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2018-03-01 11:25卜宪贵潘永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扎根理论构建

卜宪贵 潘永生

摘 要: 使用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4名中国国家拳击队高级教练员的访谈数据进行定性分析,构建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研究显示,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由个人特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态度、管理技能、人际关系6个维度25个范畴构成。模型的建立为拳击教练员的评估、培训、职业发展等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扎根理论;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8)06-0050-06

Abstract: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excellent boxing coaches need to ha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boxing team of 14 senior coaches interview data qualitatively, constructs the Chinese boxing coaches competency model by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boxing coaches in China is divided into 25 categories: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skills, professional attitud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l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selection, train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boxing coaches.

Key words: grounded theory; Chinese boxing coach; competency model ;construction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国际拳联的“去业余化”改革,标志着拳击运动由专业化向职业化过渡,拳击教练员职业化进程对其胜任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对于教练员胜任力还无统一标准与界定,而对于拳击教练员胜任力研究更是匮乏。研究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构成,探究拳击教练员核心胜任能力,找出其影响因素和逻辑机理,有针对性进行评价、培训与评估,对于提高和发展中国拳击教练员整体胜任力水平有重要实践和理论意义。

1 文献回顾

1.1 胜任力概念研究

Mc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力”概念,将其定义为:“能将某岗位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价值观、某领域知识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普通绩效的个体特征 [1]。”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不同工作岗位胜任力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但胜任力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目前学界对胜任力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以McClelland、Boyatizis[2]、Spenser[3]为代表的“特征观”,认为影响优秀绩效的不是外显的知识与技能而是鉴别性的隐形胜任特征;以Fletcher[4]、Cockerilletal[5]为代表的“行为观”,该观点认为影响优秀绩效的是可以测量和评价的个体外显行为;以Ledford[6]、Byham & Moyer[7]为代表的“综合观”,该观点认为对于胜任力评价与测量应该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本研究以“综合观”为指导,将拳击教练员胜任力界定为:在中国特定竞技体育组织情境下,绩效优秀拳击教练员在训练比赛中表现出的个人特质、动机、知识、能力等胜任指标。

1.2 中国教练员胜任力研究

综观近十年(2008—2017)中国教练员胜任力研究,涉及田径、武术、举重、篮球、足球、体操、乒乓球等10余个运动项目,研究主要集中于文献综述与胜任力模型理论构建。代表性成果有:刘鎏建立了足球教练员胜任力模型[8],邱芬、姚家新建立了专业教练员模型[9],尹碧昌建立了田徑教练员胜任力模型[10]。模型构建方法普遍使用文献综述、访谈、内容分析,计算胜任特征频次、平均数等统计分析,研究方法与过程相似,导致研究结论科学、严谨性受到质疑。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使用扎根定性研究方法,遵从实际实践,从现实现象出发,进行理论构建,运用扎根理论构建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整体逻辑思路是:首先,对中国教练员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构建起初步半结构化访谈框架;其次,进行深度访谈并完成开放编码、选择性编码,提取出概念和主范畴;再次,将核心范畴聚类并确定关联,完成模型构建,并与相关研究文献对话;最后,讨论模型对于中国拳击教练员启示以及未来继续研究方向。

2.1 理论性抽样

依据理论性抽样原则,首先确定样标,以中国国家拳击队(男队、女队)的14名教练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如表1所示)。

为了保证理论饱和度,男子拳击队8名教练员与女子拳击队6名教练员采用关键事件访谈法(BEI)[11]访谈。然后,将访谈文本进行扎根定性分析,来确定拳击教练员所表现出的胜任力。

2.2 数据收集

使用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收集数据,利用STAR工具,见表2所示编写拳击教练员访谈提纲。每例访谈时间一般为1.5至2小时,共计23小时。

