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丽丽
摘 要:传统的教师权威容易引发师生矛盾,当前我国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从社会思潮、师生间人文关怀、教育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在教师话语主导权背景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话语主导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36-0120-0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保证教师教学的有序进行,有利于学生学业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养成。目前我国呈现多种类型的师生关系,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面对学生缺乏对教师基本的敬仰与尊敬,教师缺少对学生基本的人文关怀等问题,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本文试图揭示在教师掌握话语主导权的背景下,师生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师生关系策略。
一、教师话语主导权下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对学生的轻视。目前我国大学生入学年龄基本上是95后甚至是00后,部分老教师对现在95后的思想观念不理解也看不惯,认为这些95后学生行为举止穿着打扮太过另类招摇,对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象也特别失望,认为他们是落寞失败的一代。
2.学生对教师的敬仰不断降低。不可否认,在高校除了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外,其他专业任课教师基本上很少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上完课就走,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大多数的学生积极主动性并不高,不会主动地向教师请教,与之交流,师生间过少的交流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在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国家精品在线课程、慕课等途径来获取专业知识和相关拓展知识,利用互联网查看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而有些教师还在拿着多年前陈旧落伍的PPT在课堂上泛泛而谈,个别教师在课堂上不负责任,这些都导致学生对教师权威不认可和降低对教师行业的尊重程度。
二、教师话语主导权下师生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错误思潮的冲击。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学生保持着对教师无比的崇拜与敬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人们在经济浪潮中逐渐改变了生活方式、思想理念及价值取向等,在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教师因经济收入相对较低而逐渐受到了学生们的轻视,再加上近几年出现多起教师负面事件使学生对教师的敬仰之情逐渐淡化。特别是随着西方思想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快速渗透到高职学生们的思想中、价值观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在高校的学生中泛滥[1],在这种思潮下部分学生甚至教师的人生观都发生的扭曲,师生关系异化。学生想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获得切身利益,部分学生为了能够评上奖学金、助学金等而刻意加强与教师的感情交流,为了考试成绩、评先评优给教师送礼。这些庸俗的商业化行为扭曲了高校师生关系,而有些教师违背师德接受了学生们的好处,甚至有教师为了讨好学生主动向学生泄露考试试题,以求学生期末时对教师有一个较好的评价。
2.高校师生间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部分高校虽几经扩建有了新校区,学校办学条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教师无法在学校备课或休息,教师上完课就离校,导致了任课教师有课来校、无课离校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教师也缺乏时间、地点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在客观的条件下不利于师生之间交流,教师在主观上也缺乏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积极性。教师在课程上更多的是偏向知识教学,缺少对学生的职业规划,道德品质教育,未意识到教师是先育人再教书。教师没有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并以此来感化学生。
3.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对育人工作逐渐重视。但在目前高校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的过程中,科研成果、招生等占据主导地位,在教师评价体系的引导下导致教师不重视课堂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科研、招生、校企合作等各种绩效指标,使得广大教师工作压力大,缺少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和精力,也有部分教师为了获取自身利益或者避免自身利益受损,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任[2]。
三、高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1.增加师生交流渠道,增进师生交流。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两方的共同努力,教师在面对家离学校远、在校无办公室等困境时应主动开拓思维,可利用现在学生们非常喜爱的自媒体拓宽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渠道。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直接平台等移动终端与学生互动,将交流互动从课堂延续到课堂外。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课外专业比赛的指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校应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要求专业课教师制订学生交流计划,每周安排至少1次专业课教师专门的交流时间,其交流的内容可以是专业也可以是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生们关心的问题。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摈弃功利主义思想。青年人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后阶段,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在面对师生关系商业化、功利化的現状时,高校要从学校层面注重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观。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学生行业和道德规范教育,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使学生内在的提升道德认知能力。其次,教师在面对学生因学分、评先评优等外在因素功利性地与教师亲近时必须要坚持崇高的师德师风,抵制不良风气,并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
3.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改善师生关系。唯成绩论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也导致部分学生考试作弊等后果。对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让教师全方面地了解认识学生,提升师生间关系[3]。在目前的教师考核评价方面,科研成果是占据最主要的指标,其次是校企合作、招生等,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定机制体制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并没有纳入。要打破唯学术思想的现状,首先,要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纳入评价机制并制定量化的考核指标,只有教师重视教学,在课堂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水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威。其次,建立教师荣誉机制,高校从学校层面设立“五好教师”“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等相关奖项,通过对关爱学生、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通过表彰先进,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其与学生交流沟通,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4]。
参考文献:
[1] 燕良轼,马秋丽.论生命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师教育研究,2006,(1):50-54.
[2] 邵晓枫.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观述评[J]教育学报,2007,(3):14.
[3] 孙俊三,谢丽玲.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扬弃和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04,(4):47.
[4] 詹丽萍.论文化生态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长沙大学学报,2012,(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