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合作、竞争,提高课堂效益

2018-02-28 07:34李红红袁红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案效益过程

李红红 袁红燕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成为教育者们既关注又关心的话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要付诸于实践行动,在教学中可以以导学案为依托,结合小组合作实施“主动·合作·竞争”的学习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分组。如何进行科学的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知识,就成为了打造高质量课堂的重要前提。可以依据学生第一次考试成绩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等,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人员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要发挥每个学生个体作用,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责任,在小组中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意识。各组位置由老师根据学生身高和纪律等其它因素安排确定,以后每月调换一次位置,按每月每组所得各方面分数的总排名进行自由选择;小组内部由组长根据组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排位。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据自己和学科的特点,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我主要是按照以下模式进行:

一、巧设导语,情感导入

作為语文教师应依据教材,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在教学《我的母亲》一文时我借助电脑为学生下载了沙画《反哺情深》这个视频,进行导入,在放视频的过程中好多学生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接着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作为子女你为父母做过什么?父母为你做过什么?你要为父母做些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些开放性问题,有力地渗透了感恩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心中对父母的爱,使他们想到了感恩,也使得组内成员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小组的凝聚力。

二、自主完成,预习导学

课前分发导学案,让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字词的音、形、义,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等,夯实双基。学生预习后,有了高度的自信,上课就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学生通过预习还会提出许多非常有见解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充分加入到教学过程中。

三、合作探究,研讨展示

教师的导学案要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从而完成导学案上设定的学习目标。教师设计的问题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与思维方式,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层次、坡度,要让学生在最初的成功之后敢于挑战自己,回答较难的问题,而且要面向全体,根据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来提问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益。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调控讨论过程,坚决克服低效讨论或不专心讨论、讨论不分层或层次不明显、不能落实分层达标的问题,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学生质疑,精讲点拨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针对导学案、课堂学习,发现、提出疑难问题,教师结合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重点的讲解,归纳总结,补充释疑。

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这一部分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同学包括老师在内共同来完成,教师起一个引导作用。巩固练习,检测学生上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是检测学生是否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练习的设计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消化、巩固知识,同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每道题目应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同一知识点不要重复考查。

六、课堂总结,进行反思

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做出总结,对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总结本课时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口头进行反思,也可以在导学案的最后用书面形式进行反思,教师通过批阅,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利于对后面教学工作做出调整。

这样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促使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把握教材;使得学生能够迅速进入课堂;便于学生思考,学生总是在“想”,而不总是在“听”;学生“乐”学,使课堂充满了张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李红红,袁红燕,山东淄博市工业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学案效益过程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