每访谈一位教练员进行一次编码,不断比较,直至第12名拳击教练时发现无新概念或关系出现,继续访谈2位教练员仍无新的发现,判断理论已经饱和。

3 扎根研究

3.1 开放编码

在开放编码中,尽可能使用被访者原话,以呈现其感受或态度;有信息模糊或不能把握的,通过访谈等方式向被访者经过确认,结论一致后形成最终结果,以此反映数据内容。

以逐行、逐句、逐段的方式编码,使得资料中概念自然涌现出来。编码的编号规则为:PA-B,其中PA为被访谈人编号,B为访谈资料中涌现的第B个概念,例如P11-6表示编号为P11的被访谈人的访谈资料中涌现的第6个概念。共从资料中抽象出89个概念及其所属的28范畴,如表3所示。

3.2 主轴编码

编码中发现,范畴间存在一定类聚关系,经过分析、讨论、比较,将范畴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最后确定范畴可以按个人特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职业态度、人际关系分为六类。与个人特质相关的范畴有:成就动机、责任心、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这些体现了拳击教练员内在特质;专项经验、选材知识、体能训练知识、持续学习能力是对拳击教练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计划能力、临场指挥、技术诊断、训练负荷的控制、创新能力、关注细节、收集信息、伤病预防是对拳击教练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激励、团队合作、影响力属于拳击教练员管理技能;责任心、主动性划归为职业态度;支持和协作划归为人际关系。因此,将上述25个范畴合并为6个类属,如表4所示。

3.3 选择编码

在对范畴和关系类别反复分析基础上,探讨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成因,根据Spenser[3]的“冰山”胜任特征模型结构,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划分为显性基准性胜任特征,将职业态度、人际关系、个人特质划分为隐性鉴别性胜任特征,将核心范畴确定为“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按此核心范畴构建模型,如图1所示。

3.4 饱和度说明

本研究在完成第12位教练员的访谈数据开放编码后,发现已无新概念和关系出现,继续访谈2位教练员并做开放编码后,确认理论已经饱和。

3.5 理论对比验证

将研究得到的因素和相关文献比较,多数因素在以往研究中能找到相应支持,如表5所示。

1)在专业知识维度中,优秀拳击教练员所具备的选材知识、体能训练知识、专项经验、持续学习能力在[LL]前期文献中找到了验证;在个人特质维度中,优秀拳击教练员所具备的成就动机、竞争性、自我控制、应变能力也找到验证。

2)在对教练员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研究中,学者们过多注重教练员的创新能力、临场指挥能力、技术诊断能力、计划能力、训练负荷控制能力、伤病预防能力、沟通等,而忽视教练员的收集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在职业态度中,主动性没有找到验证,属于本文创新提出。以往学者注意力集中在研究教练员个体的特质,强调了个体的成就动机与责任心,忽视对于教练员个体职业态度中主动性的研究,这是本研究的新发现。

4)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激励、团队合作、影响力属于教练员管理技能,而不属于教练员专业技能范畴,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突破。

5)在人际关系维度中支持、协作属于本文的新研究,前期胜任力研究中缺失人际关系这一重要维度。因此由个人特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职业态度、人际关系6个维度构成的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比以往理论可更好解释拳击教练员胜任力。

4 机制分析

4.1 拳击教练员需要具有特殊个人特质,在训练比赛管理中所采用的行为模式或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拥有某些个人特质的强弱。本研究发现优秀拳击教练员具备较高成就动机、自我控制、应变能力、竞争性四要素。成就动机能够激发拳击教练员工作的热情,使其爱岗敬业。同时拳击项目的高度对抗性,使得长期从事拳击训练的教练员竞争性增强,拳击比赛千变万化,随时都有意外情况发生,对教练员应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练员自我情绪控制与稳定也保障与运动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

