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蔚林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从国民经济学的观点入手,分析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异化劳动的现象,又超出国民经济学的水平,揭示国民经济学的矛盾性质,从而阐明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包括劳动异化的三种主要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异化劳动的内涵和四重规定、私有财产与劳动的关系和资本家的异化,这些内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36-0001-0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进行经济批判的第一个文本,在第一手稿中马克思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呈现工资、利润、地租的运动,根据第一手稿的内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异化的三种主要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
根据国民经济学家的原理,劳动创造财富,那劳动的产品应该属于劳动者,但实际生活中,极少的部分归劳动者,大部分落到资本家手里。这极少的部分是工人自己创造、维持劳动者生存必不可少的劳动产品——工资。在分析影响工资的因素时,马克思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论是分散的工人同资本家斗争的情况,还是社会对工人的需求决定工资的高低的情况下,抑或社会财富的增进状况,工人永远处在劣势,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家只把工人当作工人,不考虑不劳动时的工人,只关心工人的抽象劳动带来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继而分析了利润,资本家总是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劳动产品、利润,这样能满足自身更多的需求,因为他是资本的所有者,而“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具有“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力”[1],拥有对资本的支配权就意味着对他人劳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支配权。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必会控制成本、工人的劳动,使资本和利润保持一定的比例,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的一小部分,随着资本家之间竞争的加强,结果必然对大资本家有利,这样就加剧了垄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无产者。而在这个过程中,土地所有者也没有幸免。地产也会受自由竞争规律的支配,“正如工厂主的利益同他工人的利益相敌对,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也要求把工资压到最低限度。”[1]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就不可避免地同租地农场主、雇农、资本家、工人的利益相对立,并且土地所有者之间也是竞争关系,大地产吞并小地产,一部分土地所有者破产,大地产进一步集中,一大部分土地落入资本家手中。同样,一部分土地所有者也变成了资本家,关键是看谁更有资本和能力来开发地产。最后土地所有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差别实际上消失了,地产这一私有财产的基础也以资本的形式统治着工人阶级。
二、异化劳动的内涵及其规定
工资、利润、地租这些收入都来源于工人的劳动又反过来压迫着工人,马克思在分析以上三种异化现象的基础上,着眼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活动,揭示异化劳动的本质和内涵。
在《手稿》中,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劳动的产品就是物化为对象的劳动,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1]对象化是一切劳动活动或对象活动的结果。但是,对象化不等同于异化,马克思的“异化”是对象化的特殊形式,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达到极致的标配。异化劳动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劳动产品同工人相异化,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与工人相对立,他生产的越多就获得的越少,也就越受产品的统治。“工人的利益从来不同社会的利益相对立,社会却总是而且必然地同工人的利益相对立。”[1]他生产的商品越有价值他就越廉价,物质世界的增值同工人世界的贬值是同步的。劳动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异化,人的生命力量的现实化也是他的非现实化,工人越劳动丧失自己的本质越多,因此劳动本身就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构成了人的内在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不属于工人,工人在劳动中感觉到不自由、不幸福,感受到的是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摧残。“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1]人的类本质是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是人通过对象化即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对象世界而得到确证。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对象化的产物被剥夺,同自己的产品相对立,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强制性活动,生活本身变成了生活的手段,因而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也就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人是群居性生物,人与自身的关系要通过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体现出来,当人同自身相对立时,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因而人与人的关系也相异化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就是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的集中表现。
这样,马克思从人和物的关系看到了人與人的关系,从异化劳动中看到了阶级对立,正是异化劳动造成有产者和无产者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而马克思在这里做了一个价值预设:人应该和自己的本质在一起,为了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就必须找到这种分化的根源并加以消除。沿着这条线,马克思进一步探寻: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对立与分化。
三、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关系
工资、利润、地租都是私有财产借以运动完成资本积累的形式,在笔记本1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认为私有财产作为自为的活动、作为人就是劳动。私有财产虽然表面上是异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国民经济学家也仅仅满足于经济现象而不是探求私有财产的本质,只是站在贵族的立场上从“死劳动”出发,只关注如何让发财致富,维护资产阶级国家的统治。马克思则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工人的活劳动为出发点,认为实际上异化劳动一开始产生私有财产,到后来二者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私有财产、异化劳动都是历史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讲,异化劳动在于任何存在商品生产的社会都具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存在商品生产,也都有异化劳动,但这些社会都不是建立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的,因而也不是建立在异化劳动基础上,商品生产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私有制条件下即资本主义条件下,才成为普遍的经济范畴。
粗陋的共产主义者看到了私有财产与劳动的对立,但是都无法解决这种对立,消灭实物财产、平均工资等只是向没有达到私有财产水平的简单倒退,无法扬弃私有财产,更不能消灭异化劳动。马克思认为,如果继续在异化劳动的范围内对私有财产、工资做出要求,都不会真正为劳动者争取劳动权利,也不能消除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工人阶级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才能消除这种普遍的异化劳动,解放自己,马克思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在《手稿》中得到新的、更深刻的阐述。
四、资本家的异化
马克思在分析异化劳动时,不仅分析了劳动者的异化,也分析了资本家的异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工人的异化活动在资本家那里也表现为异化,劳动者受自己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支配,同样资本家也受私有财产、资本的控制。其次,工人表现出的现实的、实践的态度,在与他相对立的非劳动者那里表现为抽象理论的态度,国民经济学就是这种理论的代表。最后,凡是对工人不利的事情,资本家都做,而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资本家决不做。异化劳动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从理论到实践,从无产阶级到资产阶级,都处于异化状态。
五、结语
与英国和法国不同,当时的德国四分五裂,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德国人习惯用抽象的哲学来认识世界,马克思思想的演进也与德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分不开。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形成史的学者瓦·图赫舍雷尔曾评价:“这里(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考察的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的一种最初的尝试,他试图从理论上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试图根据他研究经济所获得的、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综合的材料来证明,人类历史的基础无非是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并借助于这种活动进行的辩证的自我产生的过程……”[2]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着重要影响,虽然有不足,但真实反映了马克思当时的思想、理论水平,应该把它放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去評价,才能科学地认识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社会发展的巨变,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取得重大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获得的成果显著,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劳动仍然是以工作、职业为媒介来谋生的手段,分工的高度发展使人片面发展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消费异化、交往异化等现象不胜枚举,生活本身变成了生活手段,有形或无形中加重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负担,助长了人的异化。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境遇,着眼于人民眼前最紧迫的需要,提出我国社会新的主要矛盾,这是立足实践、反思历史得出来的结论。新一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扶贫就业、收入住房、教育就业等众多民生领域发放更多的政策红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大力支持。放眼未来,个体在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中,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不断追求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