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关注儿童自主发展和需求的方法

2018-02-27 13:31高慧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策略

高慧

[摘   要] 数学新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关注到数学学习的本质。教学环节等设计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气氛,让数学课堂看上去“十分热闹”。但是这热闹的背后孩子对基本知识有所掌握,基本的数学素养有没有得到提高是值得广大教师深思的问题。教师应思考如何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把关注落实到儿童本身,向儿童的需求回归,让他们用自由的方式享受学习;以儿童需要的方式驱动教学,把数学还给学生,使数学学习过程更有意义。

[关键词] 数学课堂;儿童需求;策略

在心理学中,学习需求是指人对未知事物的渴求,为满足自身生产、生活以及发展需要,并在学习动机驱使下的一系列反应。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一、关注数学课堂儿童需求的必要性

文中的“儿童需求”特指的是儿童的学习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方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根据其学习动机理论,学习需求到底属于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还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因其学习动机而异。无论动机是什么,只要是学习者自身产生学习的需求,往往学习更加容易事半功倍。主要研究出于自我实现需要而引发的学习需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笔者认为首先还是要授人以“欲”。当学生自己产生学习的需要,这就是奥苏贝尔所说的学习的内驱力。当然本文研究的主要是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动机,与通常所说的好奇心、求知欲大致同义。朴素的哲学观点早就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基于这种逻辑思考,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基于儿童需求驱动课堂是数学学习真正发生的核心逻辑。

卢梭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他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他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关注儿童自身需求,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驱动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这也体现了数学课堂中关注儿童需求的必要性。根据儿童需求的要义,具体可以关注以下三点。

二、儿童数学学习需求类型

(一)儿童探究建构的需求

求知欲就是儿童自主探究、建构的需求。让学习真正发生的逻辑取向首先在于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在需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对问题解决具有强烈的认知内驱力,就会在数学问题解决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创新性解决问题。这时不需要教师的机械讲授,孩子们渴望自己去解决问题,获得心理满足和成功,这也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促进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例如,学生先学习重量单位“千克”,知道其英文缩写“kg”。在学习“克”的时候,教师提问:千克缩写kg,你知道克的缩写是什么吗?学生脱口而出“g”,这个细节处理很简单但却体现了学生是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自主建构的需求的。

(二)儿童展示表现的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最后一阶段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最后“让学习真正发生”还在于满足学生自主展示的内在需求。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自主探究,知识建构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在脑海中发生。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即知识的外化,进行听说读写综合的实践能力。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也希望能有机会向别人展示自己。21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学习不应该仅仅发生在脑海里,更应该发生在课堂中、生活里。通过激发儿童自主展示的内需,我们的孩子才能习得更深刻的知识与技能,在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获得更高的自我效能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学习策略、理解视角,他们对于学习成果的展示也会处于不同角度。这时,教师应随机适合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展示情况,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评说每个学习成果的亮点,即使有欠妥的展示,也能通过对比,给予学生有效强化,给予学生适时的激励。

(三)儿童交往互动的需求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数学教学不仅是关注数和形的抽象认知过程,也是人际交往的社会化的过程。从学校角度而言,学生的人际交往包括生生交往和师生交往。

1.生生交往即学生之间的交往

数学教学中,在个体独立思考前提下,适当采取小组合作的讨论方式,尤其是在中高年级,可以增加交流机会,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2.师生交往即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往

学生具有向师性,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他的某个任课老师,得到老师的肯定就是学好这门课重要的需求,即外部学习动机。

三、关注数学课堂中儿童需求的方法

(一)对接生活驱动儿童需求,让数学学习妙趣横生

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现实生活世界既是数学的根基,也是儿童数学学习的经验之源。与生活对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让数学回归其生活化本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提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情境相结合。教师经常会设置买东西、解决实际问题等情境引入新课,其目的就是对接儿童生活的需求,让数学学习更具现实意义,让学生更亲近、更喜欢,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举个例子:在教学元角分一课。需要探索1元=10角时,这个知识也是大多数孩子在生活或多或少地运用过,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设置了发红包这个孩子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喜羊羊的红包是10张1角纸币,懒羊羊红包是一张1元的纸币,打开红包后,懒羊羊大哭。这里老师追问学生懒羊羊大哭的原因以及他大哭有没有道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唤醒他们学习经验。以上案例,教师始终抓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二)精選素材驱动儿童需求,让数学学习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苏教版二上《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即认识乘法的第一课时,在通过例1教学让学生获得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用几个几相加来表示。例2在此基础上以及学生此前已有的关于加法含义的旧经验来引入乘法。教材呈现了一幅电脑的图片,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如图:然后在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直接告知学生要表示4个2相加,还可以用4×2或2×4来表示。笔者觉得这样呈现,学生对于乘法与加法之间知识的建构联系不是很明确,没有顺应学生需要有意义学习。

师:表示几个几相加,你会列出算式吗?