4.2 拳击教练员专业知识是拳击教练员工作的基础和起点,包括运动员选材知识、体能训练知识、专项经验、持续学习4部分。通过访谈得知大多数拳击教练员都是优秀专业运动员出身,退役后从事教练员工作,具有丰富的专项经验以及体能训练知识,但由于拳击竞赛规则修改频繁,拳击竞技水平不断提升,要求教练员不断学习,教练员持续学习也成为提高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4.3 专业技能指教练员在训练比赛中,利用各种方法手段解决训练比赛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维度包括训练负荷控制、技术诊断、计划能力、临场指挥、创新能力、关注细节、伤病预防、收集信息8个部分。一名优秀拳击教练员要能够合理安排多年、常年训练计划,具有制定缜密计划的能力,进行训练负荷控制,对于训练中的技术细节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与纠正,并且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在比赛中能够灵活机动进行临场指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做到运筹帷幄。

4.4 管理技能指拳击教练员运用知识技术与流程完成训练目标的管理能力。管理技能维度包括教练员的影响力、激励、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5个部分。在拳击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建立与发展关系,通过沟通与交流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练员主导性和運动员训练主体性。及时有效发现训练中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至关重要。在拳击训练中教练员的激励以及影响力会对运动员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同时相信团队成员并促进成员之间合作成为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

4.5 人际关系指拳击教练员在训练、比赛、管理工作中能有效地建立和维护与运动员、行业同仁及上级行政领导等之间的合作关系。人际关系包括支持和协作。领导支持包括政策、经费、场地、器械、后勤保障等对于项目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协作包括教练组之间、教练员与医务人员、科研人员、裁判员、后勤人员等协作,现代竞技项目发展要求资源整合、平台整合与系统整合,因而协作共赢尤为重要。

4.6 拳击教练员职业态度是其自身对所担任的教练员职业角色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职业态度包括主动性、责任心。通过访谈优秀拳击教练员都表现出了对于拳击事业的热爱、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为国争光的荣誉感。

5 讨论与分析

通过机制分析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能充分反映拳击教练员的职业特征,同时是一个多维的、具有内部关系的胜任力模型。该模型机理见图2,是以“个人特质”为起点,是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态度、管理技能、人际关系的发生点。在实际训练工作中,拳击教练员只有具备了与实际工作环境相适应的个人特质,才能更好地完成训练比赛工作。专业知识、职业态度是拳击教练员个人特质转化为专业技能的中间环节。人际关系、管理技能使得拳击教练员与其训练工作环境及运动员间良好共处关系得以实现,具有共协作用。个人特质、专业知识、职业态度、管理技能、人际关系最后都作用在专业技能这一点上。专业知识、职业态度的发展可以很好地通过迁移转化为执教技能,人际关系、管理技能与专业技能发生共协作用,有助于拳击教练员实现较高工作绩效。

基于拳击教练员的职业特征、工作内容,对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6个维度讨论如下:

5.1 拳击运动项目特点及拳击教练员职业特点要求教练员应在面对复杂激烈的训练比赛场面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稳定性,而这种心理稳定性则需要由其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个人特质来做保证,例如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成就动机、面对复杂局面的自我控制和及时应变能力等。针对性加强对教练员的成就动机引导、工作责任心强化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能够调动教练员的内源动力,激发工作热情,起到源头激活作用。

5.2 专业知识是教练员从事拳击专业教学训练的根本和基础。随着拳击运动职业化进程的改革,赛事得以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运动员竞技水平日益提高,对拳击教练员的专业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当前竞技体育领域内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等层出不穷,要求拳击教练员在结合自身运动实践向专家学习的基础上,去参加各种理论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持续学习至关重要。

5.3 拳击教练员专业技能是其胜任力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其执教水平的客观标准。良好的专业技能是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保证,教练员需要根据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对具体的训练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计划、预判和处置,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手段来完成训练目标。

5.4 拳击教练员的管理技能与其他行业管理者管理技能相比较具有其特殊性,因为他们不仅是训练比赛的计划者,也是训练比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更是整个训练比赛过程的控制者和创新者。作为整个训练比赛工作的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控制者及创新者,拳击教练员职业特点要求其应具有全面的管理技能。因此拳击教练员需要具备与比赛、训练相关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才能合理制定训练计划、正确指导运动员训练、统筹全局,从而完成既定任务和实现预期目标。

