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兢
上一期本刊推出了汶川地震幼教援助活动十周年纪念专辑,本期继续刊登上海、重庆、青岛团队的志愿者工作回顾以及关于今年的志愿者团队回访活动的报道。汶川地震灾区“流动幼儿园”项目结束于2008年9月,但这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从那时起,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组织和带领下,更多的幼教工作者开启了志愿者生涯,他们参与了由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其他一些公益组织举办的幼教公益活动,赴欠发达地区支教,助力那些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的有益经验也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研及培训活动中借鉴。
2008年5月12日,是中国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灾区的重建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遭受重挫的灾区幼儿教育重建工作如何展开?怎样为灾区儿童、家长和教师提供幼教援助?在时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与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的联合倡议和组织下,“流动幼儿园”项目迅速启动,北京、上海、江苏和重庆等地的幼教工作者纷纷建立起工作团队。“流动幼儿园”项目上海团队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和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的特别支持下,组成五个批次的工作小组奔赴四川灾区,每个工作小组一般由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两名教师和两名研究生以及两名上海市优质幼儿园的优秀教师组成。从2008年7月12日到8月30日,上海团队有计划地分批次奔赴四川崇州灾区,为当地的幼教重建提供专业支持,为那里的孩子和家长带去安慰与希望,为那里的教师带去支持与帮助。十年后再回首,我们感慨万分,再一次深切感受到作为幼教人的骄傲!
一、为灾区幼教重建创办板房幼儿园
夏日炎炎,在2008年7月12日这个气温与爱心、责任心一起“沸腾”的日子,上海团队第一工作小组启程了。我们一行7人除了自己的行李,还带上了14箱幼教书籍和活动材料,在上海虹桥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我们一说“这是我们带去灾区办流动幼儿园用的”,机场工作人员立刻就免费放行了。那个时候的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全民心系灾区的情景。
抵达灾区的上海工作小组受到了身处百废待兴环境中的当地幼教同行的热烈欢迎和热情帮助。金苹果幼教机构给我们提供了一辆校车,成都市教科所的刘致健老师陪同我们走访崇州灾区的板房幼儿园。在走访崇州市大北街幼儿园、正东街幼儿园和元通镇中心幼儿园时,我们了解到崇州鸡冠山重灾区居住点有3000多名灾民,其中有100余名2~6岁儿童,并发现了很多震后出现的幼教新问题。我们及时与鸡冠山新区党组织取得联系。鸡冠山是崇州地区的重灾区,房屋损毁严重,整个乡迁至怀远镇形成板房定居点,命名为“鸡冠山新区”。那里的党组织工作井然有序,给我们的工作以很大的支持。鸡冠山新区党组织专门为流动幼儿园腾出仅有的两间空板房,提供一定的户外活动场地,还指派一名大学生村官协助我们开展工作,并安排专人清理户外活动场地上的碎石和垃圾。随后,鸡冠山新区党组织在广播里宣传流动幼儿园开始活动的消息,很多家长一听到广播就马上把孩子送了过来。7月17日,我们一早就到达鸡冠山居民安置点,开始布置新的板房幼儿园,当天吸引了大量的家长带着孩子围观。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将户外不大的活动场地挤得满满的,孩子们围在外面大叫:“好漂亮!”大家向志愿者询问:什么时候可以上幼儿园啊?怎样报名参加学习呢?准备妥当后,流动幼儿园就开张了,在这个夏天,上海团队的志愿者们接受了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1.构建以灾区儿童为中心的社区学习环境
在灾区,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晚上加班加点为板房幼儿园布置环境、准备材料。虽然每天忙到深夜,但大家热情高涨。经过精心布置,原来简易的板房大变样了:两间板房中间的墙壁上贴着两个巨大的“爱心”,写着“鸡冠山爱心幼儿园”;两间板房的门上分别写着“太阳班”和“月亮班”,室内外布置了许多活泼可爱的卡通画。家长们闻讯带着孩子前来,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最让我们激动的是,几个才2岁多的孩子也兴奋地叫着、笑着、跳着,仿佛是在给我们最真诚的鼓励。
我们根据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儿童发展的需求,探讨板房区流动幼儿园的工作特点。大家一致认为,在特殊时期建立起来的流动幼儿园应当成为以儿童为中心的社区学习环境,带动家长一起开展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应是其不可忽视的任务。这个相对固定的板房幼儿园在周一到周五为孩子提供学习活动,欢迎家长旁观和参与;在周六面向家长做亲子活动和咨询活动,并发放早期教育宣传单。
