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琴演奏艺术的几点思考

2018-03-01 10:22张剑婷
戏剧之家 2018年34期

张剑婷

【摘 要】在众多艺术模式中,音乐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门类和表演样式,不仅因为音乐非常的动听,也因为音乐和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相互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结合。笔者试图结合这个发展方向,对实际从事的扬琴演奏业务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际的探究、进而为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推广和发展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扬琴演奏艺术;音乐演奏技术;艺术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J6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4-0041-02

扬琴是在16世纪末由波斯传入到中国境内,和国内的文化结合以后,成为了颇具国内特色的民族乐器。在世界范围内扬琴演奏特色上、中国演奏模式是具有非常显著特色的,可以看作是独树一帜的。扬琴快速发展使得演奏技巧突破了很多、整体上非常具有高度和深度的作品也频出,这就给研究者带来很多研究思路。笔者试图对此展开研究,为整体的发展带来实际理论的帮助。

一、关于扬琴演奏艺术的几点思考

(一)音色。结合笔者实际演奏来看,在扬琴演奏的真实过程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普通的音区,也就是常说的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高音区在实际演奏是明亮的、清脆的,非常易于辨识,而中音区则是婉转柔和的,低音区是厚重而非常深沉的。扬琴艺术风格和演奏者的个人特色,以及相关艺术演出模式都有非常直接的联系,所以对于演奏這个人的背景和生活中的经历、以及个人情感体验都有相关关联。对于很多艺术大师而言,都可以展示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就是扬琴演奏技术的魅力所在,也是其音色特质所在。

对于很多的现代音乐风格而言,大部分都是突出音域广、结构多、和人声结合紧密风格,所以对于扬琴演奏而言,因为和现代艺术结合紧密,所以也逐步突出了这方面的实际内容,尤其是在音色特质上。在实际演奏中,演奏者大部分都会非常精准地把握时间以及实际演奏特色,在音色和音准上结合着表演的需求来做实际的调整,科学地选择音位和设计音区,结合人声或者其他演奏乐器的配合模式,来做好演奏业务。在很多的西方作品中,音色和旋律都做了很多不同改革,因此对于整体音色的影响还是很显著的。

(二)律动。扬琴和其他乐器不同,属于拉弦乐器的分支,所以整体上是点状连续的,非常重视情调和节拍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这对于整体串联、线的设计以及作品流畅度而言非常关键。但是对于很多初学者而言,想掌握好类似技术是非常难的,所以即使会演奏这类模式乐器,但是在实际表现中,节奏和律动相距其他成熟表演者的水平还是很远。因此学好律动很重要,将自己对此的体会融入到律动中,就是大师和普通演奏者之间的实际差距所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习者需要对整体演奏内容和实际技巧做好理解,在此基础上来充分认知和体会其中存在的内在含义,将这些加入到实际演奏中去,带上自己表情来做演奏,这可以很好避免机械演奏的问题,也可以将个人神韵赋予到演奏中。由于这类乐器发声特色,相比于其他的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如何律动把握很好,就可以将乐器很多特色很好发挥出来,进而在乐曲演奏上独具特色,对于色调和节奏、力度的把握也会更好。

音乐和个人表情结合,对于整体高低音把握、强瑞分明度的体会、快慢表现实际展示、以及音质层面关注,都是具有辅助价值的,这是音色和音质这些内容非常弥补和代替部分。因此需要学习者掌握好这方面的内容。

(三)情感。在实际的扬琴演奏中,为了提升整体的演奏表现力和演出完整度,演奏者都需要将个人对于整体乐曲的感觉和对于整体上的环境感知加入到实际演奏,为整体演奏注入个人情感。比如在《林冲夜奔》这个比较经典曲目的演奏中,演奏这就需要结合自己对于这个作品理解,以及实际环境的感受,来充分表达出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将作品中英雄人物完美的个人气概、以及那些很让人触动的感情表现出来,去努力震撼观众内心,这就是情感的实际价值所在。

