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6例疗效观察

2018-03-01 18:43李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1期
关键词:静脉溶栓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

李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1.35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不采用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内科急症。2013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比疗效,現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AMI患者5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AMI诊断标准,根据盲选法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0~75岁,平均(57.8±6.5)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39~75岁,平均(56.9±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批准,患者和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符合溶栓条件:持续胸痛超过半小时,含化硝酸甘油不缓解;相邻两个或多个导联ST段抬高,肢体导联≥0.1 mV或胸导联≥0.2mV;发病时间12h以内;年龄75岁以下,体质较好。排除标准:排除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出血以及妊娠患者等。

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绝对卧床,镇静止痛,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口服转化酶抑制剂、B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①观察组溶栓前嚼服阿司匹林300 mg,然后将150万U的尿激酶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0.5 h。溶栓后第2天口服阿司匹林300 mg,1次/d,连续2 d后,改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 mg,长期服用。溶栓6 h后,皮下注射5 000 IU低分子肝素钙,以后每12 h皮下注射5 000 IU,持续1个星期。在对AMI患者进行溶栓时,必须观察其血压的变化,对于突发状况需要有及时应变的能力,同时也要特别注意AMI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②对照组不使用尿激酶,而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 mg,1次/d,连用3 d后改为100mg,1次/d,长期口服。其余治疗方法与观察组AMI患者一致。

观察指标:治疗前进行血常规、凝血系列、CK-MB检测、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下壁心肌梗死加做V3R-V5R,V7-V9),溶栓后每30 min行1次心电图检查,共6次。治疗后6、8、10、12、14、16、20、24 h查CK-MB。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再通率以及病死率进行记录和观察。冠状动脉再通标准:①胸痛自治疗后2h内显著减轻;②心电图治疗后2h内ST段下降≥50%;③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④CK-MB峰值提前到14 h内;除①+③外,同时具备两项以上者判断为冠脉再通。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78.57%(2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的10.71%(3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死率7.14%(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病死率的28.57%(8例)(P<0.05),见表1。

讨论

AMI是内科中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MI发病率也呈现出连年升高的现象,这也是造成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AMI治疗关键就在于在疾病早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将血栓清除,从而尽快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的濒死心肌,保存左心室功能、降低病死率。目前常用的溶栓治疗包括静脉内溶栓和冠状动脉内溶栓。冠状动脉内溶栓是将溶栓剂直接注入冠状动脉内血栓部位,从而能够在局部大大提高药物浓度,有效提高溶栓效率,增加血管再通率。不过这种治疗方式有很高的设备和技术要求,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只适合于大型医院,目前在中小型医院中尚未能完全普及。静脉内溶栓相对而言要简易许多,并没有太多的硬性需求,能够在基层医院中推广普及,不过出血发生率却比较高。溶栓治疗方法有着快速、经济、简便、易操作等特点,当AMI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而耽误了就诊时,可以使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尤其是在缺乏医疗设备的情况下,静脉溶栓是最好的选择,是在中、小型规模的医院尤为适用。

本研究表明,基层医院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的临床治疗效果佳。基层医院在设备和技术方面还有所欠缺,无法进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且诸多AMI患者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差,尿激酶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具有显著效果,而且价格低廉,适合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静脉溶栓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