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要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全民阅读”理念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为提升全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构建能够为更多的人们进行阅读提供便利。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功能发挥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互联网 服务平台 构建方式
1 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
1.1 系统构架分析
1.1.1 数据层
能够为平台层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1.1.2 平台层
具有数据储存、挖掘和计算的能力,可以将多数据中心调度引擎提供给多区域智能中心,为采集公共文化服务类大数据提供保障。
1.1.3 功能层
主要负责数据的储存、管理、分析等。
1.1.4 服务层
将大数据分析结果呈现出来。
用户在服务层对各项数据的利用率以及点击率能够呈现出人们的需求,有助于该服务平台依据这些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内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可视化分析基础上,信息展示体现出交互性和动态化特点,这样一来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推荐结果,获得用户认可,最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能够为制定更加科学的业务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1.2 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资源系统建设
1.2.1 资源整合
将各图书馆中全部资源统一到一个资源平台中,实现对各个领域如教育、商业、企业等资源的融合,能够将一站式服务提供给用户,这一用户不仅仅为读者,同时还包含各个机关与企业,图书馆资源类型呈现出较强的丰富性。
大数据分析平台与资源平台相连,用户需求可以被大数据分析模型全面统计,这样一来图书馆以及资源生产者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战略和决策,图书馆可以针对用户需求购买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各图书馆之间实现数据融合,能够弥补小型图书馆在资金等方面的缺陷,同时还可以减少重复购买资源的现象,有助于实现资源节约。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应拥有一个统一的联合目录,为不同用户查找实体图书馆资源、灵活调用各大图书馆资源提供保障,有助于提升服务的统一性。
1.2.2 资源按需定制
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形成了海量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为用户快速找到自身所需内容提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大数据平台分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可以将用户的实际需求充分的展现出来。在全面掌握用户行为、阅读习惯等的基础上,将用户需求作为导向来进行资源的加工和整理,为有针对性的进行资源推送奠定良好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类型和资源会越来越多,必须确保资源检索过程便捷、传播利用速度快,因此应积极构建图书馆元数据库,各图书馆应对内部资源首先进行分类处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录库和资源标引进行资源重新分类,为读者更加快速的进行资源查找提供保障。
2 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功能发挥路径
2.1 优化检索系统
在资源分类与整合基础上,成立统一资源平台,设定专门登录入口,为读者浏览图书馆内部全部资源提供保障,整个过程中读者不需要不断的切换各个资源库,同时资源所属资源库也会被显示在检索结果中。用户在采用关键词进行资源检索时,如果查不到结果,系统会自动将相关资源以及关键词推荐给读者,在对读者下载、阅读以及历史检索进行记录的背景下,能够在用户下次登录时将资源及时推送给读者,为读者借阅时间、高效阅读提供保障。
2.2 定制主题信息推送
以读者年龄、层次、爱好等出发定制差异化用户界面,在分析读者阅读时间、浏览习惯以及借阅行为等的基础上,结合阅读习惯、审美需求等制定界面,读者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界面进行阅读,同时还可以利用平台有针对性的选择最新图书推荐、文化大讲堂等服务,平台会分析用户需求推送时间,主动的为用户提供服务,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服务质量。
在用户资源定制基础上,平台会利用数据挖掘模型,对读者的知识水平、专业、阅读量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实现准确的资源推送,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字资源和馆藏资源排名,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阅读参考。
2.3 拓展移动借阅渠道
合理整合数字资源、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都需要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应用,在此基础上有助于移动阅读功能的拓展,确保读者在获取资源时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者在资源检索馆藏情况时可以利用终端,明确是否存在自己所需资源借阅历史可以在个人中心查询,还可以在线完成续借、预约借阅等操作;在利用移动端在线阅读的背景下,可以同具有相同阅读爱好和习惯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还可以在线向馆员咨询,有助于实现阅读资源流动的目标。
2.4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服务方式
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具有整合服务的能力,读者可以在线得到借、还、移动应用、电子阅览等多种服务,同时读者的阅读喜好也可以被这一平台全面分析,因此读者可以获得良好的自主推送服务。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会在此基础上发布各类活动,如书画展、知识大讲堂等,并综合应用多种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如3D展现和在线直播等,通过各种线上发布活动,激发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积极进行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构建,能够在线上给予读者更多的良好的阅读服务与体验。在此基础上人们的阅读不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图书馆互联网+服务平台同其他行业以及领域的结合,还可以推动金融、智慧城市建設以及教育等领域的全面发展,最终为构建良好的公共文化环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祥,舒玉坤,基于互联网+云图书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02):1-6.
[2]卡着才让,关于牧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研究[J].青年时代,2017(23):251-252.
[3]崔雁黎,张洪艳,“互联网+”时代书业一站式平台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互动模块的框架和功能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6 (06):28-31.
[4]李易宁,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 (10):80-84.
[5]陈新颜,电子书阅读器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使用的现状与前瞻[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 (03):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