有人认为加入情感是非常简单的事,只不过要足够的“大气磅礴、表情丰富”就可以了,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在演奏中气势的体现是要足够精确的,是要体现出演奏者个人内心,以及个人对于作品态度,这些都是有个性差异的,不是可以采取同类做法来演奏所有曲目。所以为了比较准确地去表达相关作品,必须要对作品的文艺背景和历史内涵做足了功课体会,也需结合其他人演奏中的问题做出比较针对性的布置,努力避免犯下其他人犯过的问题。所以,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非常重要,情感表达也绝不仅仅是“做个样子”而已。

(四)艺术特征。大体上在我国可以分为广东扬琴演奏、江南丝竹扬琴演奏、四川扬琴演奏、东北扬琴演奏几类颇具特色的风格。其中广东扬琴演奏的风格特征大体上是音色很动听、而曲调很抒情悠扬,实际演奏基础来自于客家的理论实践积累,比如著名作品《倒垂帘》《连环扣》都是代表。这些作品相比于其他地区音速上快乐非常多,节奏是很欢快的,抑扬顿挫效果非常显著。

江南丝竹扬琴风格和广东扬琴有类似的部分,但也有自己独特内容。大体上是由江南地区各民间演奏结合模式而来。演奏者在江南风格演奏中需结合很多衬音、倚音、花音、坐音,来将实际演奏连接起来,这是技术上最大特色所在,整体上风格非常优雅细腻颇具江南气息。在实际旋律上相对平稳的多,结合波浪式手法来推进乐曲的节奏,意蕴和情感上也很轻快,具体代表作包括有《弹词三六》《欢乐歌》等。

四川扬琴在演奏中的风格大体上是以成都、重庆、泸州、自贡演奏风格集成为主的模式。其中音乐作品在实际创作上结合了很多开场音乐、间奏曲牌乐器、民歌演出特色手法模式,所以音调上颇具地区文化特色,整体上很铿锵有力、节奏很快,演奏技术也十分独特亮眼,很多都包括浪竹声音和咕噜竹颤音、顿音,所以舒缓中带着激烈,激烈中也包含了舒缓的特色。除此之外,很多作品实际表现力极为丰富,比如著名作品《闹台》《将军令》等都是颇具特色,相比于其他地区可以非常明显的分辨出。

东北扬琴演奏的演奏大部分来自民间曲调的集合,很多都是在传统艺术基础上结合滚、滑、压、和颤音等来突出特色的,比如在《苏武牧羊》《罗江怨》等代表作中都有直接展示。东北扬琴风格非常的豪爽,这和地区特色是相互联系的,表现力很大气磅礴,节奏变化也非常多。由此可以看出,扬琴演奏在国内不同地区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这和地区特色有直接的关联,和人文的属性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二、结语

毫无疑问,艺术对于人们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精神文化价值,好的艺术模式不仅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相对比较深层次的欢愉体验,也可以丰富人们个体的精神世界。对于我国的扬琴演奏和研究而言也是如此。新时期国内正在大力推崇传统文化复兴和与时代发展接轨改革,作为实际业务从事人,应当结合扬琴演奏的特色和实际的社会需求来对演奏的手法和表现,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做出合理的调整,结合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类演奏模式的,包括江南地区的模式、广东地区模式、四川地区模式、东北地区模式,在音色、律动、情感等方面多做功课和研究,在提升演奏质量基础上,将民族的文化和时代发展相互紧密实际结合起来,为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做出理论实践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禄.从国内四种音乐学术期刊看扬琴艺术研究的缺失[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01):112-117+5.

[2]李成文.扬琴演奏艺术的相关研究[J].乐器,2013,(12):52-55.

[3]帅强.浅谈扬琴演奏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J].大众文艺,2016,(08):263.

[4]帅强.论心理素质在扬琴演奏中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6,(09):98.

[5]王义茹.论扬琴表演艺术诠释空间的拓展[J].乐器,2008,(07):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