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泽楠,夏国恩
(1.广西财经学院商务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530003;2.广西财经学院教务处,广西南宁530003)
教育发展具有内生属性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外部关系规律即社会关系规律,要求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为教育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而定出自己的发展方向(潘懋元、董立平,2009)[1]。这一基本关系规律构成了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推动高校主动识别和积极对接社会发展在特定阶段呈现出的人才需求。
2013年以来,跨境电子商务持续迅猛发展,社会对跨境电商外贸业务人员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在此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如何在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上进行与时俱进的对接性调整成为本文展开的逻辑起点。本文遵循CBE课程设置方法,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招聘广告的职位描述与任职条件,结合KSA量表对国际商务人才能力的一般性进行总结,准确识别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结构,并以此为据科学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认为,课程设置的起点是确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学生心理发展的逻辑顺序以及社会的教育需要。然而,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对学科、学生以及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广泛差异。
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属于操作性工作岗位,是典型的应用型人才。鉴于此,面向跨境电子商务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在兼顾学科与学生取向的基础上应更偏重社会实际需求,在方法论上可遵循广泛运用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能力本位教育理论(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 CBE)(庞世俊,2010)[2]。该理论认为,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能力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点。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应就某个岗位群聘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业界专家,依据他们的专业知识确定岗位的工作职责与相应的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确定从事该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一般而言,所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分别是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以及反馈(吕鑫详,1999)[3]。
在研究过程中,受限于可支配资源的有限性,我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在“前程无忧”集中搜索、整理和分析跨境电商企业招聘广告来识别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企业招聘广告包括工作描述与任职条件两类基本信息,前者详细说明岗位职责、工作条件、履行职责所使用的工具等,后者详细说明有效履行职责所需的技能、能力及其他资历与资格。招聘广告源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基于业务与组织发展而进行的科学、准确、有效的工作分析,是分析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的第一手可靠资料。可以说,基于企业招聘广告来识别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结构,并由此确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在方法论上同CBE理论高度吻合。
此外,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跨越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以及外语(跨语言销售与跨文化交流)三大学科门类,属于典型的国际商务复合型人才。考虑到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遵循CBE理论识别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同时,充分借鉴学界对国际商务人才所需能力的一般性界定。西方学界通常采用KSA量表(Knowledge、Skill、Ability),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识别社会对国际商务人才在知识、技能与能力三个维度的真实需求结构,该量表将国际商务人才的能力结构划分为国际经济学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其他相关知识、通用能力四个基本模块。这一量表在西方学界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量表的有效性以及调查结果的可靠性(Prestwich and Ho-Kim,2007)[4]。在调查过程中,通过受访者对四个模块中不同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回答频率对其进行排序,从而较为客观和准确地识别出社会对国际商务人才提出的需求。
作为国际贸易的新业态,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对传统国际贸易的营销手段、操作流程以及支付方式等进行变革性流程再造,形成一种成本更低、方式更便捷的跨境交易方式。现代网络技术的注入产生了新的知识、技能与素质需求,并由此形成诸多新的工作岗位,如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美工、平台设计与优化、后台数据处理等,其中,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能力与商务英语专业最为相关。
