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颖
摘 要:“新工科”人才培养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教育,还应融入人文素质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黑龙江大学基于工程类专业认证要求,立足于综合性大学的高水平建设,充分发挥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的优势,探索基于新工科建设为引领的、工程类专业认证要求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可操作方案,推动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工程类人才。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工程专业认证;实践教学
新工科建设是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变革,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牵动。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也有能力运用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不仅在技术上优秀,同时要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不仅应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要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除了具有专业工程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1]。这就要在工程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一、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合”字是最大亮
点:促进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人文素质教育是启迪智慧、开发潜能、涵养精神、磨砺意志、规范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内心和谐的教育。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应坚持立德树人、德学兼修,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和工程伦理意识等,着力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2],使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1.“人文”与“人文素质”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卦”的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疏曰:“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宋代程颐《伊川易传》卷二释作:“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辞海》将“人文”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解释为,“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从这些古今中外对“人文”的阐释来看,“人文”就是人类精神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即重视人的文化,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人文素质”则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3]。
2.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培养人文素质,主要是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现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层面的成长。对应“人文素质”所包括的三个层面,新工科人才应具备如下人文素质:
(1)具备人文知识。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相对应,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法律、宗教以及社会学等领域,是人文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和人才成长的基础,新工科人才培養着眼于互联网革命、新技术发展、制造业升级等要求,着力培养学生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工程专业大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技人才,当然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但是要防止知识面过窄,要切实加强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技术史、经济、法律、政治以及伦理学等在内的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博览群书,以获得人文熏陶,拓展知识面。另外,要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内外动态,有助于自己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端正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中的各种矛盾,有利于今后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
(2)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珍视,是人文素质的核心。遵循人文精神有利于新工科人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重视工程技术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在新工科建设中尤其要注意从价值观角度对技术人才进行熏陶,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杜绝工程技术人员的功利化、短视行为、诚信缺失等不良行为。
(3)践行人文行为。人文行为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表达和外显,是人们在为人处世中通过言谈举止体现的风格,可具体化为“六有”: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有优良的情趣操守、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有丰富的品格情调、有儒雅的风度气质。践行人文行为不仅有利于各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而且有利于培养工科学生的科研攻关精神、大胆突破传统的认识与观念、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素质。
二、基于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建立新工科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的标准化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因此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修养、社会责任感、职业责任意识与道德操守,使他们能够明确并履行自己的责任、关注工程的社会效益[4]。而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设置是重要载体。
2017年4月,黑龙江大学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确定了工程专业认证体系的建设目标,并且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体系中。学校立足于综合性大学的高水平建设,充分发挥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的优势,探索基于新工科建设为引领的、工程类专业认证要求下的人文通识课标准化建设方案:
(1)组建由工程类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按照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借鉴国内外经验,确定初步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理想门类。
(3)立足本校人文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建设基础和师资力量,在广泛征集企业等社会需求和广大教师意见基础上,形成共识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门类。
(4)邀请有丰富经验的国内外专家,尤其是国际工程认证专家,根据具体的指导,最终确认人文素质教育通识类课程的设置。
(5)在全校范围内,按照课题立项招标方式开展相关课程建设。申报者需提供可操控的课程建设方案,经过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确定课程建设负责人。目前已按照遴选程序,增设了12门相关课程:
通识核心课程:“批判性思维”“工程与人类文明”“逻辑推理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科学技术发展史”“工程与社会”。
通识选修课程:“工程伦理学”“工程经济学”“数学漫谈”“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工程美学”“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
