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信
[摘要] 目的 对比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n=58)以及研究组(n=58)。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之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舒张压及收缩压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明显下降,但对照组水平较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 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均可发挥作用,但替米沙坦效果更优,可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关键词]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2(a)-0073-02
糖尿病与高血压均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当两者合并出现时,会加剧心、肾等器官损害,严重影响到患者生命健康。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除了要控制血糖外,也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降压治疗,以控制患者病情发展[1]。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常见降压药物,为对比两种药物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当中的应用效果,该中心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3]:所选入患者均与WHO关于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且符合国际高血压学会(ISA)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对此次研究已经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排除标准[4]:存在糖尿病或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者;过敏体质或药物过敏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及精神障碍者。
对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8)及研究组(n=58)。对照组当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为49~74岁,平均年龄为(62.22±6.78)岁,平均体重为(61.11±11.22)kg,高血压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6.22±2.24)年,糖尿病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6.45±2.41)年。研究组当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63.12±6.99)岁,平均体重为(60.56±10.82)kg,高血压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为(6.39±2.26)年,糖尿病病程为1~14年,平均病程为(6.62±2.5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g),口服,起始剂量为0.5 g,2次/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剂量,每周增加0.5 g,逐渐加至2 g/d,分次服用,连续用药3个月。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19991083,规格:2.5 mg),口服,2.5 mg/次,1次/d,4周后当患者早晨坐位时舒张压超过90 mmHg时,给予加倍剂量,连续用药3个月。研究组则联合替米沙坦(国药准字H20050354,规格:40 mg)治疗,口服,40 mg/次,1次/d,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另外,对比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当中以SPP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之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
治疗之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舒张压及收缩压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明显下降,但对照组水平较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当两者合并出现时,会对患者脏器功能产生持续损害,并引发心血管疾病,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5]。目前临床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展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存在密切关联,同时氧化应激以及炎症产物造成的血管损伤、内皮功能失调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发展过程中作用较为明显[6]。2型糖尿病患者受高血糖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管内皮舒张,增加细胞内游离钙,刺激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因子基因转录。因此,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需扩张血管,并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以及脂质代谢。
氨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可对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产生选择性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管平滑肌舒张,发挥抗高血压作用。但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氨氯地平效果有限。替米沙坦在此方面则具有一定优势。从此次研究结果来看,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明显下降,但对照组水平较研究组更高(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类似[7],说明替米沙坦可获得更好的降壓效果。替米沙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起效快,且具有较长的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较高。替沙米坦药物分子结构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 PPARγ )激动剂(吡格列酮)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可发挥PPARγ激动剂的功能,可对脂肪、糖生成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相关基因进行调节,可起到器官保护作用,并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8]。与此同时,替沙米坦可增加外周血供,并增强受体后信号传导,促进脂肪细胞分化,有利于降低游离脂肪酸毒性,可提升脂联素水平,从而改善脂质代谢[9]。另外,替沙米坦并不会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也就不会产生由于缓激肽作用增强而造成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 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较氨氯地平具有一定优势,可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俏.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实践思考[J].当代医学,2018(25):144-146.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1.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8.
[4] 王璐.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CRP与HCY的影响[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1):169-170.
[5] 刘兴朵.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87-289.
[6] 郑蕾,荆丹清,尹士男.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4,17(6):987-989.
[7] 赵立华.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151.
[8] 李岩,马淑梅.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功能改善作用的对比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3):252-256.
[9] 徐卫东,闵兆晗.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J].临床医学,2013,33(1):37-38.
(收稿日期:201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