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玉成 王建东
摘 要:产教融合历来是职业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县域职业院校的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简称宜兴中专),办学三十多年来努力践行产教融合,历经初始、推进、深化和创新四个融合阶段,为宜兴地方建设输送了大量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完美演绎了县域职教依托产教融合获得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办学变革。
关键词:产教融合;县域中职;办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11-2
产教融合历来是职业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县域职业院校的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下文简称宜兴中专),办学三十多年来努力践行产教融合,紧紧围绕宜兴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地区职业教育布局变换,抓住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办学重点,为宜兴地方建设输送了大量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宜兴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教育及人才支撑,完美演绎了县域职教依托产教融合获得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办学变革。
一、乡镇工业发展,职教蹒跚起步,产教融合初始
宜兴中专是宜兴目前唯一的一所综合性职业类学校,先后有11所学校并入。在1979年—1997年辦学的第一个十年间,是办学起步阶段,办学条件相当艰苦,师生齐动手,边建设边学习。学校的前身主要由原宜兴县经济学校与宜兴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合并而来。应当时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宜兴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在原宜兴电大(1979年建校)的基础上于1989年挂牌成立,与宜兴电大合并办学。招生对象同时面向应届高、初中毕业生,办学形式逐步形成全日制与业余半脱产并存、职后培训与职前教育并存的格局。先后开设机电、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化工机械、统计、营销、文秘等18个专业,培养中专毕业生1500多人;同时还举办各类非学历教育短训班如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人次达14300多。
为了满足当时宜兴乡镇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需要,宜兴县经济学校于1985年4月经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备案,确定为地方办职业中专学校。首批招了会计专业、工民建专业等200多名学生。由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至1988年上半年,学校已形成财会、建筑、机械、化工四个专业在校12个班级的500名学生的办学规模。1988年1月,宜兴撤县设市后,各个乡镇工业进入大发展时期,专业技术人才这块几乎是空白。宜兴县经济学校秉承中国会计之父潘序伦的遗愿,融入全国立信协作圈,得到了快速发展。1988年—1997年,学校事业迅速发展,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在10多个乡镇或部门职业学校延伸办班,与多所部省属中专挂靠办班,办学形式渐趋多样。学校成立联合办学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动员社会力量办学,专业师资队伍不断得到充实,学校开始显现职业教育特色。
二、地域经济腾飞,事业整合壮大,产教融合推进
在1997年—2007年的第二个十年间,学校得以整合壮大。1997年8月,宜兴电大、宜兴市职工中专、宜兴市经济学校合并成立“宜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合并后,教职员工数303人,在校学生数约2200人,班级总数50多个。校园占地面积106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专业设置涉及文经理工各种类别。办学层次有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电视中专、普通大专等。学校成为一所融中、高、成职教于一体,职前职后沟通的综合性职业学校。
1996年初,宜兴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宜兴中等城市为战略发展目标,规划将电大与职教中心进行易地重建。1998年,学校通过江苏省合格职教中心校验收。“宜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更名为“江苏省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校”。新校区建设先后共完成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共注入资金1.1亿元。1999年9月,学校顺利完成搬迁。200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办学层次与规模稳步提升,中专层次在校学生规模4000多人。
1999年学校使用省电大计划,首次招收五年一贯制高职班,从此开始了五年制高职的办学历史。后与多个高职院校挂靠办班,2009年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宜兴办学点,五年制高职迅猛发展,至今在校学生规模达2500多名。
1998年—2007年,宜兴市城东职业学校、宜兴市化工职业学校、宜兴市商业学校、宜兴市贸易学校、宜兴市建设学校等先后并入我校。2007年5月,宜兴技师学院并入我校,学校办学从此又多了技工、技师板块。在校学生规模接近8000人,教职员工突破600人。可见学校布局调整的出发点就是宜兴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学校也因此获得人才培养能力的大提升。
三、产业结构转型,育人加速创新,产教融合深化
2007年—2016年的第三个十年间,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结构变化,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带来了新的职业岗位,另一方面,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素质、技能、专业知识水平要求提高。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必须面向市场,及时适应市场变化,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增设电线电缆、环境保护等专业,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保障。
2007年5月,宜兴技师学院并入我校。我校集全校之力量,编制、修订贯标四级文件,理清学校管理网络,明确部门职责,学校办学走上以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的规范化之路。
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和高质量办学水平, 探索出南北合作、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的办学新模式。与苏北赣榆县职业教育中心校、泰州电大兴化分校等合作招生;把学校直接办到企业:与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江南电缆分校,实现工学交替,形成江缆模式;与江旭铸造有限公司合作,把设备投放到企业,建立共用实训基地。我校学生常态化赴江旭数控专业公共实训基地学习,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江旭模式。
与此同时学校努力探索中外合作,互动交流逐步升温。先后有比利时、意大利、日本、韩国、泰国等国的师生来我校访问、讲学。我校领导赴日本滋庆学院、韩国永进大学考察学习,双方合作开设日韩班,先后开办了四个班共计招生58人,其中成功出国留学的27人,还有14人正在为出国做准备。endprint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践行政府主导式投资合作、引企入校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参与了无锡市旅游职教集团、江苏经贸职教集团、汽车工程职教集团、焊接职教集团等办学联合体。2012年始与江苏理工学院实行“5+2”高职起点、“3+4”中职起点本科项目合作办学模式。
在近三十年的探索中,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和行业需求,采用长线与短线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建立以重点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先后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了三十三个专业,学校现开设中职专业18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0个,普专专业3个。建立了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学校现有机电技术应用类、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建筑工程施工类、旅游服务类等五个专业群,对应的产业链完整。根据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适时进行专业调整,2016年新设的三年制建筑装饰、通信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度就较高。
此时产教融合的人力资源丰厚,时有专任教师694人,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153人,在读研究生37人,“双师型”教师351人,中高级职称教师603人。拥有省特级教师1名、无锡市名校长1名、无锡市名教师1名,无锡市和宜兴市两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140余名。有江苏省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名师工作室1个,无锡市名师工作室2个,宜兴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0个,校级名师工作室20个;省、市中心教研组成员16人。
四、经济新常态化,办学提档升级,产教融合创新
2016年开始是学校新十年征程的开始,学校一如既往追求创新,不断创造新的办学成果。
1.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专业设置对接地方产业。 在学校发展壮大的30多年里,有效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围绕市場经济的发展,挖掘潜力,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前半期主要是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乡镇输送了大批合格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后半期重点是为政府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生产一线工作人员。
2.抓住重大发展机遇,顺势提升学校办学规格。 学校在2012年成为江苏省第一批“3+4”中高职衔接项目的试点学校,随后又成功申报了“3+4”、“5+2”等中高职衔接项目,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2016年学校又升格为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宜兴分院,实现了学校办学层次从中职到高职的华丽蜕变。
3.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牵头组建宜兴职业教育集团。 学校主动整合宜兴职业教育资源,力求形成教育新合力,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目前学校正在研究引企入园的制度、标准以及孵化园的运行机制,包括对引入企业的管理考核机制、校企合作的模式等,有望创新性地推进校企联手的技能人才培养,真正实现“学校即工厂、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徒弟、作品即产品”。
县域中职办学变迁的历程就是一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史,办学变迁较好地印证了产教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方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呼唤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县域中职仍应高举“产教融合”大旗,勇于创新融合模式,着力研究融合规律,努力聚焦融合实效,力争校企双赢、师生“双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