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张献敏,张孟涛,郭一山
(巩义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郑州 451200)
通过医院PASS信息系统,抽取2016年1-12月门诊高血压患者治疗药物处方8 424张,对患者基本信息、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随机抽取其中1 200张处方,对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对降压药物进行分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对各类药物的选择、联合用药进行统计分析。
在8 424张处方中,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7类,共涉及28个品种,其使用频率见表1。
门诊最常用的降压方案为单一用药,其次为二联用药,见表2。
表1 门诊处方中各类降压药物的使用频率
表2 门诊常用降压方案使用情况(n=1 200)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有效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与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降压药物类别一致。我国是盐负荷较高的国家,而长效CCB的疗效不受高盐的影响,且是唯一没有绝对禁忌证的药物,可与其他4大类降压药物联合应用[4]。因此,CCB卓越的降压疗效、广泛的联合降压潜能、优越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使其在当今的抗高血压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5]。CCB类降压药物作用温和,疗效个体差异性小,只有相对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冠心病、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的患者[6]。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缓慢降压,避免出现过度降压造成意外,一般选用长效或缓释剂型降压药物,该类药物服用方便,降压作用温和,血压波动小,有利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ACEI的临床应用频次仅次于CCB,其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Ang)Ⅱ的生成,减慢舒血管物质缓激肽的降解,减少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降低交感神经张力,从而发挥降血压、抑制心血管肥大增生、抗心肌缺血、增敏胰岛素受体等作用。ARB是继ACEI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降压药物,与ACEI相比,该类药物作用于Ang Ⅱ受体,更充分、更直接阻断RAAS,避免了“Ang Ⅱ逃逸现象”,降压效果显著,且无干咳、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高。ACEI/ARB降压效果明确,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尤其适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等患者。
β受体阻滞剂曾被国内外高血压指南推荐为一线降压药物,而近10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地位受到挑战。我院常用的美托洛尔为高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而发挥降压、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降压的同时还可预防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作用,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5]。
我院联合用降压药物的比率为45.58%,低于单一降压药物应用的比率(54.42%)。二联用药以CCB联合ARB居多,其次为CCB与ACEI联用。CCB具有直接扩张动脉的作用,可反射性的激活RAAS,而ACEI(或ARB)可抑制激活的RAAS;CCB兼有扩张肾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作用,而ACEI(或ARB)主要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两者联合用药对肾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CCB可使毛细血管的阻力增加,导致踝部水肿,而ACEI(或ARB)具有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的作用,有效减少CCB所致水肿的发生[7]。因此,CCB与ACEI(或ARB)联合可增强降压效果,并减轻彼此的不良反应,是临床指南推荐的优化降压方案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增多,难治性高血压已成为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研究表明,交感神经及RAAS激活增强及持续存在是难治性高血压(RH)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8]。对于RH的药物治疗应以ARB(或ACEI)联合钙拮抗剂再联合噻嗪类利尿剂的三联治疗方案为主,此种联合存在机制上的合理性,符合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原则[9]。
高血压是一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目前我国血压的控制率还很低。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本次调查发现,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种类、降压治疗方案基本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专家共识及个体化治疗方案,但复方降压制剂的品种较少,应适当增加。降压获益来自于降压本身,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抗高血压药物,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改善或减轻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临床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701-708.
[2] Ragot S,Beneteau M,Guillou-Bonnici F,et al.Prevalence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Cross-sectional registry in five countries outside the European Union[J].Blood Press,2016,25(2):104-116.
[3]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24-43.
[4] 孙宁玲,王文,王拥军,等.2014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建议书[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672-676.
[5]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6):22-64.
[6] Shimamoto K, Ando K, Fujita T.The Japanese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SH 2014)[J].Hypertens Res.2014,37(4):253-390.
[7]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建议[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1):19-25.
[8] Tsioufis C,Kordalis A,Flessas D,et al.Pathophysiology of resistant hypertension:the role of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J].Int J Hypertens,2011,2011:642416.
[9] 孙宁玲,霍勇,王继光,等.2013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4):32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