2007年,Prestwich与Ho-Kim利用KSA量表,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业务的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知识、技能与能力需求结构,结果显示,企业更看重写作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计算机能力、项目领导力、商业伦理、跨文化交流六个方面的能力[4]。2010年,Milhauser与Rahschulte基于KSA量表的研究表明,企业最看重商业伦理、文化差异、团队协作、法律知识、写作能力、战略规划六个方面的能力。二者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上都确认了写作能力、团队协作、商业伦理、跨文化交流在国际商务人才能力结构中的重要性[5]。
就国际商务人才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结构而言,西方跨国公司或具有国际市场业务的企业更看重人才的能力。相较而言,受访企业认为国际商务或国际经济学知识并没有计算机技能、写作能力以及跨文化管理等能力重要。当然,企业之所以更偏好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公司职员大多为本科生,基本上都经过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训练[4,5]。对于具备广博、扎实国际商务及国际经济学知识的大学生而言,能力是影响他们是否胜任国际商务工作以及进而取得可持续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说,系统性知识累积是获取工作机会的前提与履行工作职责的必需,能力素质则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关键与职业发展的分水岭。
以“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为岗位搜索关键词,在“前程无忧”网站集中收集来自于深圳、杭州、广州、福州、宁波、北京、厦门、成都等地64家跨境电商企业的招聘广告,其中深圳31家,杭州15家,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这表明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系统梳理64家企业的工作描述后发现,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利用跨境电商网络平台发布产品、利用网络渠道挖掘目标客户、回复客户询盘、报价、寄样、订单跟踪、货款跟进等。为此,我们将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岗位定义为:在充分掌握产品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社交平台在内的各种媒介挖掘目标客户,通过跨境电商网络平台发布产品,优化线上产品,清理滞销产品,并及时回复客户询盘、报价、寄样、跟进客户、促成订单、跟踪订单、跟进货款,直至最终完成线上出口交易。显然,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岗位的核心职责为跨关境网络销售或跨语言网络销售与跨文化网络销售,其基本特征有二:一是通过网络媒介挖掘与维护客户,二是通过网络平台呈现和销售产品。
我们基于64家企业招聘广告职位描述对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工作定义为出口导向,并未将进口业务囊括在内,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其一,64家企业的招聘岗位均为出口业务,这基本符合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以出口为主的实际情况。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占进出口总规模的91.4%,2015年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占进出口总规模的83.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张周平认为,从结构上看,跨境出口电商的比例将长期高于跨境进口电商的比例,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将始终以出口为主。其二,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跨境电商发展,帮助传统外贸企业和外贸产业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转型升级。其三,进口业务与出口业务是相对而言的,所涉及的流程几乎一致,而且在全球供需结构矛盾凸显的大背景下,出口端的压力远大于进口端,出口业务远比进口业务复杂,对进口业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实质上已囊括在出口业务的能力结构中。
(续表 1)
系统梳理64家企业的任职资格后发现,企业对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所提出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外语水平、国际贸易实务知识、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计算机能力、网络营销、网络客户关系维护、团队协作与心理素质等方面,详见表1。其中,跨文化交流、网络营销与网络客户关系维护等知识主要帮助从业人员通过网络媒介挖掘与维护客户,而外语水平、国际贸易实务知识、跨境电商平台操作等技能与知识主要帮助从业人员通过网络平台呈现与销售产品。
从表1来看,64家企业均在任职条件中明确外语与跨境电商平台的要求,表明这些是从业人员开展工作的必备技能,属于门槛性技能要求,是同工作最直接相关的显性技能;约36%(23家)的企业在任职条件中明确列出国贸实务知识,表明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也是同工作直接相关的显性知识。外语、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三方面的技能或知识要求印证了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业态所具备的跨学科属性。首先,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分支,同电子商务、网络技术、软件平台等密切相关;其次,交易的跨境属性必然涉及报关、报检、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等进出口环节,同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密切相关;最后,跨关境交易自然意味着跨语言交流与跨文化沟通,同外语技能与跨文化沟通密切相关。
跨境电子商务跨越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外语三大专业学科门类,英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自然成为最重要的人才培养专业。就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而言,由于工作内容并不涉及跨境电商平台设计与后台管理维护,64家企业招聘广告所提出的专业主要集中于国际贸易与英语(包括商务英语)两个专业,并在整体层面呈现出明显的商务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偏好:28家企业明确提出“英语专业优先”,2家企业提出“英语专业,最好通过专业8级”,个别企业的招聘信息明确表示该工作为英语岗位,极个别企业提出“熟练英文,懂二外优先”的任职条件。
