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湖军
今年初,为了促进城乡交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育局号召大家积极去山区支教。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山区支教队伍中的一员。我的支教地是岭南乡中心幼儿园。岭南,是上虞南部一个偏远的高山乡村,通往那里的公交车一天也就那么几个班次。每周去岭南乡中心幼儿园支教的日子里,我必定在清晨6点坐上这趟连接我与那里的29名孩子、3名保教人员的“幸福班车”,在一路青山绿水中蜿蜒行驶近两个小时,开启我快乐而充实的一天,然后在下午4:30坐最后一趟离开岭南的班车回家。
【清晨6:00】
清晨6点,我一定坐在第一趟去岭南的班车里。我习惯坐在车尾靠窗的位置,车行驶在清甜的山风里,温柔的初阳倾洒在山间,投下斑驳的树影跳跃在我翻开的笔记本上。我在笔记本上圈圈点点:梳理前一阶段的工作,记录前期针对问题所提出的解决策略,思考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及需要改进的工作方法……一路行,一路思,不知不觉车已行至翠林如海的青山深处。
【早晨8:00】
“朱老师,早上好!欢迎您来到我们幼儿园!”我刚踏进岭南乡中心幼儿园的大门,就迎来了脆生生的问候声,可爱的丫丫正弯着90度的腰,在园门口迎候我呢!我赶紧回了一个同样隆重的鞠躬礼,奖励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清晨的第一件礼物多么令我欣喜!还记得初到岭南乡中心幼儿园的时候,迎接我的是孩子们茫然的目光,以及教师们躲闪的眼神。当时,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让这山里的孩子学会礼貌而大方地与人交往,要让孩子彬彬有礼,我决定从让他们懂得见面礼仪开始。“作为在山里长大的我,行鞠躬礼有点不太习惯。”年纪稍大一些的刘老师低垂着眼帘说。我说:“做着做着就会习惯的。”从此,我每一次清晨见到刘老师,一定会恭恭敬敬地对她行一个鞠躬礼,微笑着问一声“早上好”。看到我这么做,其他教师也效仿起来。接着,我建议通过家园联系栏进行宣传,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教师首先做好榜样示范,每天清晨给每一个孩子行鞠躬礼,欢迎孩子入园。一段时间后,师幼之间见面行鞠躬礼已经是很自然的事了。同时,我还结合课件与实例对教师进行礼仪培训,一起剖析自身一些不合乎礼仪要求的言行,在实践中逐步改正,以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比如,教师要着装端庄、规范;用双手接过孩子递过来的东西,并且说声“谢谢”;与家长交流时要专注傾听,以诚相待……教师和孩子们的观念和行为在不断地改变,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上午9:00】
迈入活动室,孩子们都很投入地在区角里游戏,我如往常一样,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一部手机,开启上午的观察记录。区角里投放了我前几周来这个幼儿园时收集的一些材料,如塑料桶、水果筐、旧纸盒、薯片桶、奶粉罐、纸杯、矿泉水瓶……我欣喜地看到小纸杯成了女孩给娃娃喂奶的奶瓶、男孩打仗用的武器,还成了“小歌星”的话筒……我一边观察思考,一边快速地记录,捕捉具有价值的活动过程:或是幼儿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或是幼儿具有灵性的创造,或是师幼互动中的亮点或不足之处等。对于发现的问题,我首先要判断需不需要跟进,再思考如何跟进,如何解决问题。比如,我在观摩一位教师组织混龄娃娃家游戏时,发现该教师观念落后,指导不到位,导致幼儿游戏活动水平低;在观摩另一位教师组织孩子户外活动时,发现该教师在回顾、分享、提升环节中抓不住重点,没有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幼儿难以获得有益经验。我没有急于干涉教师的教学,而是全程录像,并在当日将录像资料转发给当事教师,待他们观看、反思后,再与他们交流、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午餐时间快到了,孩子们正在进行餐前准备,我便接着观察。这时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情形。由于新园舍正在建设中,孩子们暂时在小学校舍中过渡,现有的设施并不符合幼儿园孩子的生活活动需求。回忆第一次来到岭南乡中心幼儿园,看到孩子们的盥洗、如厕、午餐等都是大一统的组织方式,如厕后孩子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洗手,轮到洗手时,孩子们只能踮着脚努力地伸手去开水龙头,个儿矮小的根本够不到;午餐时孩子们排着队来到小学食堂,饭菜虽然已经盛好,但因为桌椅太高不得不站着吃完……于是,我一心想帮助孩子们改变现状,把自主的生活还给孩子。在我的建议和努力下,学校特别为幼儿园新建了两个适合幼儿园孩子使用的水池,并采购了足够数量的餐具与分菜盆,还另招聘了一位保育员。