7月26日上午,上海团队第二工作小组开展了亲子活动日及家庭教育咨询日活动。我们在前期的活动中发现,由于当地条件、资源有限,家庭教育存在着忽视儿童游戏功能、忽视亲子关系發展及完全放养等现象。为此,第二工作小组经过分析讨论、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不仅吸引了鸡冠山爱心幼儿园的家长们参与,其他幼儿园的孩子和家长也纷纷慕名前来,近40名2~6岁的儿童及其家长挤满了小小的板房。志愿者们为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小鸡小鸭”“小白兔上山”“切西瓜”“碰碰乐”“手指歌”等亲子游戏,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发展儿童的语言、认知、动作,更重要的是让灾区的家长们认识到亲子互动的重要性,体验到与孩子共同游戏的乐趣。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不少家长逐步掌握了一些陪孩子游戏的实用技能。最后,家长们还拿到了我们精心准备的、针对0~3岁和3~6岁儿童心理抚慰及其家庭教育的“温馨指导手册”。
在第一和第二工作小组工作的基础上,崇州当地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参与到“流动幼儿园”上海团队的工作中来。比如,崇州市教育局的幼教教研员王燕老师成为跟我们一样每天在板房幼儿园“打卡”的志愿者。
由张明红和姜勇两位老师带队的第三工作小组在接手板房幼儿园工作的同时,应附近社区的邀请,去这些社区的图书馆为孩子们提供早期教育服务。于是,第三工作小组紧急磋商,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在鸡冠山新区的板房幼儿园开展工作,另一路进入新的社区开展早期教育。
2.探索灾后重建的幼教混龄课程模式
上海团队在工作中根据灾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特别需要,将重点放到了支援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学重建上。
首先,从关注儿童发展的基本着眼点出发,通过积极有效的调整确保儿童早期发展的机会。因为来流动幼儿园的孩子较多,我们就将他们分为4个小组,大、小年龄幼儿各2个小组,每个小组活动1小时,9点到10点一组,10点到11点一组。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还增设下午2点到3点的一个班。
其次,即使是在板房幼儿园,我们还是坚持每一期做一个主题活动课程。例如,围绕“我们都是好朋友”这个主题,志愿者老师给孩子们带去了木偶表演“找朋友”、探索活动“彩色的数字朋友”、故事阅读活动“到处都有好朋友”、美工活动“爱心连连串”、户外活动“齐心协力打大灰狼”等寓教于乐的各类教学活动,在促进孩子认知、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同时,让孩子在活动中认识并体会到“朋友”所包含的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分享分担等意思;让孩子知道即使遭遇了灾难,还有很多很多朋友在关心、爱护他们,只要大家互帮互助,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过不了的坎。
此外,由于板房空间有限,志愿者就充分利用室外场地、墙面、角落和桌面空间,因陋就简地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志愿者用一张毯子和几个玩偶排演了幽默风趣的舞台剧;用一沓废报纸作材料组织了其乐融融的亲子活动;用一本大书完成了温馨感人的早期阅读活动。第四工作小组的志愿者们还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天气情况,增加了户外分组活动的时间。他们用地垫分出阅读、建构、益智、美工、运动等动静有别的区域,每天有意识地调整活动内容。从支持儿童的需要出发,志愿者们尝试了特殊时期的混龄课程模式,创造了适合在板房里教学、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的课程。
3.形成有利于儿童心理抗逆力培养的师幼互动
在崇州流动幼儿园工作的50天里,上海团队的所有志愿者都是辛苦而幸福的。流动幼儿园受到了孩子们及其家长的欢迎。每天清晨,当拉着“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红色横幅的“大篷车”开进鸡冠山新区时,孩子们便跑着、跳着,喊着“老师来喽,上课喽”,跟着车子奔向板房幼儿园。志愿者老师每天都井井有条地组织着活动,或在室内带着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或在室外带着孩子们跳韵律操、吹泡泡、玩彩虹伞……
为什么要在地震灾难发生之后,以“流动幼儿园”的形式进行幼教援助?什么样的方式有利于灾后儿童心理重建?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流动幼儿园”项目给儿童带来了提升心理抗逆力的师幼互动过程。儿童在灾后亟需心理支持和安抚,开展这方面的教学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流动幼儿园”项目的实践中,来自上海的教师与灾区的孩子们分享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獾的礼物》等充满温情的图画书,这些带有一定情感抚慰作用的内容正是身处特殊心理阶段的孩子所需要的。大量因陋就简开展的户外游戏活动和室内区域学习性游戏活动,帮助孩子获得了愉快的心理体验,增加了安全感,构建了积极参与的心理状态,增加了良好的与成人和同伴的互动。
当时,一个2岁不到的孩子一直引人注目。第一天到幼儿园时,由于担心他年龄太小,我们建议他奶奶带着他在一旁观看。哪知孩子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不管是讲故事、念儿歌,还是做早操、玩游戏,他都来回跳跃,老师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还不时地捣点乱。看着他的表现,我们既好笑,又欣慰。好笑的是他毫无章法,乱来一气;欣慰的是他的表现无疑在告诉大家他很快乐,因为有幼儿园,有老师,有小伙伴,还有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和玩具。两天后,孩子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他被公认为小班的进步之星,全然没有了前几天调皮的模样,而是跟着老师认真学儿歌、做游戏。之后,在流动幼儿园里,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人物。离别时,很多志愿者会抱着他舍不得走,他也一直跟在志愿者老师的身后,依依不舍地送了又送。2018年幼教援助十年回访的时候,这个孩子即将小学毕业,他和奶奶专门赶到幼儿园跟当年的志愿者老师们见了面。我们相信,地震幼教援助给灾区孩子的心理支持将影响他们的人生,帮助他们走得更远更好。