5.5 拳击教练员的人际关系是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拳击教練员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能否与运动员、运动队工作人员、行业同仁、上级领导之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场地器械保障等都有较大影响。现代竞技项目发展要求资源整合、平台整合与系统整合,因而协作共赢尤为重要。

5.6 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必将体现在教练员的职业观念、态度及行为上的改变。当前在拳击教练员的选拔与任用上,通常关注拳击教练员的专业经验、专业技能较多,而很多时候却忽视了拳击教练员职业态度这一胜任能力构成要素。拳击教练员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拳击人才的重任,体现拳击教练员职业态度的胜任特征主要有责任心、主动性两方面内容,教练员对于拳击训练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同时会潜移默化影响运动员,使运动员能够自觉完成训练计划,同时教练员的主导地位得到彰显,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建构了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首次提出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是由个人特质、职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人际关系6维度组成的立体综合模型。

6.1.2 中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模型具备25个胜任范畴:专项经验、体能训练知识、临场指挥、沟通能力、成就动机、应变能力、选材知识、训练负荷的控制、计划能力、责任心、持续学习、竞争性、技术诊断、自我控制、解决问题能力、伤病预防、创新能力、影响力、团队合作、关注细节、主动性、支持、协作、收集信息、激励。

6.1.3 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把25个范畴归纳为个人特质、职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人际关系6个维度。专业知识维度包括体能训练知识、选材知识、专项经验、 持续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维度包括创新能力、计划能力、技术诊断、关注细节、训练负荷的控制、收集信息、临场指挥、伤病预防。管理技能维度包括沟通能力、激励、影响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职业态度维度包括主动性、责任心。人际关系维度包括支持、协作。

6.2 建议

6.2.1 构建的拳击教练员模型以及具体指标体系可明确拳击教练员核心素质,有针对性对教练员进行评价、培训与评估,有效提高拳击教练员整体胜任能力,对拳击竞技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6.2.2 使用质性分析构建我国拳击教练员胜任力理论体系,是一个新的尝试。由于没有将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因此无法明确单个自变量多大程度上解释因变量变化,故研究结论还需后续进行指标量化,进行相应实证研究,明确各因素变动影响和验证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 D.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1):1-14.

[2]Boyatzis, R.E.The Competent Manager: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M].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82.

[3]Spenser, L.M., Spenser, S.M.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93:222-226.

[4]Fletcher, S.NVQs, standards and competence:a practical guide for employers, managers and trainers[M]. London:Kogan Page, 1991.

[5]Cockerill, T., Hunt, J., Schroder, H. Managerial competencies:fact or fiction?[J]. Business Strategy Review, 1995(3):1-12.

[6]Ledford, G. E.Paying for the skil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ies of knowledge workers[M]. Compensation & Benefits Review, 1995,27(4):55-62.

[7]Byham, W. C. & Moyer, R. P. Using competencies to build a successful organization. Pittsburgh[M]. 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 Inc, 1996.

[8]劉鎏.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7):52-55.

[9]邱芬,姚家新.我国专业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评价量表的建立及测评研究[J].体育科学,2009(4):17-26.

[10]尹碧昌. 我国田径教练员胜任力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 2014(6):59-67.

[11]McClelland, D.C. Identifying competencies with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8,9(5):331-339.

[12]李继辉.我国田径教练员显性核心素质结构体系的构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5):100-103.

[13]潘永生,孙廷旭.体育院校网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探索性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4(1):110-113.

[14]徐玉明,满会磊.我国优秀教练员创新素质的现状及其特征评价[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1):136-139.

猜你喜欢
胜任力模型扎根理论构建
胜任力模型在煤炭销售企业人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素质结构研究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