对于企业招聘广告在整体层面所呈现出的英语专业偏好,可能的解释有二:一方面,企业需要显著提升个体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一般而言,学习者在学习群体共同形成的模拟语言环境中需要进行长时间的(2年左右)反复操练,渐进性与累积性特征明显,对语言环境与群体学习环境的依赖性较强,所以个体学习者很难在工作环境中通过自学显著提升英语水平。相反,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不仅易于自学,而且适合“干中学”与“学中干”,即学习者在工作环境所塑造的直接经验系统比在学校课本知识所形成的间接经验系统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很多从业人员能在三个月的外贸工作中全面熟悉和系统掌握进出口流程,却很少有从业人员能在三个月的外贸工作中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近年来,很多外语院系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将国际贸易专业的骨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通过应聘储备基础性门槛知识,也为工作环境中的终身学习奠定跨学科学习能力。总之,面向跨境电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必须夯实英语基础。
在能力要求方面,团队意识与网络客户关系维护是企业最看重的两种能力,尤其是团队意识。表1显示,一半以上的企业在任职条件中明确提出应聘者应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这与西方学界基于KSA量表的调查结果相吻合,表明中外企业都看重从组织行为层面对个体行为提出刚性要求,即需要所有员工通力协作,提升组织整体绩效。此外,由于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工作是跨关境网络销售或跨语言网络销售,本质上属于销售行业,企业往往通过目标管理给员工设定明确的业绩要求与末位淘汰机制,所以“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与良好的心理素质”被很多企业列为任职条件之一。
此外,23家企业在任职条件中提出“熟悉电脑操作及office、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这与西方学者基于KSA量表的调查结果一致,表明计算机能力尤其是熟悉办公软件已成为从业人员的通用技能。个别企业还提出“熟练PHOTOSHOP操作”,体现出部分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由于自身较低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不得不提出更高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条件。部分企业还列出影响职业发展的外围支持能力,即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源整合和业务推进能力、良好的团队管理、很强的目标管理能力和执行力。不少企业在任职条件中明确提出“需具备一定的产品知识”,熟悉产品、了解产品的关键参数与信息是从业人员销售产品的知识起点,是从业人员与客户展开对话、沟通或谈判的核心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工作核心是跨关境网络销售、跨语言网络销售或跨文化网络销售,其基本特征有二:一是通过网络挖掘与维护客户,二是通过网络呈现与销售产品。通过对国外KSA量表与国内64家企业招聘广告任职条件的系统分析,我们将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任职要求分为三个基本维度:一是展开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二是展开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三是支持短长期职业发展的基本能力。前二者关系到毕业生能否获得工作岗位并顺利展开工作;后者关系到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即能否在工作岗位上走得更快、更远。
图1上半部分列出了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工作核心与基本特征,下半部分列出了胜任这一工作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要求。从图1下半部分来看,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所需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进出口实务、网络营销以及网络客户关系维护,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外语、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以及计算机三个方面,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跨文化商务沟通、团队意识、商业伦理以及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西方学者基于KSA量表的研究结果,我们增添了跨文化商务沟通和商业伦理两种基本能力,着重强调网络营销与网络客户关系维护两种知识。
首先,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本质工作是跨语言网络销售,最根本性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网络渠道挖掘海外客户。据福步论坛统计,论坛中求助最多的问题便是“如何开发海外客户”。在浩渺的网络世界主动搜寻客户或被动等待客户询盘如大海捞针,而对手如云的残酷性、网络客户的稀缺性以及平台流量的有限性又使其难上加难,很多企业只有极少量的点击量,很多从业人员数月之内只有个位数的询盘。围绕“如何开发海外客户”这一根本性问题,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网络营销知识,通过公司付费平台及各种免费网络媒介尤其是国外常用社交软件与沟通方式多渠道主动搜寻客户,高效且针对性推送公司产品信息,尽可能在网络世界所构筑的海量产品信息池中让更多的海外客户准确了解公司产品信息,从源头提高产品询盘数量。
图1 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工作本质及其知识、技能与能力结构
