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光先生在最近出版的《公益向右,商业向左》一书中,呼吁用市场化思维运营公益事业,反对用“无私奉献”的传统道德观念绑架公益。此一呼声随后引发了业界的激烈讨论,以康晓光先生为代表的反对者指出,徐的观点将人类贬低为只能利己不会利他的禽兽,毁坏、否定了中国公益事业的根基。
有关公益的商业和道德本质的争论由来已久。而在当下中国,公益发展更是呈现出一幅悖论的景象:一方面是中产白领们对于公益的时尚式追求,以及各类社会资源的加速涌入;另一方面则是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于特定公益行动的质疑,对于慈善组织暴露的种种问题的关注。换言之,尽管在资金支持、志愿行动上,社会大众对公益慈善的参与越来越频繁、深入,各个领域的共识和资源不断聚集,但在价值观层面,不仅是社会大众与公益人士之间存在越来越多的沟通障碍,公益行业内部也呈现出撕裂的趋势,徐永光和康晓光的辩论即为一例。
伴随互联网兴起和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中国公益发展进入了井喷期,但与此同时,种种问题也暴露出来——从行业腐败到组织定位的模糊,从商业逻辑与道德动机的关系,从政府监管到社会自发的平衡,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析其背后的观念和结构性根源?
正如陶传进所言,中国公益事业自1990年代以来的发展,来自某种人们未必全然意识到的社会特质的迅速变化。但是,在經历初期的理想主义阶段之后,其发展也很快遭遇各种体制化、专业化和竞争加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正如公益从业者姚遥所揭示,当理想情怀淡化,当公益组织的博弈功能消失,它就可能蜕变为单纯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治理的工具。如此,康晓光所寄意的“利他主义”就会失去附丽。“专注营利”的“社会企业”的单向度发展,不仅会背离姚遥对“公益本来就是左的”之价值预设,也将引发陶传进式的忧虑:在这种背景下,将社会组织重新监管起来的趋势是否会逆潮而上?
今天的慈善场正被各种名利场所包围,公益事业的发动,往往依赖各种“时尚”资本的烘托或娱乐明星的站台。而这一切,实际也源自几位作者所共同意识到的,那最初催生慈善事业发展的公益伦理精神的淡化。
正如吴强所言,相比欧美公益慈善事业几百年发展所本的新教伦理,中国究竟应当依循怎样的公益伦理、发展出怎样的社会形态加以应对?他敏锐意识到,明星慈善现象不仅是泛娱乐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去政治化”的症候。当社会正义的议题被简单消解为技术官僚的治理问题,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就可能沦为娱乐明星们的一呼、一哭或一条微博。这将比康晓光所担忧的“利己主义”更为棘手。
曾桂林先生意识到,当前的公益发展困境,实际也正是当代中国在政府、资本和社会三者之间所形成的复杂博弈关系的体现,它呈现为在西方慈善公益理论、中国本土语境和历史传统之间寻求平衡的特殊纠葛。在这种意义上,我们需要重新返回历史去寻找智慧。无论是传统中国的“互助”传统,还是社会主义中国扶贫的历史经验,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新教伦理,还是中国古典的儒释道精神,乃至颇受新兴精英人士所青睐的藏传佛教,都可为未来中国的“公益再造”提供某种启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