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彬,刘静霞
如何有效解决运动性疲劳,在短时间内恢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已成为运动训练科学和运动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借助现代医学而广泛应用的抗运动性疲劳类药物因其在提高运动能力、延缓疲劳产生的危害,从中医平衡、整体的理论角度阐释了运动性疲劳的成因,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采用中医刮痧、拔罐等外治法, 对人体无创性,比较适合于每次运动训练后的应用,并有相当疗效的穴位刺激法是很值得推广和探讨。如何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加速其消除是运动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随着身体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性疲劳也越来越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突出障碍。从不同角度不项目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试图为运动疲劳康复做出贡献。
近年来,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对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机理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更为科学的阐明。从中医平衡、整体的理论角度阐释了运动性疲劳的成因,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采用中医艾灸、拔罐等外治法,在运动疲劳康复和运动功能恢复优于西医疗法的事实已为大家所公认。在当前反兴奋剂斗争日益深入和严格的形势下,如何运用中医学理论按健美操运动特点严格制定治疗康复方案,促进运动员运动能力及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是本研究的突破点。
我校健美操运动训练队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集训成员为研究对象,随机跟踪抽样18例,其中男队员6例,女队员12例。按随机分配试验方案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根据以往的医疗记录及全面的体检,确定受试者无影响运动能力的病史,未曾服用过各种违禁药品药物。两组在年龄、身高体重、训练成绩等方面, 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负荷运动训练方法。治疗组运动员于大强度训练后1小时后进行治疗,在下肢对应穴位及背腰部对应腧穴处,先刮痧20分钟左右,后置于自制的便携艾灸器中进行15分钟左右,以部位感到热烫但能忍受为度,然后继以拔罐治疗15分钟左右。对照组运动员于大负荷运动训练后,自行休息。艾灸、拔罐有某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康复理疗教研室提供完成。
2.2.1 主观感觉判断(RPE)
人体运动时的主观感觉与工作负荷、心功能、耗氧量、代谢产物堆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运动时的自我感觉是判断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标志。瑞典生理学家冈奈乐·伯格制定了判断疲劳的主观感觉等级表,使原来粗略的疲劳分析变为较精确的半定量分析。如下表1。
表1 主观感觉等级表
2.2.2 脉搏
运动心率包括运动中心率和运动后心率,基础心率,又称晨脉,是指早晨睡醒后并没有起床时的心率。如果心率慢而节奏较为均匀,说明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较强,如突然加快或者变慢,说明可能患病或者过度劳累。
2.2.3 尿液监测
确定大负荷运动周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运动员于次日晨尿液收集样本,并送南阳医专实验室尿常规监测,主要检测红细胞及尿蛋白每毫升含量,跟踪采集周期集训队员晨尿指标,
运动性血尿是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肾脏剧烈震动或打击使之发生创伤,人体不能完全适应训练量的变化,造成肾血管收缩,出现暂时性的肾脏缺血和血管壁营养障碍,导致红细胞渗出,产生血尿。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小有密切关系。一般随运动量的增加,蛋白尿的阳性率与排泄量也随之增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尿蛋白的排泄量会有所减少。运动性蛋白尿的发生与运动量的大小也有密切关系。
根据教练员训练计划把不同负荷训练强度后,对测试组与对照组运动员的主观体力感觉评分表(RPE)的作用观察评判结果。大运动量后下肢肌肉疲劳症状及神经兴奋性比较做出评定。如下表2。
表2 主观感觉评价表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P<0.05试验效果非常显著,说明中医外疗法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大负荷运动后队员的主观感觉评价等症状,次日机能恢复效果良好。然而对照组队员自主感觉P值远远大于0.05,表现出大运动量后,第二天对照组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不理想。
心率可以作为评定机体疲劳的简易指标,验证运动疲劳发生后即时脉搏升高,以及疲劳程度缓解后心率也随之变缓慢。 从表3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即时脉搏P值大于0.05无差异,晨脉搏数据显示P值小于0.05差异性显著。
表3 脉搏测试
运动周期中,治疗组与对照组运动员于次日晨尿液收集样本,跟踪采集周期集训队员晨尿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t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如下表4。
表4 尿液测试指标
在整个集训过程中,随着训练阶段运动量逐渐升高, 治疗组和对照组P值大于0.01却小于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运动员尿液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采用拔罐、刮痧等中医外疗法刺激健美操运动训练队员相应穴位,通过运动员的晨脉搏恢复、主观体力感觉评判、运动后晨尿等指标的比对分析,充分证实了此疗法在减轻运动员肌肉酸痛症状、缓减疲劳;快速修复肌肉群中微结构,稳定情绪、调节尿液指标变化等作用显著;加快健美操运动训练队员疲劳部位肌肉超量恢复,对运动机能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1] 孙德利,张琰.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5).
[2] Nieman DC.Is infection risk linked to exercise workload[J].Med Sci Sports Exerc,2000,(Suppl):S406-411.
[3] 洪玉珊.委中穴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4] 马书彬.血清肌酸激酶等指标对高中田径队员进行训练监测的研究[D]. 武汉体育学院.20100501.
[5] 韩雨梅,郑晓莉.优秀龙舟运动员尿液1H NM R代谢组学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