在提高产品询盘数量的同时,更要提高询盘转化率(将询盘转化为订单的比率)。询盘转化率因行业不同存在广泛差异,但很多跨境电商企业的询盘转化率非常低,有的1000个询盘中只有几个客户最终下订单和完成交易。毋庸置疑,在公司信誉、产品质量既定的情况下,恰当的沟通技巧与跨文化沟通能力是业务员提高询盘转化率的关键。只有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贸业务人员才能更好地了解国外客户的商业文化、消费偏好、心理特征等,从而在网络客户挖掘、回复询盘、报价、谈判、促成订单等各环节避免可能的文化冲突,与国外客户保持高效交流和顺畅沟通,构建并始终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多次到广东调研跨境电子商务,走访了数十家企业,并与部分企业资深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展开深入探讨。其中令我们困惑的焦点问题便是:在同样具备英语技能和平台操作技能的情况下,为什么业务员的外贸业绩存在广泛差异?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表示,在具备应有的英语水平和熟练平台操作后,影响业务员业绩的关键因素笼统称为管理学意义上的“能力黑箱”,这些能力很难明确界定,但业务员的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珠峰外贸学院告诉我们,拉开应届毕业生差距主要有四方面的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抗压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以回复询盘与客户沟通这一环节为例,一般而言,80%的订单往往在4-11次跟进后促成。期间,业务员应如何根据客户信息去客观评估与全面认知客户?如何基于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针对性沟通?如何在客户停止回复后择机适时而恰当地重启话题?这些千变万化的细节问题需要业务员基于具体情况展开具体分析,不断总结。课本知识仅是对丰富的人类活动的粗线条总结,而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其衍生出的细节问题千变万化,唯有具备系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能力,方能从容面对。西方学者基于KSA量表的实证分析也表明,在具备应有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各种能力才是影响员工业绩的关键。
最后,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为全球企业所看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业伦理在人类传统文明的基础上构筑起面向21世纪的全球商业文明,有效规约人类在商业活动中可能表现出的过度贪婪与短视。长期来看,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唯有恪守商业伦理,合法经营,合规操作,诚实守信,互惠共赢,方能保持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帮助企业实现基业长青。为此,我们借鉴西方学者基于KSA量表的实证分析结果,将商业伦理增添为跨境电商业务员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为《国标》)是高校推进商务英语办学的纲领性文件,既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一般性规约,又赋予各校应有的灵活性。《国标》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维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国际商务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显然,我们关于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分析同《国标》的指导性要求在基本方向与主要内容上是一致的。
《国标》的指导性规约毕竟是整体性的,而面向跨境电子商务的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国际贸易学、网络营销学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进出口流程和主要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具备英语应用能力、跨境电商实践能力、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国标》规定的“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论文”五方面的课程体系,一方面,我们尊重社会需求对外语技能的强调,始终将英语能力作为面向跨境电子商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底色,进一步优化现有英语课程,夯实学生的外语基本功,例如,将大一的语法课与写作课合二为一,增加写作的课时与份量;另一方面,在现有商务英语课程框架中融入跨境电商课程群,主要包括经济学(英)、商学精要(英)、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外贸函电(英)、网络营销(英)、国际商务谈判(英)、跨文化商务沟通(英)、商务礼仪、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以及跨境电商平台实操。这些课程的加入将突出学生面向跨境电商的商务知识与技能以及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在课程类型上,我们将经济学(英)、商学精要(英)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三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与英语听、说、读、写等传统课程具有相同的课程性质,体现出商务英语与英语商务的有机统一,而非简单的“英语+商务”,如Ellis和Johnson(2002)所言,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双重教学目标,一是教会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更为得体地使用英语,即商务英语;二是教会学生用英语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即英语商务。
考虑到在长期职业发展生涯中,毕业生可能随时主动或被动进行工作调整,面向跨境电子商务的商务英语专业还必须尽可能培养宽口径人才,一方面,要强调大一、大二阶段的英语技能提升,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确保他们在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工作中遭遇职业危机时还能在传统的英语岗位寻求新的职业起点;另一方面,增设外贸单证、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东南亚投资与贸易、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等选修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更宽泛的国际商务类课程,既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进行可行的职业规划,又为适应更多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性门槛知识,形成初步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基于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任职条件,遵循《国标》的指导性规约,我们从宏观维度的教学模式和微观层面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调整,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强调实践教学,基于“干中学”的基本逻辑,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累积商务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而言,高校属于间接知识系统,其主要优势是有助于学生系统性学习间接知识(经他人理论化和课本化的社会知识);而企业为员工提供了直接知识系统,使他们在岗位中直接感知工作,直接积累经验,直接总结学习。因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高校要强化实践教学,主动与企业合作,协作育人。在具体教学中,一方面,通过现有外贸实习平台和跨境电商综合模拟实训平台进一步强化校内实践,让学生全面熟悉进出口贸易所涉及的环节,进行跨境电商平台实操;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学校的校企协作育人,笔者所在学校与深圳市电子商务协会合作组建了广西-深圳跨境电商学院,协会承诺为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提供6-8个月左右的跨境电商业务员实习机会,从而保证让学生在毕业前能在跨境电商企业以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身份驻场实习。