(6)积极推进优质新工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一是以校际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的对接方式,引进国内外较为成熟且符合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的人文素质教育公开课、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二是在新增设的新工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将优质课程资源制作成慕课、微课,并在全国的慕课平台开课,形成课程建设的可共享资源。
三、以服务社会为目标,探索培养知行合一新工科人才的现实路径
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对复杂性工程问题的能力,是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也就是麻省理工学院前院长乔尔·莫西所说的“回归工程实践”[5]。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从《华盛顿协议》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看,实践导向的工科跨学科教育是学生培养的关键。我国工程学科大学生一般在校学习四年,课程容量有限。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融合”,首先是科学和人文的融合,以及在实践层面上各种要素的紧密整合[6]。
1.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实践学分,组织素质拓展教学
学校通过对工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跟踪调查了解到,毕业生普遍存在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为此,学校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要求所有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0%。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教师指导、师生互动、同学互助”方式,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培养体系:
(1)学校集中组织开展相关素质拓展教学,采用非传统授课方式,如模拟招聘、无领导小组讨论等,一方面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增强工科学生的沟通、交流、协调能力,提升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2)以基金项目、实验室项目、委托项目等形式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组织教师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建立涉及全部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和科研导师,进行立项研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引导学生学会撰写科研报告和研究论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的立项项目结题报告和相应成果经确认后,记入学生的创业学分。
2.注重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加强人文素养熏陶
校园文化是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工科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文专题讲座、沙龙、文化艺术节(音乐会、晚会、演唱会等)、辩论赛等,以启迪思维、加强修养、开阔视野,提高文化品位。
(1)打造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体验平台。国学课程常常给人以古奥难懂的印象,博大精深的国学,只有通过实践融入生活,才能够成为影响人心的力量,使大学生更好走近。为此,学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打造“点墨书画社”“景行古琴社”等国学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每学期都连续主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书展”,精选国学精品图书及善本古籍百余种,引领大学生感受中华典籍的魅力。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国学的感性认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可以体验和实践琴、棋、书、画、传统剪纸、古诗词吟诵各类传统文化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开展面向全校,乃至面向全社会的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一直是黑龙江大学的常态化工作。文学院李先耕教授在“诗词联语”选修课教学中,与多位学生一起在校园内采风,识别古诗词中记录的植物,并制作成《古典诗词名花开放在黑大》系列明信片,引领全校学生从校园的一草一木中学习传统文化。学校还组织专业戏剧团体排演原创剧目、演出经典话剧。例如2017年11月,由文学院叶君老师创作、文学院教师徐彦宾担任导演、主演,师生同台打造的话剧《我本一无所戀》上演,展示了北国才女萧红的动荡一生。话剧的排练、演出,正是校通识选修课“戏剧鉴赏”的实践教学。
学校每年还定期举办“汉字书写大赛”“汉字听写大赛”“古诗文诵读”、书画作品展、古琴文化雅集等活动,对唤起键盘时代的人们关注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参与这些活动还能够直接获得必修的创业学分。
3.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与德育相结合,为大学生“立魂”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高校应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之以大道、启之以大智,培养国之栋梁。
我校特别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并将之与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结合起来。学校党委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立了“爱国、自强、理性、守法”的家国情怀培育理念[7],
并将它融入到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学校根据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高校德育要求,深入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的魅力。同时,学校还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祭拜革命先烈,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体验风土人情等形式的课外活动,延伸人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内容。
新工业革命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人本主义的工程观、实践主义教育思想将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8]。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工科教育要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该让学生铭记:现代工程师是技术变迁和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幸福负有重要的责任。只有同时拥有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工科人才,才能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陈利华,赵津婷,等.基于《华盛顿协议》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7(10):50-54.
[2]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 http://www.jyb.cn/zgjyb/201706/t20170612_663732.html,2017-06-12.
[3]乐黛云. 人文素质在哪里?——推介《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10-30.
[4]蒋宗礼,姜守旭.发挥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新工科建设的推动作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8(1):41-45.
[5]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团.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赴美考察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 (1) :7-15.
[6]王义道.新工科建设的文化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6-23.
[7]刘德权.培育家国情怀提升思政教育实效[N].黑龙江日报,2017-03-7.
[8]朱正伟,李茂国.面向新工业革命的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3):44-50.
[本文是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夏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