯定的疗效,但是在降低中风后终末事件——肢体偏瘫的致残率及其偏瘫程度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且对于部分长时间处于弛缓性瘫痪,如何兴奋肌群、提高肌力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和难点[4]。因此本研究在既往临床基础上,设计了以督脉和背俞穴为主的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治疗技术的研究方案,疗效确切,现具体说明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患者均来源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二科门诊和住院部,男25例,女15例,病程最短9 d,最长60 d,年龄最小23岁,最大77岁。将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治疗组男9例,女11例;对照组男16例,女4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督脉+背俞穴+头针+体针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技术,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常规营养脑神经、改善循环西药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功能量表评分一般资料上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 20)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 20)

组 别 年龄/岁 病程/天 NDS/分 ADL/分 FMA/分治疗组 53.50±14.77 21.60±11.33 34.20±4.79 19.15±5.82 20.45±4.77对照组 53.20±11.76 24.55±11.11 33.30±5.49 15.60±7.00 19.20±5.55

1.2 纳入标准 参照2015年第十五次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全国第15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1)符合脑梗塞及脑出血临床诊断,且经CT或MRI 检查明确定位;2)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3)患者患侧肢体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腱反射迟钝甚至消失,无明显随意运动,或轻微的联合运动,即Brunnstrom I~Ⅱ期;4) 停止使用相关兴奋肌肉类药物;5)签署知情同意书者。须同时满足上述标准方可纳入。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通督调神针刺。参照《针灸学》[5]取穴标准,督脉上从大椎穴至长强穴,每间隔1个椎体取穴,75%酒精常规消毒后,向上斜刺5~15 mm;背俞穴则选取自颈项部至腰骶部相关穴位,直刺5~15 mm;头针选用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双侧交替取穴),垂直刺入皮下达帽状腱膜下后,以15°~30°角的针刺方向沿皮轻微、快速不捻转刺入5~8 mm;体针极泉、尺泽、内关、合谷、委中、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直刺或斜刺10 mm,平补平泻,极泉避开腋动脉直刺10~20 mm。留针40 min,1次/ d,每周6次,连续3周。2)康复治疗。嘱患者熟练床上良肢位摆放,以预防和减轻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关节被动活动、起坐训练、站立平衡、床上的翻身训练及拱桥式训练等运动。常规康复每周6次,每次4~5 h,循序渐进式治疗。

1.3.2 对照组 针刺操作选用人中、百会及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配合肩髃、肩髎、极泉、曲池、内关、合谷、血海、委中、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等传统穴位,选穴标准、针刺注意事项及具体康复方案与治疗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NDS):该量表包括8大项,评估内容包括意识、语言、四肢肌力、水平凝视等方面,合计45分,得分越高缺损程度越高。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数):该量表包括10项,涉及对患者进食、坐轮椅、整洁装饰、上厕所、洗澡等方面评定,满分100分,积分越高,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3)四肢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Motor function rating-FMA):主要对上下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满分100分,积分越高,提示运动功能越好。以上量表评定均需由专业的康复医师评定。

1.5 评定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疗效指数>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疗效指数>70%;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疗效指数>30%;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疗效指数≤30%;复发/加重:出院结束治疗后症状再次加重,疗效指数为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包,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及组内疗效时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 20) 例

2.2 2组功能评分比较 见表3~表5。

表3 2组患者NDS积分比较(x ± s ,n = 20) 分

表4 2组治疗前后ADL量表评分(x ± s ,n = 20) 分

表5 2组治疗前后FMA 量表评分(x ± s ,n = 20) 分

3 讨论

“中风”一词随着中医学发展不断变化,到了近现代,其代表疾病范围不断缩小,更加科学、确定性的概括到“脑梗死”“脑出血”等所指的脑血管病[6]。病因病机上,有“内风”“外风”之别,“诸般风病杂而论之”。现代医学[7]认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加、血液黏稠度变厚等因素均会导致血流供应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而致脑组织功能坏死。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是全球脑血管疾病负担较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轻型卒中占总比例的85%,且轻型卒中复发风险高,相关研究人员[1]建议将其列入国家级卒中防护的重要窗口,并认为脑卒中早期的康复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有重要意义。