第二,强调国际化办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海外环境中拓展国际化视野,在真实的异质文化环境中磨炼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是从业人员提升询盘转化率与维系良好客户关系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当前大多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然而,该课程往往由国内教师承担,师生虽然用英语交流,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跨语言交流和跨文化沟通,授课质量大打折扣,学生获得的仅是跨文化沟通意识,对文化冲突以及如何有效实现跨文化沟通缺乏真实体验。对此,高校应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将学生半年或一年的学习放在海外,或者至少让具有扎实跨文化交流经验的外教承担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笔者所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大三时集体到海外(如泰国、马来西亚、英国、法国等)学习和实习半年至一年时间,并面向法国、东盟、东欧等优先招收留学生,在学校搭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习和生活平台。
第三,强调能力提升,让学生在群体学习的互动环境和丰富的大学生活中切实提升思维品质、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具备应有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各种能力是影响员工业绩的关键,教师应切实通过任务型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问题思考、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形成性评估等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社团活动、专业比赛、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不断锻炼和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课堂活动的设计应始终围绕如何切实提升学生能力而展开,同灌输或传递知识相比,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应放在优先位置。与此同时,课程考核不应过于偏重知识重现,而应偏重于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
基于我国64家跨境电商企业招聘广告的实证分析表明,跨境电商外贸业务员的工作核心是跨关境网络销售或跨语言网络销售,胜任这一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进出口实务、网络营销以及网络客户关系维护,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外语、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和计算机,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跨文化商务沟通、团队意识、商业伦理、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与之相适应,我们在人才供给端增设跨境电商课程群,并在培养模式上充分利用学校学习的群体性与互动性,以问题与任务为导向,切实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积极推进驻场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通过“干中学”直接感悟、总结与掌握工作技能;大力发展国际化办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异质文化环境中磨炼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国际化商业视野。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端的人才要求,切实推进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从而服务于我国外贸行业基于“互联网+”的转型升级,服务于我国新时期以“一带一路”与自贸区战略为引领的新一轮开放型发展。
[1]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
[2]庞世俊,姜广坤,王庆江.“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对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0(10):21-23.
[3]吕鑫详.对“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对理论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9(3):46-49.
[4]Prestwich,R.Ho-Kim,T.Knowledge,Skills and Abilitie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jors:What We Teach Them versus What Companies Need Them to Know[J].Journal of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2007,19(1):29-55.
[5]Milhauser,K,I,Rahschulte,T.Meeting the Needs of Global Companies Through Improve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rriculum[J],Journal of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2010,21(2):7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