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慧生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30.65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TACE及术后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dab用针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术后第5天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改善情况和中医临床症候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辅助TACE能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针灸疗法;肝动脉栓塞;生活质量;细胞免疫
原发性肝癌是众所周知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常首选用TACE作为治疗方法。但通过导管经血管途径选择性地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或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后,患者往往会产生乏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目前,国内对相关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报道较少,为此笔者结合理论与实际,对针灸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和细胞免疫的影响展开研究,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设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5~81岁,平均(65.43±7.86)岁;病程6~12年,平均(9.53±2.46)年;初治21例,复治1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4~79岁,平均(65.57±7.91)岁;病程5~13年,平均(9.47±2.38)年;初治22例,复治16例。两组上述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批准执行。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及分期标准;②患者均适宜行TACE且未使用过生物制剂;③患者均未进行其他辅助治疗;④患者均无精神及语言、交流障碍;⑤均获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未按要求服用规定药物而影响疗效判断者;②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③患者有其他严重并发病症;④同一时间段患者已参加其他相关研究调查;⑤患者有癫痫史。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首先进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采用化疗药物氟脲苷1000mg、表柔比星40mg及注射用羟喜树碱20mg,运用SeI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并造影,观察肿瘤供血状况,将导管置入至肿瘤供血动脉并灌注化疗药物,然后注射栓塞剂,超液碘化油10~20 mL加适当化疗药物混悬而成,并注入明胶海绵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辅助治疗。具体内容如下:①针刺穴位:主穴为百会、双侧胃区(头部皮针)、内关、三阴交,配穴为肝俞、肾俞、命门及阿是穴;②针刺方法:可将选择的穴位针刺入皮肤,患者有胀麻感即为得气,最后将所有刺入的针轮流捻转3次即可退针。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再休息3~5 d,进行下1个疗程。
判断指标:根据免疫学研究,术前1 d及术后第1、5天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肝素抗凝管),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T细胞及NK细胞的百分比,采用型号为EPICSALTRATM,出产于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的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参考临床中医证候疗效标准进行症状评分,观察症状有潮热、盗汗、口干、乏力、纳呆、腹胀、舌质、舌苔和脉象,按病情轻重,无(0分)、轻(1分)、中(2分)和重(3分)。①显效:治疗后临床证候总积分值比治疗前下降>2/3;②有效:临床证候总积分值比治疗前下降1/3~2/3;③无效:临床证候总积分值比治疗前下降<1,3。生活质量判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Karnofsky体力情况积分标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术中和术后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前1 d免疫细胞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1 d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T細胞及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免疫细胞变化情况对比:在术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后第5天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两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对比: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中医学认为中医治病不仅是对证治疗,也是整体调整。针刺可疏通经脉及络脉、促进气血运行,使机体阴阳平衡,从而消除疾病。而患者经TACE后产生乏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但经过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机制可改变或重整癌细胞基因的排列,逆转癌细胞,甚至消散癌瘤。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扶正与祛邪是其最基本的治疗原则,单一的扶正(补法)或祛邪(泻法)是不当的,必须衡量补泻,运用精心设计的技巧,再细致地辨证论治。中医突出疏肝、理气、解郁的原则,故不能忽视中医针刺的治疗效果。
有学者研究认为,T淋巴细胞亚群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肿瘤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多表现为CD4+T细胞减少、CD8+T细胞增加、CD4+/CD8+比值(表示机体的免疫状态)下降;NKT细胞属于另外一类T细胞,在机体内中重要的抗感染及抗肿瘤免疫等方面的作用,NK细胞属于机体重要的非特异免疫细胞。结合本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1天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 T细胞及NK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第1天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及术后第5天NK细胞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临床证候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1.05%)(P<0.05),同上述观点一致。证实了中医针灸联合TACE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笔者结合理论与实践,建议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必须采用远处取穴,切记取穴要远离癌瘤中央或扩散部位。因为人体恶性肿瘤周围存在有抗癌免疫能力的各种免疫细胞和抗体,可限制肿瘤生长。在癌瘤局部针刺,会破坏包围圈,引致癌瘤扩散。临床实践又告知我们,恰当的针刺可改善患者症状、增强体质,甚至有抑制癌瘤生长的迹象。在肿瘤周围针刺会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免疫机制,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导致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综上所述,针灸辅助TACE能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