针灸疗法和现代康复技术对于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有确切临床疗效,二者的适应症及介入的时间窗大致相同[8]。目前,单独使用康复手法或者针灸治疗本病较多,但至今没有权威的系统的针灸治疗方案。且临床研究对缩短弛缓性瘫痪周期缺乏足够重视,对平衡弛缓性瘫痪患者肌张力和肌力较难把握[9]。关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虽然较多,但如何合理地干预过早的痉挛瘫痪给患者康复治疗带来的功能障碍[10],或对于少数长时间处于弛缓瘫痪阶段的患者,如何兴奋肌群、提高肌力,仍是目前治疗卒中后弛缓性瘫痪的医学难点。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各取所长,互优互补,对弛缓性瘫痪有明显疗效[11]。

本研究采用督脉+背俞穴+头针+体针通督调神针法为主。督脉为一身阳脉之海,为脑之脉,起于胞宫,止于印堂,与大脑功能密切相关。脑为元神之府,可醒神开窍,主宰机体一切生命活动,包括神经功能和四肢运动功能[12]。背俞穴的分布和脊神经的节段分布在解剖位置上大体吻合,十二俞穴皆与脏气相通。临床应用上背俞穴不仅可反应脏腑盛、衰、虚、实,且选取脏腑的对应穴位时可明显调节机体相关脏腑功能。现代解剖学研究[13]认为,通过针刺对背俞穴良性刺激可激发高级神经中枢,调节脏腑功能、消除病因、平衡阴阳、防御疾病。“头者,精明之府”,依据“腧穴-脑、脊髓-脏腑”理论,头针与各经脉脏腑密切相关,针刺头部组穴及相应功能区,可刺激穴位和病灶的相应兴奋点的相互作用,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生物力学平衡[14]。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经络腧穴的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样本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对不同穴位针刺可使机体的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产生不同效应[15]。针灸百会、大椎、风池、风府、合谷、足三里、太冲、督脉等穴位对神经系统恢复有确切的疗效。中风后弛缓性瘫痪,此阶段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肌肉随意运动消失,肌力、肌张力较低,属低位神经中枢休克期、卒中后急性期,并且软瘫期越长,愈后越差,因此尽快激活受损的脊髓中枢是关键[13]。中医辨证以“气虚血瘀”“痰瘀互结”为主,治疗以活血化瘀、改善循环为基本原则,针灸选穴以手足阳明、足少阳以及督脉为主[16]。

[1]王拥军.中国脑血管病防治面临的特殊问题[J].科学通报,2016, 61(18):2020-2026.

[2]王文志.解读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Neurology).第十五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5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Neurology), 2015:1.

[3]徐基民,刘兰群,李艳丽,等.针刺在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22(2):245-248.

[4]姜天鑫,李飞.针刺治疗中风后弛缓性瘫痪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3(4):683-685.

[5]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106-107, 215-217.

[6]高驰,朱建平.“中风”病名源流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 29(5):1298-1303.

[7]骆彤,李鹏.从“气血”论中风病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9(3):177-179.

[8]郭源秩,许慧艳,吴彼,等.针灸在脑中风的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9(6):1411-1413.

[9]贾丽娟,刘芙东,张猛.针灸与康复医学结合治疗脑卒中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 2014, 29(2):420-422.

[10]史军月,张新亚,张春红.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理论认识及针灸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 2015, 31(3):85-87.

[11]徐磊,王敏,李飞,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7, 37(7):696-700.

[12]詹杰,潘锐焕,郭友华,等. 针刺百会、神庭联合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 2016, 36(8):803-806.

[13]刘兰兰,符诗祎,李民.对中风偏瘫针刺背腧穴联合躯干训练康复两年的随访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7):1689-1690.

[14]鲍春龄,东贵荣,王海桥,等.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 49(6):30-34.

[15]孙云廷,王淑玲.针灸疗法对中风后康复的临床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 30(4):864-866.

[16]王频,杨骏,杨帆,等.艾灸头部组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10):1348-1350.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中风针灸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