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欣悦 孙婷
摘 要:幼儿消极等待现象近年来受到了关注,绝大多数幼儿的消极等待现象分析主要集中在大班幼儿这一年龄段。文章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小班幼儿的消极等待现象,希望通过减少小班幼儿的消极等待时间来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研究发现,小班幼儿消极等待现象呈现发生环节多、等待时间长、等待表现繁多等现象,且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针对研究结果,提出调整小班幼儿的作息时间、灵活教学、整合活动环节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消极等待
作者简介:付欣悦,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课程与管理;孙婷,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江西 南昌 33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分类管理背景下江西省普惠性民办师资保障政策研究”(编号:18YB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3-0123-03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强调:要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此外,《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等待。消极等待现象是指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幼儿在等待教师组织下一个活动时,所处的一种无所事事、不作为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静坐发呆、乱跑乱动、闲聊说笑、无目的地玩玩具,以及哭闹不止等行为(这是完全有别于积极等待的)。对于尚不熟悉幼儿园常规生活的小班幼儿来说,若不及时处理消极等待,会直接加重他/她们的入园不适应。因此,分析并消解幼儿消极等待现象是幼儿尽快适应园内生活的前提。
幼儿总是在教师一遍遍强调规则与纪律的漫长等待中,白白浪费时间,消极等待。张伟丽从集体教学活动中发现,部分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幼儿成了永远等待教师点名的被动“交往者”。比如,晨间入园幼儿消极等待做早操,盥洗期间也有幼儿嬉笑打闹消极等待,还有离园时消极等待家长来接,等等。综观已有研究,主要是以理论分析为主,缺少实证探索,本研究将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等实证研究方式来探索小班幼儿的消极等待现象。
一、研究方法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刚入园,他们对园内生活和环境不熟悉,消极等待现象尤为突出。加上小班幼儿词汇贫乏,语言表达显得不流畅,并且他们在陌生人面前讲话往往不大胆、不自然,这就给研究小班幼儿的消极等待现象增加了难度。基于小班幼儿的这些年龄特征,本研究以观察法为主,辅之以教师访谈。研究对象主要是N市X幼教集团三所园的六个小班,个案观察的研究对象则是通过整群抽样法从三所园中选取其中一所幼儿园的两个小班各一名幼儿进行观察。表1为个案观察对象的情况表。
1. 观察法。笔者初期先对A、B、C三所园共六个小班进行了预观察,大致了解了三所幼儿园的小班一日生活作息时间及各环节等待情况,接着,再在此基础上,从三所园中每个园随机抽取一个自然班,共三个自然班,每个自然班观察一周,并设计具体的观察记录表。最后,又在三所园中随机抽取其中一所园的两个小班各一名幼儿进行个案观察,记录方法主要采取连续记录法,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消极行为表现及相应的教师表现做连续不断的详细、完整记录。
2. 访谈法。笔者对观察班级的主班老师进行了结构式访谈,并提前设计好访谈提纲,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比较严谨,能紧扣幼儿消极等待主题进行谈话。同时,由于问题是提前设计好的,教师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对幼儿消极等待现象的认识和看法,有助于收集到更为完整的信息及探究幼儿消极等待的深层次原因。
二、结果分析
1. 研究结果。
第一,小班幼儿消极等待的环节和时间。通过收集整理并分析数据,得到了三个自然班的消极等待环节和时间表,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除去幼儿园小班幼儿午睡时间段12∶30-15∶00的150分钟不计,幼儿在园保教时间总计为390分钟,而消极等待时间长达165分钟,剩下的225分钟主要是户外体能和游戏外活动及教师组织室内教学活动的时间。在165分钟的等待时间里,幼儿主要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喝水、盥洗、如厕,还有午餐时吃饭快的幼儿等待吃饭慢的幼儿,午休结束后穿衣快的幼儿等待穿衣慢的幼儿。
第二,小班幼儿消极等待现象中幼儿的整体表现。通过预观察及参考文献的整理分析,制订了观察记录表,大致将小班幼儿消极等待表现整理为以下几类:离座嬉闹、无目的玩玩具、静坐发呆、哭闹、翻东西和告状。观察采取的是事件取样法,幼儿消极等待现象一发生就即刻记录。表3和图1是研究者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结果,为离园环节内26名幼儿的表现。
从以上结果可知,小班幼儿消极等待表现最为常见的是哭闹,等待过程不知所措,更加重了分离焦虑,这也符合小班幼儿新入园不适应的特点。此外,消极等待表现突出的是静坐发呆,这与教师整齐划一的高控制紧密相关。出现次数排第三、第四位的是告状和离座嬉鬧,这是幼儿耐不住性子,开始寻求关注和自由了。出现次数较少的是无目的玩玩具和翻东西,这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对于物的热忱并不高。
3. 结果分析。进一步归纳得到小班幼儿消极等待现象的总体特征如下:
(1)幼儿园方面。首先,管理监督力度欠完备。研究者所在的民办园平时由园长和园长助理两个人进行监督和巡视,但园内从托班到大班共四个年龄段幼儿,总共八个班,很明显两个人是无法巡视到位的,这就正好给了教师玩手机、闲聊等机会。此外,该园也未在各个班级装摄像头。虽然目前对于幼儿园是否该安装摄像头尚有争议,但是大部分幼儿园还是都安装了,这也不失为一个让家长放心的监管办法。