有了这些前提条件,我又深入观察孩子一日生活活动中的表现,发现教师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够重视,包办代替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于是,我提出幼儿园应该细抓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我加强了对幼儿各生活环节的跟踪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探讨改进的策略。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孩子们的生活活动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今天呈现在我眼前的孩子的生活活动是自主有序的。孩子们能娴熟地运用“六步法”洗手;午餐时会自己取餐;午餐后会自己整理餐桌、餐具,自己清理垃圾、清扫地面……孩子们在自我服务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
【正午12:30】
孩子们午睡时间是我和几位教师高效的集中研讨时间。首先我会带领教师们回顾上一阶段的工作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我以实际行动让大家明白制订计划是为了让自己有效地利用时间,有目的地去完成各项工作。我和教师们养成了“计划—回顾”的工作习惯,把周计划分解成日计划,每天工作结束后都会将一天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作一回顾,再将第二天要完成的任务作一个排列,将重要的工作做上标记,并用明显的方式提示自己完成某项工作的进度。相信这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会给他们带来自信和成就感。
接着,我会把整个上午的所见所想与教师们交流分享。教师们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问题,我们深入地分析原因,讨论解决策略。今天我和教师们聚焦上午大带小混龄生活活动中观察到的一个典型案例,分析探讨混龄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技巧。
“我认为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的要求不能过高。”
“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无论是活动材料投放,还是操作要求都要有层次性。”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较多混龄孩子交往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好年长的孩子,不要过多地‘帮弟弟妹妹做事,要鼓励弟弟妹妹自己去尝试,以免因包办代替而减少年幼孩子的实践操作机会。”
……
热烈的讨论一直持续到孩子们午睡起床,教师们意犹未尽。我希望通过这种问题导向的研讨活动帮助教师们学会在实践中反思,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去引导孩子,促进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午后15:00】
午后,我带领孩子们来到了岭南最美的山林公园,听潺潺的流水声、嘤嘤的飞鸟声、风吹叶子声,看纯净的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的山林……眼前的一切是山里孩子得天独厚的空间环境、学习材料,孩子们在亲近大自然中获得了有益经验。
“老师,这种花什么时候会开呢?”小文把我拉到一簇植物跟前问道。我一看这是蕨类植物,它应该是不开花的。在我还没想好该怎么向小文解释时,旁边有一个男孩子说:“这是草,草是不会开花的!”紧接着听到一片附和声。小文马上反驳说:“我看到它有花苞了!”仔细看,果然看到了那细细的、嫩嫩的、蜷曲在一起的红褐色“花苞”,像紧握着的婴儿的小手。“有花苞就是会开花的!”小文“抗议”道。这时一些孩子已经开始动摇,转为认同小文的想法了。最终大家决定定期来观察“花苞”有什么变化,究竟会不会开花,然后记录下来。
是啊,这里的一株小草、一朵小花、一棵小树、一湾溪流都能引起孩子的好奇,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和行为。此时,我的内心也绿意葱茏起来,便拿出随身携带的青笛吹响了美妙的乐曲。合着熟悉的旋律,孩子们唱响了春天的歌,那一个个音符如同艺术的种子,悄悄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傍晚16:30】
走出幼儿园大院,抬眼望见那趟“幸福班车”正徐徐驶进站台,我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透过车窗,看着岭南乡中心幼儿园的新园舍,像极了一朵七彩花,盛开在这连绵叠翠的青山深处,心里升腾起无限欢喜来。多年后,也许无人记得曾有这样一位幼儿园教师晨来暮归,而我心里依然自豪——我是幼儿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