二、支持灾后心理重建的幼儿园教师培训
在“流动幼儿园”项目上海团队第一工作小组到达之前,四川幼教界的同行就提出了师资培训的10个专题。上海团队各个批次工作小组据此逐步安排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
一是针对震后幼儿园教师的状况进行心理辅导。地震后很多幼儿园损失惨重,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他们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悲痛,还要去安抚哀痛的家长。事实上,我们抵达灾区后也发现,当地的幼儿园教师非常需要心理援助。于是,我们打电话给在汶川做心理辅导后已经回上海的左志宏博士,请她再次奔赴崇州和都江堰。左志宏老师对闻讯赶来的100余位幼儿园教师集中进行了心理辅导。她组织了“松树搭窝”“小鱼游泳”等心理游戏。随着主动参与游戏的教师越来越多,会场里的笑声也越来越多。有一位教师开始还在低声泣诉,但最终她起身主動加入到了游戏队伍中,脸上也逐渐泛起了笑容。“我心有快乐,给你快乐,给你快乐,让我们大家都快乐;我心有幸福,给你幸福,给你幸福,让我们大家都幸福……”伴随着动人的歌声,接受心理抚慰的教师们互相传递着快乐、幸福与爱。
二是根据当地幼教教研工作的需要开展专题教学研究培训。在抵达四川第一周对板房幼儿园进行调研时,当地的幼教教研人员和幼儿园园长就迫切地提出自己的需要,希望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们提供专业培训。我们感动于当地幼教工作者的忘我精神和敬业态度,在第一周就为都江堰、崇州和成都三个地区的约450余名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作了5场专题讲座。这些教师培训活动重在探讨灾后学前教育重建、大灾之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0~3岁儿童早期教养的问题,受到了当地幼教界的欢迎。第二工作小组抵达后,黄瑾老师又分别在崇州和都江堰两地为近300名来自崇州、都江堰和成都的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及部分教研员作有关灾后课程重建的讲座。她以数学领域为例,向教师们介绍3~6岁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规律,传递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最新动态,并运用具体生动的案例和课题研究成果,分析如何整合各类资源促进儿童的数认知发展,优化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教育。这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不仅使灾区幼儿园的教师们开拓了视野、打开了思路,更引发了他们对灾后课程重建的深层思考。
三是聚焦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教学培训,为崇州幼教工作者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研讨活动。我们上海团队中有一批幼儿园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他们不仅在板房流动幼儿园认真热情地给灾区孩子带去各种教育活动,还接受当地幼教界的邀请,为灾区幼儿园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并开展现场研讨。例如,上海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业务园长龚敏老师在灾区幼儿园进行示范教学,并作题为”如何开展有效的集体教学”的讲座;上海嘉定实验幼儿园王珏老师和金洁老师在崇州的板房幼儿园开展有关早期阅读的现场教研活动。这些现场教研活动受到了灾区幼儿园教师的热烈欢迎。
在流动幼儿园工作期间,上海团队组织了15场教师专题培训和园本教研活动,培训崇州、都江堰和成都的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约1760人次;开展家长培训和亲子活动,累计受益儿童6000人次。
三、我们在地震幼教援助中共同成长
“流动幼儿园”项目上海团队的工作在8月30日结束。崇州市教育局宣布,由怀远镇幼儿园接管鸡冠山新区板房幼儿园,四川省金苹果教育机构担任手拉手协同支援单位。马上就要返回上海了,我们依依不舍,但又感到十分欣慰。在与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与崇州同行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离别前,很多志愿者开始理智地思考:我们要给这里的孩子和教师们留下我们走了之后还有用的东西。