其次,作息安排有待完善。这一点在午休环节最能充分体现。幼儿园小班午休时间是从11点45分至14点30分,长达2个小时15分钟。实际上,这么长的时间幼儿并非都能很快入睡,绝大多数幼儿上床后都是转着小脑袋四处张望,还有直接坐起来玩被子的。同样,午休时幼儿醒来的时间也不一致,早醒的幼儿如同晚睡的幼儿一样,只能乖乖躺在床上无尽地等待。
再次,基础设施尚需提升。最显著的就是卫生间:园内卫生间过道非常狭窄,大概只能容下三个幼儿,更不要说让教师进去帮助幼儿整理衣裤。因此,教师通常也是站在外面指挥幼儿排好长长的队伍,然后三个三个一组轮着进去,待幼儿出来后,教师再帮其整理衣裤。这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同时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教师方面。首先,时间观念有待加强。通过实际观察发现,教师对幼儿的消极等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幼儿的时间被浪费。
其次,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对这一点,研究者根据观察数据和资料,将其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处理突发状况能力不足;二是不熟悉教学活动内容和环节。第一点主要表现为集体活动中,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教师会让不相关的大多数幼儿消极等待,而集中解决事件中幼儿的问题;第二点表现为教师在上课前对自己的教案不熟悉,可能还会额外花时间去预习,而让幼儿坐在一旁等待。同时,这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水平不自信的表现。
再次,师幼关系偏向传统。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幼儿教师依然存在对幼儿进行整齐划一管理的现象,而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结果导致了幼儿的消极等待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消极等待现象,并结合民办园自身存在的缺陷,我们相应地提出一些消极等待现象的建议。
1. 幼儿园方面。首先,加强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在幼儿园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应全面安装摄像头,这不仅是对教师的监督,同时也是对家长的负责,让家长更清晰地了解到孩子一天的在园状态,尤其小班家长最为关心孩子在园的适应情况。另外,应加派巡视人员,真正做到巡视到位,对教师未尽职尽责的工作表现予以严厉批评警告,真正做到对每一位幼儿关心负责。
其次,合理调整小班幼儿的作息时间。与其让幼儿醒着等待,为何不调整作息时间,安排更有意义的活动?或者重点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让早醒的幼儿特别是穿衣速度很慢、需要教师协助的幼儿,自己动手独立穿衣,或者是叠被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也利于避免幼儿消极等待现象的发生。
再次,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狭窄的空间不光是浪费时间排队等待,同时也有潜在的危险。幼儿园应改进完善园内基础设施,尤其是教室和卫生间,更应该是宽敞明亮的,更要避免拥挤。
2. 幼儿教师方面。首先,增强时间观念及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工作期间要做到专心工作,此外,还应该具备较高的应急能力和教学能力,以免消极等待现象的发生。
其次,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小班幼儿刚入园,难免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加上幼儿性格差异较大,全天的集体活动必然造成幼儿普遍的消极等待现象。对此,教师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因时因人因景不同,可以是集体活动,可以是小组活动,还可以是个体活动,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减少不必要的等待。
再次,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当今,幼儿园注重培养儿童自主创新精神和尊重儿童主体性的教育,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幼儿教师应不断调查学情,调整教学措施,使幼儿真正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慧敏.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 孙志荣.如何对待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等待[J].幼儿教育,2002,(Z1).
[3] 鄢超云.师幼互动中的等待问题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4,(4).
[4] 张伟丽.减少幼儿消极等待,提高幼儿表达能力[J].课程教学,2013,(11).
[5] 朱细文.积极对待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J].学前教育研究,2004,(2).
[6] 陈美凤.幼儿园应避免集体活动时间的隐性浪费[J].学前教育研究,2005,(2).
[7] 曾正玲.生活活动中幼儿消极等待的原因与消解策略[J].幼儿教育,2009,(7).
[8] 马灵灵.幼儿消极等待现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9] 郑国娟.跟踪观摩诊断破解幼儿消极等待[J].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 保教),2015,(3).
[10] 陈辉.合理计划过渡环节避免幼儿“消极等待”[J].中国教育学刊,2018,(8).
责任编辑 范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