生:4个2相加,2+2+2+2=8

师:再加一排,表示几个2相加,你会列出算式吗?

生:8个2相加,2+2+2+2+2+2+2+2=16

师:再加一排表示幾个2相加,你觉得这个算式怎么样?

生:12个2相加,这个算式好长,好麻烦。

师:如果再加一排呢,你觉得这个算式怎么样?

生:太长了,好烦啊!

这个时候,教师再相机讲授,在数学上像这样表示几个几相加的连加算式,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例如:4个2相加也可以写成4×2,这样的算式更加简洁方便。这样学生习得的认识乘法的知识,是学生经过自主体验,将新知识顺应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来的。这样的学习过程一定是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

(三)组织活动驱动儿童需求,让数学学习立体丰盈

儿童好动是由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造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学习过程,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到知识的同化、顺应过程中去,让学生多多经历体验数学学习发生的过程。给他们创造一个积极活泼的数学学习环境,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1.合作活动

数学教学不仅是关注数和形的抽象认知过程,也是人际交往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在个体充分思考的前提下,采取小组合作的讨论方式,可以增加交流的机会,构建信息多维横向沟通。对于人民币,孩子一点也不陌生,而对于这一经验的最早认知应该来源于生活。认识元角分并了解了相关知识以后,学生都有应用于生活的需求。所以在新授课结束之后教师安排了小小商店——模拟购物活动。首先进行学生分组,每组6人,每组设一名售货员,一名收银员。其余扮演顾客。教师准备若干价值不同的商品图片以及一张交易记录单,学生准备学具人民币并分组活动。然后进行购物的模拟。在孩子熟悉的情境中,孩子更容易做到知行的统一,在活动中提升能力,把学习的新知应用于活动。这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也满足了学生的交往欲。

2.个体活动

低年级的孩子在初次接触到加减计算的时候总是容易看不清符号,并且得到错的答案不容易检查出来。比如“5-2=7”很显然是错的。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借助生动的事例和手势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比如说5块蛋糕,伸出手指表示5,吃掉2块,用手势表示去掉2,还剩几块?生一起答:3块。最后师问:蛋糕可不可能越吃越多啊?这样就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减法的含义。笔者认为这都是运动记忆,利用低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将多种感知觉器官协调统一进行记忆。

3.游戏活动

杜威提倡从做中学,学校要重视游戏,过去的多数人对学校中的游戏怀有偏见,认为是浪费时间,他认为,这种看法的背后是人们只把游戏当作了娱乐活动,而没有看到游戏对人生发展的意义。由于数学的抽象性,根据游戏的趣味性等特点,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将活动、运动、游戏与数学课堂结合起来,用“生动”有效地演绎着“深刻”,寓教于乐,学生乐此不疲,数学学习也就随之悄然发生了。

(四)情感体验驱动儿童需求,让数学学习顺其自然

数学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儿童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伴随认知儿童也会经历一系列喜悦、沮丧等感情体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根据课程目标,广大教师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当学生对某一门学习有情感认同,在学习活动中相对表现更积极优异,继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认同感以及需求。

其实,人类对美食的需求不仅在于满足马斯洛提出的最基本的“生存的需求”,更因为“精神愉悦的需求”。虽然不是每节数学的教学内容都能和学生的需求相联系,但是一个经常关注儿童需求的老师一定更能激发孩子喜爱数学的情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以儿童亲近、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站在儿童的立场,满足学生的需求,关注到知识本质,这才是让数学学习真正地发生的核心逻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高丛林.小学数学“顺其自然”教学观的内涵研究[J].课改视界,2014.

[3]曹慧.关注儿童需求 优化课堂教学[J].江苏教育报,2012.

[4]谢凡.给儿童“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J].现场,2014.

[5]刘建春.李竹勇.向儿童的需求回归——“数学教育”的应然选择[J].新课程研究,2015.

责任编辑 满令怡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