什么是“我们走了之后还有用的东西”?虽然“流动幼儿园”项目活动是有期限的,但是我们希望它能给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教育影响。比如,早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刚接触灾区的孩子时,我们发现他们缺少早期阅读的经验,对阅读图画书没有兴趣,拿起一本书翻一翻,很快就会放下。于是,在每天的户外自主活动中,志愿者老师总会投放图书,坚持在图书角带着孩子们阅读。志愿者老师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讲故事,鼓励他们看完一本再换一本;鼓励大哥哥大姐姐给小弟弟小妹妹读书……慢慢地,孩子们到图书角读书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再如,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为了培养孩子洗手、洗脸、刷牙的卫生习惯,志愿者老师为他们购买了牙膏、牙刷、毛巾、肥皂等生活用品,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洗手、收拾垃圾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年后重访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年那个只有2岁的孩子已是正在准备参加中考的小学毕业生,当年的调皮宝宝已经成为爱学习有礼貌有理想的好学生。
虽然“流动幼儿园”项目活动是有期限的,但是我们希望它能给当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专业影响。志愿者们见缝插针,因地制宜地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无论是培训者还是被培训者,大家都不顾地震后各种不利的物质条件和心理压力,投身于专业的教学研究。十年中,这批当年参与培训的教师,已成长为崇州地区幼儿园特级教师、园长、副园长和科研骨干教师,他们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和上海市幼教界在科研及教学方面始终保持联系,还在当地申请和开展了100多个幼教科研项目,成为崇州市幼儿教育的核心力量。
虽然“流动幼儿园”项目活动是在板房开展的,但是我们希望透过小小的板房幼儿园,对当地灾后重建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最后一批志愿者撤离之前,我们欣慰地看到崇州市教育局对于板房幼儿园的安置计划。十年后重访时,我们看到了崇州幼儿教育的大发展。据崇州市教育局幼教中心主任王燕老师提供的数据,崇州灾后重建公办幼儿园7所,新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30所,实现了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或公益性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3%,3~5岁幼儿入园率达98.51%。
作为志愿者,我们在给崇州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的同时,也从崇州带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如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所言(2009):“在汶川大地震这个由瓦砾和血泪筑成的课堂里,我们不仅学到了脆弱和坚强的辩证法、荒谬和理性的辩证法,而且学到了平凡和神圣的辩证法、日常生活和终极关怀的辩证法……我们因此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理解自然和文化的关系,而且能更好地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更好地在提高饮食起居的富裕程度的同时,追求心灵深处的神圣境界。”
我们在流动幼儿园工作中学习“顽强生活”。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活,更加热爱当前生活,更加充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在简陋的板房幼儿园工作,看到了灾难中克服困难顽强生活的各种人,感受到珍视生命、坚强面对人生的精神。这种精神注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当年的志愿者都已经成长,不少人成为幼教界的重要研究人员和高校管理人才,成为上海市的幼儿园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和园长,当年的研究生也已经在专业工作中崭露头角。经历了当年汶川地震幼教援助工作,无论今天的我们在什么岗位上做什么工作,都已经成为擁有这样“顽强生活”精神的人。
我们在流动幼儿园工作中收获“战友情谊”。一群来自不同单位、从事不同性质工作的幼教工作者,一群由高校教师、幼儿园教师、研究生组合而成的志愿者,因为“流动幼儿园”项目的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大家在崇州共同生活、共同工作,每天清晨一起出门,无需多说就能做到相互配合、分工明确,根据计划给“流动幼儿园”的孩子组织活动;在别人身体不舒服时主动承担工作,给予细心关怀和照顾;为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同伴在灾区过上一个特别难忘的生日。“战友情谊”是令人终身难忘的,因为共同的目标,因为特殊的情景,还因为那些艰苦中的协力互助,那些完成任务后分享经验的愉悦欢乐。我们非常珍惜这种将伴随终生的战友情谊。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在流动幼儿园工作中践行“大爱儿童”的价值观。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儿童放在中心位置来思考幼儿教育问题。感谢地震中所有四川幼儿园教师,也感谢所有参加“流动幼儿园”项目的幼教工作者,我们在2008年夏天,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专业智慧,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考试。可以骄傲地宣布,我们都通过了这次事关“大爱儿童”的考试。我们确信,这次考试的结果将伴随我们一辈子。无论我们在哪里工作,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是践行“大爱儿童”价值观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